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绪涛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 再论'无时无刻≠时时刻刻'
- 语文界关于'无时无刻'用法的批评由来已久,人们的意见基本一致:'无时无刻'表示'没有哪一个时刻','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时时刻刻都'.'无时无刻'是否定性的,只有在'无时无刻不'格式中,'无时无刻'才表示肯定的意思,无时...
- 朱楚宏毛绪涛
- 关键词:现代汉语同义词语义偏移
- 文献传递
- PSC命题说话评分的语体学策略
-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评分的难度最大.本文主要运用语体学原理,借助机辅测试电子录音文本的调查分析,考察说话项的语体特征,用以解读现成的测试大纲的评分系统,把握命题说话的口语特色,辩证分析命题说话中的口误,切实贯彻新...
- 朱楚宏周秋原毛绪涛
-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命题说话评分体系语体学
- 文献传递
- 旧词新义的认知考察(上)——流行词“杀手”的语义构成
- 2011年
- 作为流行词,"杀手"使用频率高,且新义迭出。在语言运用中,与以"手"为后缀的其他词不同,"杀手"的字面意义常常受到特别关注:有时侧重"杀"的意义,有时侧重"手"的意义,有时又可能兼顾"杀+手"的双重意义。"杀手"一词的外部组合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与倾向性,这也为准确理解词语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根据名词性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可将"名词+杀手"这一典型组合分成限定性定语与同位性定语两种。
- 朱楚宏毛绪涛张戎
- 关键词:流行词杀手
- PSC命题说话评分的语体学策略
- 2012年
-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命题说话评分的难度最大。从语体学上考察,命题说话是具有一定规范要求的半即兴口语表达。命题说话属于口头谈话语体。既然是口语,就应该允许出现"口误"。对于口误,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命题说话的科学评分,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全面分析,切实把握:一个口语特色,两个分析层次,三个测试重点,四项测评指标。
- 朱楚宏周秋原毛绪涛
- 关键词:命题说话评分细则语体特征语体学口误
- 《论语》释疑二则
- 2012年
- 《论语》理解常有疑难。依据语境串讲原文,可以辨难释疑。"无友不如己者":孔子并不反对广交友,"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的原则,是在劝诫君子"成就仁德、谨慎交友"的语境下提出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孔子并不是肯定贫者贬低富者,《论语》原文是说"(他们)不如贫穷而乐观,富贵而知礼节的人(更值得称道)"。
- 朱楚宏毛绪涛
- 关键词:孔子论语
- 旧词新义的认知考察(下)——流行词“杀手”的语义变化
- 2011年
- 流行词的词义理解,既要全面把握其内部构成与外部组合,又要深入考察大众习惯与文化语境。"杀手"新义,是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汉语词义演变基本规律的体现。当前,"杀手"虽有语义弱化苗头,但由于词汇系统相关词语的影响,"杀手"仍基本维持着语义强势。
- 朱楚宏毛绪涛
- 关键词:流行词杀手文化语境弱化
- 汉语成语多义现象研究
- 随着社会发展,语言在演进,如何看待汉语成语的与时俱进,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本文选取汉语成语多义现象这个话题作为研究对象,对汉语成语多义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求展示汉语成语语义演变的客观现状与内在规律。 人们对汉语成语...
- 毛绪涛
- 关键词:汉语成语多义现象社会文化语义演变
- 文献传递
- 再论“无时无刻≠时时刻刻”
- 语文界关于"无时无刻"用法的批评由来已久,人们的意见基本一致:"无时无刻"表示"没有哪一个时刻","无时无刻不"相当于"时时刻刻都"。"无时无刻"是否定性的,只有在"无时无刻不"格式中,"无时无刻"才表示肯定的意思,无时...
- 朱楚宏毛绪涛
- 关键词:否定用法同义结构否定式肯定式羡余否定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