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建国

作品数:15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血管
  • 6篇动脉
  • 5篇血管造影
  • 5篇造影
  • 4篇肿瘤
  • 4篇脑血
  • 4篇脑血管
  • 4篇脑血管造影
  • 3篇动脉瘤
  • 3篇前交通动脉
  • 3篇全脑
  • 3篇全脑血管
  • 3篇全脑血管造影
  • 3篇介入
  • 3篇DSA
  • 2篇血管成形
  • 2篇血管成形术
  • 2篇前交通动脉瘤
  • 2篇颅内
  • 2篇介入性

机构

  • 1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橡胶工...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5篇杨建国
  • 15篇贺能树
  • 14篇张长林
  • 11篇吕提文
  • 10篇孙建中
  • 9篇曹喜才
  • 6篇范海伦
  • 6篇张国欣
  • 5篇李建华
  • 4篇王松
  • 3篇吉训明
  • 3篇王金胜
  • 2篇高永中
  • 2篇王明璐
  • 2篇宋天强
  • 2篇杨树源
  • 2篇杨海贤
  • 1篇梁俊生
  • 1篇王永利
  • 1篇马丽

传媒

  • 6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Chines...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3
  • 2篇2002
  • 4篇2001
  • 1篇1999
  • 4篇1998
  • 2篇1996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交通动脉瘤DSA全脑血管造影对外科手术的意义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总结经神经显微外科手术证实的39例前交通动脉瘤全脑血管造影。材料与方法:根据标准侧位片,将其中30例囊性前交通动脉瘤分为前下型和后上型。结果:前下型20例,后上型10例。结论:前下型手术操作简便,预后良好;后上型操作难度大预后差。根据此分型,按载瘤动脉侧选择手术进路,评估预后。
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高永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DSA全脑血管造影外科手术
DSA全脑血管造影431例分析
1998年
目的:分析431例全脑血管造影,探讨颅内血管病变用DSA全脑血管造影的价值。材料和方法:92年至96年行DSA全脑血管造影431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置管行选择性或/和超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前交通及后交通动脉瘤经显微神经外科证实。结果:动脉瘤155例,血管畸形76例,占位性病变48例。颅内动脉瘤发生在大脑前动脉系统为42.58%,而前交通动脉瘤为大脑前动脉系统的74.24%。颅内动脉瘤为全脑血管造影阳性发现的首位,其次为血管畸形,颅内占位。本组阴性率为25.75%。结论:CT、MR发现颅内出血或血管畸形时,不一定全脑血管造影有阳性改变。
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范海伦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李建华
关键词:动脉瘤前交通动脉血管造影
经皮血管腔DSA全脑血管造影687例分析
目的:分析687例DSA全脑血管造影表现,探讨其对颅脑血管性病变诊断及神经显微外科手术的价值.材料和方法:687例病人实行了DSA全脑血管造影.根据标准侧位片,沿颈内动脉岩骨段前缘(C)与大脑前动脉垂直段前缘(A)作一连...
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范海伦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李建华张国欣
文献传递
血管内支架治疗外周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被引量:1
2001年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外周动脉狭窄或阻塞性疾病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应用PTA加血管内支架技术 ,治疗 13例外周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患者。结果  13例动脉造影显示 4例颈动脉、4例锁骨下动脉、4例肾动脉及1例腹主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 12例应用导丝顺利完成PTA治疗后 ,置放自扩展式Wallstent、记忆合金式Symphony及Angiomed支架 12支 ,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或缓解。术后造影显示血管及支架通畅 ,近期效果满意。 结论 应用PTA加血管内支架是治疗外周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疾病的理想方法。
范海伦贺能树孙建中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曹喜才张国欣
关键词:血管内支架介入性
硅胶管重建上矢状窦的实验性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硅胶管作为上矢状窦重建的替代材料的可行性及其近期效果。方法对7只犬进行硅胶管上矢状窦重建术,术式分窦腔置管法(5只),端-端吻合法(2只),术前及术后1、2、4、8周行造影及组织学检查,观察重建效果及组织学变化。结果5只犬通畅良好(置管法4只,端-端吻合法1只),2只失败(置管法、端-端吻合法各1只)。
