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山
- 作品数:45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医院现行医疗纠纷的处理和存在的问题浅析
- 一、前言如同交通事故一样,医院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是无法避免的;政府、医院、医务人员、患者、潜在的患者及其相关人群都必须而且不得不面对之,回避它只能使矛盾扩大。
- 毛建山
- 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小胃肠道间质瘤可行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可行性...
- 金晶毛建山蔡建庭杜勤
- 文献传递
- 胃癌内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 -PCR银染定性及TRAP-PCR-ELISA定量法检测32例胃癌患者胃镜活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胃癌组织端粒酶阳性率为84.4%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1.9%(P<0.01);癌旁组织为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轻度不典型增生 (n=17)者的端粒酶活性为0.126(0.095~0.221) ,高于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无肠上皮化生或轻度不典型增生(n=15)者的0.086(0.065~0.112)(P<0.05)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水平与肿瘤大小、国际抗癌联盟 (UICC)分期有关(P<0.05)。结论 多数胃癌组织端粒酶处于活化状态 ,端粒酶活性上调是胃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与胃癌进展有关 ,胃镜活检组织端粒酶检测有助于胃癌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
- 毛建山张行蔡建庭钱可大
- 关键词:胃癌端粒酶内镜活检
- 纤溶凝血及抑制物指标在胸腹水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 卢兴国毛建山吴先国刘进徐根波黄建
- 胸腹水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体征,涉及临床各科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由于当前传统方法鉴定胸腹水性质尚未取得明显进展,故深入探讨有价值的指标是我们实验诊断学科关注的课题。Svanberg等发现卵巢癌病人腹水纤维蛋白...
- 关键词:
- 关键词:胸腹水纤溶疾病
- 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内镜特征与最终病理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分析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的内镜下表现与术后病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活检诊断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病灶的术前内镜特征、活检病理及术后病理的关系和差异。结果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83.6%(56/67)最终病理升级为胃癌,其中64.2%为早期胃癌,19.4%为进展期胃癌。52.2%的病灶在内镜下,内镜医生无法明确其良恶性,即交界性病灶,其中14.3%的病灶术后病理类型属于预后相对较差的病理类型,20%伴有粘膜下浸润,5.7%为进展期胃癌。将最终病理诊断上皮内肿瘤和早期胃癌的病灶比较提示,早期胃癌组病灶与上皮内肿瘤组病灶较为相似,大多数为发红病灶,两者平均病灶长径接近[(17.56±8.001)mm VS(15.73±7.254)mm],早期胃癌组病灶以凹陷型为主(53.5%),显著高于上皮内肿瘤组凹陷病灶比例(18.2%)(P<0.05),早期胃癌组病灶44.2%伴有溃疡或溃疡疤痕,高于上皮内肿瘤组的18.2%,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活检诊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病灶极大可能最终病理为腺癌,甚至是粘膜下浸润癌、进展期胃癌。内镜下形态为凹陷型、伴溃疡的病灶最终病理诊断胃癌的可能性更大。
- 林洁毛建山
- 关键词:内镜特征活检诊断
- 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通过检测胃黏膜不同病理类型的端粒酶活性 ,探讨胃癌发生发展进程中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胃癌癌前病变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 TRAP- PCR银染定性及 TRAP- PCR- EIL IA定量法 ,对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的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 端粒酶阳性率及活性水平 :胃癌 >不典型增生 >肠上皮化生 >浅表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胃癌分别与浅表性胃炎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胃癌与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分别比较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 .0 1) ;不完全结肠型肠化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完全结肠型、完全小肠型、不完全小肠型等肠化生 (P=0 .0 10 5 ) ,中度不典型增生的端粒酶活性水平高于轻度不典型增生 (P=0 .0 30 2 )。结论 端粒酶的活化、活性上调是胃癌癌变过程中的早期事件 ,胃癌癌前病变肠化生、不典型增生端粒酶活性上调者可能更具恶变倾向 ,临床上对指导其治疗和评价预后有一定意义。
- 毛建山张行蔡建庭钱可大
-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银染色法癌前病变
- 遵照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 2010年
- 2010年1月22日卫生部印发了《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自2010年3月1日起施行)取代2002年8月16日制定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2002年9月1日起施行),新《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结合了当前医疗机构和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对医务工作者的病历书写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医务工作者必须认真遵照执行。与试行版相比,新《规范》有以下特点和要求:
- 毛建山
- 关键词:《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医务工作者
- 内镜切除与外科手术联合治疗胃-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内镜切除和外科手术联合治疗胃-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5~11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2例胃-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 d和11 d,术后均无出血、穿孔、吻合口瘘及胸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1例早期食管癌合并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后8周内镜复查见食管ESD创面愈合良好,无病灶残留,术后10月因患者胃癌腹腔内广泛转移衰竭死亡。另1例早期胃癌合并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术后8周复查胃镜提示吻合口炎和胃窦ESD术后溃疡,保守治疗4周后溃疡完全愈合,患者于术后16月因食管癌转移死亡。结论对胃-食管同时性多原发癌患者先行内镜切除早期癌,不影响后续外科手术切除进展期胃癌,联合治疗能精简手术、减少创伤,安全可行。
- 李梦姣林洁毛建山黄婷陈力吴明许晶虹
- 关键词:多原发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
- 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因素初探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通过对可能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进行筛选,针对筛选得到的关键因素分析、讨论和总结,为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工作提供思路和管理办法,从而促进医疗工作的持续改进。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我院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718例,应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影响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与性别、职业、手术操作类型无关,与年龄、住所地、伴发疾病、确诊天数、待手术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和新技术的采用等因素有关,其中,待手术天数对平均住院日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术后住院天数。结论:缩短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从缩短待手术天数、术后住院天数着手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 朱晓华毛建山王平蔡栋何晓华余华潘胜东张苏展
- 关键词:结节性甲状腺肿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
- 消化系疾病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受体检测
- 2002年
- 卢兴国王彩花陈焰毛建山徐根波
- 关键词:消化系疾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