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彤
- 作品数:8 被引量:120H指数:5
- 供职机构:苏州市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及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的影响被引量:56
- 2018年
- 目的观察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两组冠心病用药方案相同,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盐酸贝那普利,观察组采取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两组均连续用药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血管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BP与DBP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SBP与DBP分别为(123. 35±10. 55) mm Hg、(82. 28±5. 01) mm Hg,显著低于对照组(128. 87±10. 02) mm Hg、(87. 33±5. 40) mm Hg(P <0. 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ET-1、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 <0. 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ET-1、IL-6、TNF-α水平分别为(59. 01±9. 87) ng/L、(15. 14±3. 21) ng/L、(6. 29±2. 01) ng/L,显著低于对照组(63. 74±9. 11) ng/L、(19. 35±3. 16) ng/L、(9. 58±2. 25) ng/L,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清NO水平为(67. 01±7. 95)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58. 35±7. 41)μmol/L(P <0. 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期间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为9. 76%与7. 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盐酸贝那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强化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作用及抗炎作用,降压效果更佳,且用药期间心血管事件未见明显增加,为安全可靠的用药方案。
- 栾彤鲍荣琦
-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盐酸贝那普利比索洛尔血管内皮功能炎症
- 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与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的相关性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焦虑严重程度是否与心率变异性(HRV)相关。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50例,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进行心率变异性指标的测定,同时对患者进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的评定。最后将HRV指标与心理评定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结果HRV指标中dVLF、PNN50、SDANN与HAMA总分有相关性(P<0.05);dLF与HAMA躯体因子分有相关性(P<0.05);SDNN、dHF与HAMA精神因子分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焦虑症患者测定HRV指标对反映焦虑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栾彤
- 关键词:焦虑症心率变异性
- 焦虑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特点被引量:3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的变化。方法测定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指标,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时域、频域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以迷走神经指标下降尤为明显。结论焦虑、惊恐和抑郁患者存在心率变异性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和心率变异性的降低;焦虑、惊恐患者比抑郁患者更需尽早发现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病变。
- 张谦栾彤沈洁吴爱勤潘能荣梅其一何焕荣
- 关键词:焦虑抑郁心率变异性
- 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因急性胸痛就诊并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和丹参酮治疗组(分实证、虚证),各2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24h、术后7d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因子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结果 PCI术前、术后24h比较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均有显著改变(P<0.05)。PCI术后7d,西药治疗组和丹参酮治疗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改善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丹参酮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对实证组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的改善作用略优于虚证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调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是其主要的作用机制,其作用与磷酸肌酸相似;丹参酮注射液对实证型患者有更好的作用。
- 栾彤潘涛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酮
- 冠心病患者个性特征、焦虑情绪与心率变异性频谱分析相关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冠心病患者不同个性特征与焦虑情绪是否与心率变异性有相关性。方法选取冠心病患者45例,对其进行A型行为问卷(TABP)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同时应用24h动态心电图记录器,对患者进行HRV指标的测定,其中包括SDNN、RMSSD、SDANN、PNN50、LF、HF、VLF、LF/HF8项指标。结果冠心病组HRV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其中SDNN、RMSSD、PNN50、HF、LF/HF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冠心病A型行为组与非A型行为组HRV各项指标比较,冠心病A型行为组RMSSD、PNN50、LF/HF显著低于非A型行为冠心病组(P〈0.01)冠心病焦虑组与无焦虑组HRV各项指标比较,SDANN显著高于无焦虑组(P〈0.01),LF/HF显著低于无焦虑组(P〈0.01)。结论在冠心病治疗中,可以通过矫正A型行为、使用抗焦虑药物改善患者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 栾彤胡华
- 关键词:冠心病心率变异性焦虑
- 丹参酮注射液对不同中医证型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西药治疗组和丹参酮治疗组(分实证、虚证二型),分别在术前,术后24h,术后7d记录炎症因子(IL-6、IL-10、TNT-α)、氧化应激因子(NO、SOD、MDA)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PCI术后24h与术前比较,炎症因子(IL-6、TNT-α升高,IL-10降低)、氧化应激因子(MDA升高,NO、SOD降低)水平均有显著改变(P<0.05)。PCI术后7d,西药治疗和丹参酮治疗组的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水平的改善变化优于常规对照组(P<0.05)。丹参酮治疗组与西药治疗组比较,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的改善变化均无显著差异(P>0.05),丹参酮治疗对实证组的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的改善作用略优于虚证组(但P>0.05)。结论: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调节炎症因子和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丹参酮注射液对实证型的PCI患者可能更有效。
- 栾彤潘涛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丹参酮注射液炎症因子
- 冠心病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衰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即常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基础上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联合治疗组),每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脏功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73.3%(22/30)(P<0.05),LVEF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LVESD、LVEDD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冠心病心衰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的临床效果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 栾彤赖会君
- 关键词:冠心病心衰阿托伐他汀美托洛尔心脏功能
- 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不同中医证型疗效差异
- 目的:观察丹参酮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明确其对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差异,为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依据。
方法:选择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及江苏省中医院心内科2010.5~2...
- 栾彤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