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段池清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牛粪
  • 2篇奶牛
  • 2篇奶牛粪
  • 2篇奶牛粪便
  • 2篇粪便
  • 1篇畜禽养殖
  • 1篇畜禽养殖业
  • 1篇通量
  • 1篇排放通量
  • 1篇气体减排
  • 1篇清洁发展机制
  • 1篇温室气体
  • 1篇温室气体减排
  • 1篇理化特性
  • 1篇静态箱法
  • 1篇甲烷排放
  • 1篇甲烷排放通量
  • 1篇黑白花
  • 1篇黑白花奶牛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作者

  • 3篇段池清
  • 2篇姬亚芹
  • 2篇王嘉珺
  • 1篇赵雪艳

传媒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南开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静态箱法的堆放奶牛粪便甲烷排放速率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黑白花奶牛粪便在四个堆放高度(30、45、60 cm和每天加粪6 cm加至粪便高度为60 cm)自然堆放20周的CH_4排放速率,同时分析了堆放前后奶牛粪便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堆放7周后,奶牛粪便干物质、挥发性固体、全氮、全磷(除堆高30 cm的处理外)、氨态氮、pH(除每天加粪便的处理外)均相应下降,灰分、总有机碳和碳氮比增加;四种处理CH_4排放速率在堆放4 d内分别达到一个峰值,后急剧下降并逐渐平稳,实验中期出现一个持续7周的高峰期。Wilcoxon非参数检验表明,粪便堆高和堆放方式对甲烷排放影响较大。
段池清王嘉珺姬亚芹
关键词:黑白花奶牛
堆放奶牛粪便7周甲烷排放通量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为了研究奶牛粪便堆放高度、堆放方式和温度对奶牛粪便甲烷排放的影响,基于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奶牛粪便在4种堆放处理(堆放高度分别为30、45、60cm的处理和每天加粪6cm至堆放高度约60cm的处理)下连续7周的甲烷排放通量。同时,分析了堆放前后奶牛粪便的理化特性。结果表明:4种处理的甲烷日均排放通量的变化规律大致相似,即甲烷日均排放通量在实验前5天较小,第6天开始逐渐上升并相继达到峰值,之后降低并趋于平稳;4种处理的甲烷日均排放通量为(0.243±0.083)~(0.341±0.145)mg/(m3.h);堆放后奶牛粪便的pH(除堆放高度为30cm的处理外)、干物质、挥发性固体含量均下降,而灰分、全氮、全磷、氨氮、总有机碳和碳氮比(除堆放高度为30、45cm的处理外)均上升;回归分析和Wilcoxon配对法非参数检验结果表明,奶牛粪便堆放高度和堆放方式及温度对甲烷排放影响较大,各处理的甲烷日均排放通量与环境温度、奶牛粪便内部温度(包括奶牛粪便表面以下100mm处温度及奶牛粪便堆放中心温度)均呈指数关系。
段池清王嘉珺赵雪艳姬亚芹
关键词:奶牛粪便甲烷排放通量理化特性
清洁发展机制下天津市畜禽养殖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全球变暖已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畜禽养殖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重要源类,畜禽养殖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包括CO2、CH4和N2O。我国畜禽养殖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其温室气体排放量也随之增加。因此,畜禽...
段池清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