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敏敏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银杏疫病病原种的鉴定被引量:4
- 2003年
- 从引起银杏疫病的病原疫霉菌株中 ,选取 2个代表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根据病原菌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寄主范围和菌体可溶性蛋白质电泳测定等 ,认为引起银杏疫病的病原疫霉为烟草疫霉 (PhytophthoranicotianaeBredadeHann)。该病原菌寄主范围较广 ,生长温度大于 35℃ ,异宗配合 ,自然条件下桂北银杏产区不能产生卵孢子 ,但在低温等不良环境下形成大量厚垣孢子。注意这些特性 ,对有效开展病害防治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周志权廖咏梅林敏敏
- 关键词:疫病病原鉴定烟草疫霉生理特性寄主范围
- 银杏叶片三种酶活性变化与抗疫霉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将疫霉菌离体接种于银杏叶片,发现不同龄期银杏叶片对疫霉菌的抗病性有差异,叶龄为100d的抗病性较强,叶龄为20d的抗病性较弱。不同银杏品种叶片对疫霉菌的抗性也有差异,潮田1号和大佛手2号较抗病,大佛手1号和桂G86-1较感病。不同龄期叶片接种后,其过氧化物酶(POD)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成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PPOD)的酶活性变化与抗病性没有相关性;不同银杏品种叶片接种后,品种间的抗病性与PPOD酶活性变化成正相关,而POD和PAL的酶活性变化与品种间的抗病性没有相关性。可见,POD、PPOD和PAL的酶活性变化没有明显规律性,不能作为衡量银杏叶片抗病性的生化指标。
- 林敏敏廖咏梅周志权
- 关键词:银杏疫霉菌抗病性酶活性
- 银杏疫病的发生及银杏对疫霉菌抗性的研究
- 通过田间调查和室内离体接种银杏叶片,发现相对湿度90﹪~100﹪,温度28~30℃最有利于银杏疫病的发生.银杏叶片的抗病性与POD、PPOD、PAL酶活性呈正相关.刺伤接种的叶片中酶活性增幅比刺伤不接种和对照健叶的大.刺...
- 林敏敏
- 关键词:疫霉菌酶活性抗病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