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焱

作品数:8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胶束
  • 4篇活性剂
  • 4篇核磁
  • 4篇核磁共振
  • 4篇NMR研究
  • 4篇表面活性
  • 4篇表面活性剂
  • 2篇单链
  • 2篇相互作用
  • 2篇核磁共振研究
  • 2篇分子
  • 2篇NOESY
  • 2篇GEMINI...
  • 2篇弛豫
  • 2篇S-
  • 1篇动力学特性
  • 1篇英文
  • 1篇质子
  • 1篇中分子
  • 1篇双子表面活性...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武汉大学
  • 3篇西南石油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作者

  • 8篇杨晓焱
  • 5篇袁汉珍
  • 5篇毛诗珍
  • 4篇杜有如
  • 4篇程功臻
  • 3篇罗平亚
  • 3篇陈洪
  • 3篇刘爱红
  • 2篇谭晓理
  • 2篇赵濉
  • 2篇俞稼镛
  • 2篇崔晓红
  • 1篇安静仪
  • 1篇雷皓
  • 1篇张路
  • 1篇方小雯
  • 1篇刘买利
  • 1篇张红梅

传媒

  • 4篇波谱学杂志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3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癸基萘磺酸钠胶束中分子动态的质子核磁共振研究(英文)
2003年
在 2 98、3 0 3和 3 1 3K下对浓度为 0 .82和 2 .59mmol/L的癸基萘磺酸钠的重水溶液中质子的自旋 自旋弛豫 (T2 )时间进行了测量 .浓度为 0 .82mmol/L的溶液 (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下 )中的所有质子的T2 值均随温度上升而增长 ,说明整个分子运动变的更自由 .然而 ,浓度在CMC以上 (2 .59mmol/L)时 ,分子中一部分参与形成栅栏层的质子的T2 值却表现出相反的效应 ,它们的运动随温度上升而变慢 ,说明在高温下为防止水分子进入疏水胶束壳内 ,这些栅栏层的质子堆积的更紧密 .同时分子中其他质子的T2 值随温度上升而增长 。
杨晓焱谭晓理袁汉珍毛诗珍赵濉张路安静仪俞稼镛杜有如
关键词:温度效应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聚集状态的NMR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05年
核磁共振弛豫,自扩散以及2DNOESY谱研究结果表明: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溶液在形成胶束的过程中,联结基团及其邻近的碳氢链质子形成胶束的壳层,而距离离子头较远的疏水质子位于胶束的内部.与对应的单链的表面活性剂CTAB相比,其分子运动更受限制.2DNOESY谱显示联接基团及临近的碳氢链的质子间有较强的交叉峰,表明形成胶束时,分子在联结基团附近堆积的较为紧密.由2DNOESY谱计算得到的质子间距与HYPERCHEM模拟值有偏差,表明这些强交叉峰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并且对应质子对在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分子中位于邻近的区域.因此我们推测, 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分子在球形胶束中形成特殊的排列方式.
刘爱红陈洪程功臻方小雯杨晓焱毛诗珍袁汉珍罗平亚杜有如
关键词:季铵盐型NOESY分子间相互作用分子运动自扩散
表面活性剂CTAB水溶液中的T_2弛豫分散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用CPMG脉冲序列测定了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分子中的氮甲基(NCH3)质子的横向弛豫时间(T2表观),并发现测得的T2表观与序列中的重聚脉冲间隔时间的一半τcp有关,说明存在横向弛豫分散现象.当在τcp≤1ms时,T2表观与τ2cp呈线性关系;而当τcp≥4.6ms时,T2表观变得与τcp无关.利用LuzMeiboom两体化学交换模型计算了不同浓度的CTAB溶液中的NCH3质子的本征横向弛豫时间(T2本征)和化学交换速率kex,发现kex与T2本征和自扩散系数D一样,在临界胶束浓度(CMC)附近发生突变.这个突变反映了CTAB分子在从单体到胶束的转变过程中其动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
张红梅杨晓焱雷皓
关键词:核磁共振波谱表面活性剂CTAB临界胶束浓度
单链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NMR研究
本论文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几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构特征、动力学特性和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研究。   利用1D1H NMR方法测得4.癸基萘磺酸钠(SDNS)在313 K温度时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
杨晓焱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结构特征动力学特性核磁共振
文献传递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C_(14)-s-C_(14)·2Br的聚集行为(英文)被引量:7
2007年
用1H NMR弛豫、2D NOESY研究了双子表面活性剂14-s-14胶束在重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1H NMR自旋-晶格、自旋-自旋弛豫实验表明,联结基团质子及其邻近的亚甲基质子的运动受到严重限制,表明这些质子形成胶束疏水核的壳层;而远离极性头的疏水质子的运动则相对自由,说明其位于胶束的内部.14-s-14系列(s=2,3,4)的弛豫实验结果还表明,联结基团越短,分子的碳氢链在疏水核中的排列越紧密.与14-4-14的对应单链表面活性剂TTAB相比,它们的分子运动更受限制.14-4-14的2D NOESY谱给出了与16-4-16类似的交叉峰信息,这表明14-4-14同16-4-16一样,形成了表面不平滑的球形胶束.因此,烷烃链的长短对胶束中分子的排列方式没有影响.
崔晓红陈洪杨晓焱刘爱红毛诗珍程功臻袁汉珍罗平亚杜有如
关键词:NMR双子表面活性剂胶束弛豫NOESY
癸基萘磺酸钠混合胶束的核磁共振研究
<正>癸基萘磺酸钠(SDNS)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我们利用核磁共振已经研究了298K 和313K 重水溶剂中 SDNS 胶束的性能特征,而且对 SDNS 和 Triton X-100 (TX-100)及十...
杨晓焱谭晓理程功臻袁汉珍毛诗珍赵濉俞稼镛杜有如
文献传递
单链和gemini表面活性剂的NMR研究
2007年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对几种典型的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结构特征、动力学特性和相互作用等进行了研究.
杨晓焱刘买利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GEMINI胶束相互作用
季铵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C14-s-C14·2Br的NMR研究
<正>双链表面活性剂(即双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的二聚表面活性剂,由两个双亲分子的离子头经联结基团通过化学键联接而成。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结构,使其具有比传统的对应单体的表面活性剂更优越的性质。
崔晓红陈洪杨晓焱刘爱红毛诗珍程功臻袁汉珍罗平亚杜有如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