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福珍

作品数:5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护理
  • 2篇烧伤
  • 1篇心病
  • 1篇胸外
  • 1篇胸外科
  • 1篇胸外科手术
  • 1篇胸外科手术患...
  • 1篇压力性
  • 1篇知识
  • 1篇知识掌握
  • 1篇伤创
  • 1篇伤患者
  • 1篇烧伤创面
  • 1篇烧伤患者
  • 1篇烧烫伤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患者
  • 1篇手术室
  • 1篇烫伤
  • 1篇同伴教育

机构

  • 5篇济南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杨福珍
  • 3篇史晓红
  • 1篇王松洁
  • 1篇黄国宝
  • 1篇郭爱丽
  • 1篇薛凤华
  • 1篇姜新军

传媒

  • 3篇国际护理学杂...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探讨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在烧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于济南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二度烧烫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知识掌握程度,并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和疾病自我管理评分量表(Chronic Disease Self-Managerment Study Measure,CDSMS),分别测评两组患者瘢痕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入院当日,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1 d,观察组知识掌握程度及CDSM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V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烧伤患者瘢痕情况,提升其知识掌握度,从而改善自我管理能力。
杨福珍史晓红黄国宝刘峻岭
关键词:互动式健康教育
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措施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分析急诊高热惊厥患儿应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措施对患儿治疗情况与抢救转归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抢救室的80例高热惊厥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2.61±1.17)岁;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2.63±1.21)岁。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临床治疗指标、治疗情况与抢救转归结局。结果观察组患儿急救时间、退热时间、惊厥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18.001、16.731、13.787、13.268,均P<0.001);护理前两组患儿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7,P=0.714),护理后两组患儿体温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患儿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36.43±1.42)℃比(38.04±2.13)℃](t=3.977,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病情稳定情况[92.50%(37/40)比72.50%(29/40)]与并发症总发生率[7.50%(3/40)比27.50%(11/40)]均优于对照组(χ^(2)=5.579、5.541,均P<0.05)。结论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治疗中应用全程绿色通道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患儿高热惊厥急救结果,减少患儿急救时间与住院时间,继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杨福珍郭爱丽魏晓珉史晓红
关键词:急诊小儿高热惊厥
烧伤创面合并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合并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的护理特点,以提高对烧伤创面病毒感染观察护理的认识。方法:选取1993年-2002年收治的烧伤创面合并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的60例烧伤患者,对其临床特点和入院后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结果:该组60例烧伤患者,经临床及时、全面的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措施,均愈合良好。结论:烧伤患者皮肤创面单纯疱疹Ⅰ型病毒感染多发生于浅度小面积烧伤、暴露部位及近愈合或刚愈合的皮肤创面。护理对策为控制传染源及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已感染的患者应隔离治疗,专人负责,换药后的物品器械等应及时消毒,敷料及创面痂皮应焚烧处理。
杨福珍薛凤华姜新军
关键词:烧伤创面护理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标准化护理流程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43例。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患者纳入干预组,采用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标准化护理流程,43例。于术前、麻醉20 min和术后20 min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E)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来评估患者的应激状态,于术前和术后3 d采用一般舒适度状况量表(GCQ)评估患者舒适度,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AD、NE和CRP水平均较术前高,且干预组术后1 d和术后3 d应激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3 d的GCQ量表评分较术前高,SAS和SDS评分较术前低,且干预组术后3 d的GCQ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干预组SAS和SD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18.60%(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标准化护理流程可以减轻胸外科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并降低其焦虑抑郁程度。
刘峻岭史晓红杨福珍
关键词:手术护理
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疾病感知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 根据住院时间分为试验组(2018年1~10月)48例和对照组(2017年3~12月)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 试验组联合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支持教育。教育6个月, 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试验组冠心病患者对病程(急慢性)的认知、个人控制、疾病一致性、情感陈述、疾病感知总分高于对照组〔(25.45±2.65)vs. (22.36±3.41)、(24.75±3.14)vs. (21.32±4.21)、(21.12±2.12)vs. (19.45±3.24)、(23.45±3.36)vs. (19.36±4.12)、(159.40±25.12)vs. (144.42±23.20)〕,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875, 4.454, 2.949, 5.236, 2.963, 均P<0.05);不良嗜好管理、症状管理、情绪认知管理、日常生活管理、治疗依从性管理、自我管理能力总分高于对照组〔(14.12±1.54)vs. (11.45±1.45)、(15.65±2.12)vs. (13.02±1.45)、(15.35±2.20)vs. (13.52±1.52)、(15.12±1.62)vs. (13.21±1.44)、(12.54±1.45)vs. (10.05±1.20)、(97.59±11.24)vs. (85.69±10.2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42, 6.883, 4.601, 5.955, 8.927, 5.699, 均P<0.05);躯体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认知程度、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对照组〔(68.45±9.12)vs. (60.36±8.45)、(87.36±7.85)vs. (82.45±9.34)、(85.32±7.45)vs. (80.24±9.23)、(83.14±7.24)vs. (75.45±8.36)、(78.64±8.16)vs. (72.34±8.56)、(80.58±7.56)vs. (74.17±8.4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02, 2.737, 2.916, 4.727, 3.613, 3.840, 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有助于增强冠心病患者的疾病感知水平, 促进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 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杨福珍王松洁
关键词:冠心病同伴教育自我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