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智利

作品数:28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福克纳
  • 6篇小说
  • 5篇萨特
  • 4篇文学
  • 3篇英语
  • 3篇后现代
  • 2篇代文
  • 2篇叙事
  • 2篇艺术
  • 2篇通人
  • 2篇普通人
  • 2篇威廉·福克纳
  • 2篇现代主义
  • 2篇乡土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教学
  • 2篇《喧哗与骚动...
  • 2篇八月之光
  • 2篇《八月之光》
  • 2篇不确定性

机构

  • 19篇重庆文理学院
  • 8篇渝西学院

作者

  • 27篇江智利
  • 6篇黎明
  • 2篇曾利红
  • 1篇杨颖
  • 1篇刘壮
  • 1篇李玲

传媒

  • 6篇渝西学院学报...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3篇重庆文理学院...
  • 2篇四川外语学院...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2篇外国语文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电影评介
  • 1篇重庆师专学报
  • 1篇重庆三峡学院...
  • 1篇绵阳师范高等...
  • 1篇西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萨特的中国情结
2005年
世界著名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法国文学家兼哲学家让-保罗·萨特在晚年对中国仍然梦魂萦绕,这位拒绝领取诺贝尔奖的铁骨铮铮的作家,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一直伴随着他的一生。本文从萨特访华45天所发表的观感来分析他的中国情结。
江智利
关键词:萨特情结
论威廉·福克纳的创作视角被引量:1
2005年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现代最重要的南方作家之一,其创作视角十分广泛。本文拟从他创作的地理背景、人与自然风貌、乡土生活与近代文明、探寻和关注普通人的命运等几个方面对他的创作视角进行研究。
江智利
关键词:威廉·福克纳乡土生活普通人
难得的异曲同工之妙——《聊斋志异》与《百年孤独》比较论略被引量:2
2003年
《聊斋志异》和《百年孤独》分别描写的是两块相距遥远的国土上发生的不同故事,两位作家都把自己进步的思想倾向融于两部作品里。它们犹如两面镜子反射出动荡的社会、政治风云、更替时代与历史的变迁。本文试从比较的角度探讨了两部名著的异同点。
江智利
关键词:《聊斋志异》《百年孤独》浪漫主义社会现实
不确定性:《喧哗与骚动》中的后现代主义特征被引量:1
2011年
福克纳作为意识流文学大师,在《喧哗与骚动》中,创造性地运用意识流手法,并运用有限的视角,使小说中四个独立人物用他们各自的方式看待现实,因而每个人都生活在各自的现实中。时间在这里由一种特殊的形式呈现,过去、现在、将来交织在一起,使小说充满了"不确定性"。主人公、情节、语言和主题的"不确定性"使文本隐含着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黎明江智利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不确定性后现代主义特征
艺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评鲁迅的《野草》被引量:4
2007年
《野草》是鲁迅苦闷思想和情感寄托的惊世之作。《野草》中的作品构思运用了对立统一规律,反映了鲁迅对现实观察的辩证法,同时大量运用象征主义手法来表达他复杂而强烈的思想感情。《野草》体现了艺术与哲学的完美结合。
江智利李玲
关键词:鲁迅研究艺术哲学
人性扭曲:福克纳与金庸小说的共同主题被引量:3
2006年
在世界文学中,“人性”是作家们不断探索的永恒主题。在福克纳与金庸的小说中,有大量的“人性扭曲”描写,两位作家把人的本性与现实融合在一起,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创作手法和形态对这一文学主题进行着风格各异的描写和阐释,有着某些精神上的联系。
黎明江智利
关键词:福克纳金庸小说人性扭曲
莫里森小说的民族风格被引量:1
2007年
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里森的小说具有浓厚的美国非裔族群风格,这种风格在其小说中通过内容、语言、描写手法和结构充分表现出来。使得小说在真切地反映美国非裔族群的生活内容的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美国非裔族群的心路历程与灵魂。
江智利
关键词:小说民族风格
萨特与中国(二)
2002年
法国著名作家让·保罗·萨特辞世至今已有 2 0年了。这位拒领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兼哲学家没有浪得虚名 ,其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在文学界都具有实在的价值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萨特访华 45天所发表的观感分析其对中国的好感 ,以及他的思想及作品在中国的影响。
黎明江智利
关键词:萨特著名作家
威廉·福克纳和他的长篇小说
2004年
福克纳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和南方文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他以作家那特有的敏锐的洞察力在其早期、中期、晚期小说中,持续深入地描写了美国南方历史变迁、人物浮沉和世态炎凉的历史景象,从而深入地探索了人类的灵魂。
黎明江智利
关键词:福克纳长篇小说
论萨特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影响
2006年
“萨特现象”是1942-1946年间世界文学史上的重大事件,我国学术界对萨特的研究和评价工作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从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末,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 我国部分作家的创作,或多或少受到了萨特的影响;但萨特在我国的评论界却经历了一条漫长的“中国之旅”,旅途虽然坎坷曲折,却终归回到了公正的立场上来。
江智利
关键词:萨特中国文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