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氮化碳
  • 1篇氮吸附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检测
  • 1篇丁醚脲
  • 1篇絮凝
  • 1篇循环水
  • 1篇医药与日化原...
  • 1篇异丙基
  • 1篇异硫氰酸
  • 1篇异硫氰酸酯
  • 1篇质子
  • 1篇质子化
  • 1篇烧焦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预测
  • 1篇酸酯
  • 1篇同步检测
  • 1篇人工神经

机构

  • 6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 2篇马鞍山钢铁股...
  • 1篇南通大学
  • 1篇盐城格瑞茵化...

作者

  • 7篇杨春
  • 2篇吴义嵩
  • 1篇张跃华
  • 1篇朱韵
  • 1篇夏明珠
  • 1篇雷武
  • 1篇王风云
  • 1篇李燕
  • 1篇丁磊

传媒

  • 1篇安徽工业大学...
  • 1篇非金属矿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精细化工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安徽冶金科技...
  • 1篇科技信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5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丁醚脲的合成被引量:2
2015年
以2,6-二异丙基苯胺为原料,在双氧水存在的条件下与氢溴酸发生溴代反应,然后与苯酚在8-羟基喹啉铜、铜、DMAP的复合催化下反应得2,6-二异丙基-4-苯氧基苯胺,再与CS2反应,再与对甲苯磺酰氯作用生成异硫氰酸酯,最后与叔丁胺反应生成丁醚脲。与原有合成路线相比,该工艺路线将Ullmann反应所需的时间缩短至3 h,提高了收率,同时将合成异硫氰酸酯所需的温度降至40℃左右,降低了能耗成本,丁醚脲的总收率提高到了37.5%。产物结构用核磁共振氢谱、碳谱进行了表征。
钱梦飞杨春王风云雷武夏明珠朱其军
关键词:丁醚脲异硫氰酸酯医药与日化原料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循环水的平衡碱度与pH
2008年
用非线性的LM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马钢焦化厂平衡水质的预测模型,利用pH0值、碱度M0、pHi值和碱度Mi,以及浓缩倍数之间的内在规律,从而可以预测出水样在某一浓缩倍数下的pHi值和碱度Mi。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得较好,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实用性。
杨春吴义嵩
关键词:循环水碱度PH
紫外光协同磁性离子交换树脂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效能与机理
2024年
采用紫外光协同磁性离子交换树脂活化过硫酸盐去除水中腐殖酸,探究了紫外光/过硫酸盐/磁性离子交换树脂(UV/PMS/MIEX)体系对水中腐殖酸的去除效能、影响腐殖酸去除的环境因素、活性氧化物质产生机理及腐殖酸去除机理。UV/PMS/MIEX体系对水中腐殖酸具有显著的去除效能,反应120 min后去除率可达91.71%。树脂投加量和温度的提高可促进腐殖酸的去除,一定程度上增加PMS浓度可提升腐殖酸的去除效率,而溶液pH对腐殖酸去除的影响不明显。该体系以氧化过程为主,在树脂表面的铁氧化物,含氧官能团及外加紫外光等多种协同作用下,可有效活化过硫酸盐产生·OH, SO_(4)^(·-), O_(2)^(·-)和^(1)O_(2)等多种活性氧化物质,自由基与非自由基途径共同协作降解腐殖酸。MIEX树脂体现出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同时对于体系中的各类副产物可有效吸附去除。本研究为去除水中腐殖酸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所构建的氧化体系表现出良好应用前景。
武文龙高俣辰张晋玮李凌李燕李燕杨春杨春丁磊
关键词:紫外光过硫酸盐磁性离子交换树脂腐殖酸
马钢6#焦炉由高炉煤气倒烧焦炉煤气加热的安全操作方法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结合实践摸索出一套6#复热式焦炉由高炉煤气倒换焦炉煤气加热的操作方法,明确了操作步骤、内容、工作要求和煤气安全注意事项。该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易掌握。
吴义嵩杨春朱韵
关键词:焦炉煤气高炉煤气
插层改性对钠基蒙脱石湿效应的影响分析
2023年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浓盐酸为改性剂,采用离子交换法对钠基蒙脱石进行插层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和氮吸附技术对钠基蒙脱石的层间距、比表面积、孔隙结构等进行表征测试,利用等温吸放湿法测试样品的吸湿性能,并进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TAB与浓盐酸能够进入到蒙脱石的层间,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改性后钠基蒙脱石的层间距增加到1.910 nm,同时浓盐酸能够改善钠基蒙脱石的孔隙结构,使其比表面积由3.542 m^(2)/g增加至13.192 m^(2)/g。改性后蒙脱石的吸湿性能得到改善。在中高相对湿度下,钠基蒙脱石的吸湿量主要由中孔范围内的孔隙率决定,相对湿度为97.30%时,吸湿量达到0.0845 g/g。
杨春
关键词:孔结构氮吸附吸湿性能
聚合硫酸铝铁的制备与性能评定被引量:8
2007年
以硫酸亚铁、H2SO4,Al(OH)3等为原料,在氧化剂H2O2存在下合成聚合硫酸铝铁(PAFS),以n(Fe):n(Al)为影响因素,调整FeSO4.7H2O和Al(OH)3的投入量,进行单因素合成实验,当n(Fe):n(Al)=9:1时,合成的PAFS絮凝效果最好。絮凝对比实验结果表明:PAFS综合性能优于聚合硫酸铁(PFS)和聚合硫酸铝(PAS),具有铁盐絮凝剂沉降速度快、矾花大、铝系絮凝剂褪色效果好的优点。
杨春
关键词:聚合硫酸铝铁絮凝
金-钯纳米粒子/质子化碳化氮/MXen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核黄素、槲皮素同步电化学检测被引量:1
2022年
采用逐步静电自组装及冰晶模板法制备了负载有金-钯双金属纳米颗粒(Au-Pd NPs)的Au-Pd/H-C_(3)N_(4)/Ti_(3)C_(2)T_(x)复合材料,并用于对核黄素(Rf)和槲皮素(Qu)的定量同步电化学检测研究。结果表明,Au-Pd NPs的引入进一步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催化活性,加快了H-C_(3)N_(4)与Ti_(3)C_(2)T_(x)之间的电子转移并提供了部分活性位点,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该复合材料对Rf和Qu具有良好的电化学传感性能,实现了对Rf和Qu的单独电化学检测。结合不同浓度比条件下Rf和Qu的电流响应矩阵模型及对应拟合方程,表明该复合材料能够实现对Rf和Qu的同步定量电化学检测,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对Rf和Qu的检测限能够达到5.62 nM(Rf)和20.1 nM(Qu)。
杨春吕旭初张跃华
关键词:氮化碳同步检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