宋天强杨树源王明璐王明璐贺能树丁文学杨建国贺能树
关键词:硅胶管上矢状窦颅脑损伤
介入治疗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被引量:25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脏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HHCH)的介入治疗方法与疗效。材料与方法 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 14例。经导管注入超液化碘油和平阳霉素 (PYM)混合乳剂 ,最后用明胶海绵颗粒适量栓塞肿瘤周围小血管。结果 所有病例术前肝动脉造影均显示“枝上挂果 ,早出晚归”的异常血管湖样改变。术后 8例肿瘤明显缩小 ,异常血管湖消失。结论 采用超液化碘油和PYM混合剂加适量明胶海绵微粒联合栓塞是治疗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较好的方法之一。
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王松吉训明王金胜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李建华张国欣
关键词:肝肿瘤巨大海绵状血管瘤介入疗法
肝癌介入治疗后期综合措施的探讨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探讨肝癌介入治疗后期综合疗法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 对 33例肝癌介入治疗后期综合症状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出血应用凝血酶原复合物 ;肝性脑病应用支链氨基酸等方法治疗。结果  2 1例PCS术后留置管全部保持通畅。 33例平均生存期 2 0 .1个月 ,2年生存率为 36%。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后期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提高生存质量 ,使肝癌介入治疗效果上一个新台阶。
曹喜才贺能树孙建中王松吉训明范海伦王金胜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李建华张国欣
关键词:肝癌介入性治疗
实验性血管成形术后狭窄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建立球囊成形术后动脉狭窄的简易动物模型 ,观察成形术后血管壁各部分变化在动脉狭窄发生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 用 2FFogarty球囊导管损伤大鼠左颈动脉 ,分别在 8周内不同时间点获取标本 ,利用光镜和电镜研究动脉球囊损伤后的形态变化 ,另选取 2周组和 1个月组动物于造模前、造模后进行DSA和MRI检查。结果  (1)光镜与电镜表现 :损伤后内皮细胞剥脱 ,血小板及单核细胞附着 ,中膜平滑肌细胞坏死和增殖 ,平滑肌细胞由收缩表型转变为合成表型以及随后的内膜平滑肌细胞出现与复制 ,弹力纤维、胶原和蛋白成分等细胞外基质的堆积导致内膜明显增厚 ,管腔狭窄。 (2 )影像学表现 :DSA及MRI均清楚反映出造模后的模型动脉狭窄变化。结论 大鼠球囊损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球囊损伤后血管的病理变化过程且经济、简便易行 ,应是初筛研究的首选模型 ;DSA、MRI是监测模型血管动态变化的较好方法。
王松贺能树杨建国张敬田俊芝刘长宏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术后狭窄疾病模型
硅胶管重建颅内静脉窦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为今后临床上更安全有效而广泛地重建颅内静脉窦进行初步尝试。方法 全麻下开颅切除8 只犬上矢状窦后, 以硅胶管为替代材料, 采用置管法和吻合法重建上矢状窦。通过数字减影矢状窦造影和经颅多普勒(TCD) 分别检测术前并比较术后1、2、4 和8 周重建上矢状窦的通畅性, 同时观察了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结果 矢状窦造影和TCD 证实5 只通畅,1 只不全阻塞,1 只仅近端堵塞, 另1 只术后丢失。术后除1 只呕吐外均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表明术后8 周硅胶管和上矢状窦吻合处已有内皮细胞增生、爬行, 表面光滑未见血栓形成, 重建矢状窦通畅。结论 硅胶管作为重建颅内静脉窦的人工材料是可行的, 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无血栓源性, 再通性强, 无任何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 至少近斯效果良好, 待临床Ⅰ期实验。
马景鑑宋天强赵文萍王明璐杨树源张长林杨建国贺能树白景文杨海贤王媛王革生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硅胶管
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肢体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经导管局部溶栓治疗肢体动脉闭塞疾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 经导管小剂量持续步进输注尿激酶治疗 17例患者 ,2 1段肢体闭塞动脉。结果 急性动脉闭塞尿激酶平均用量 75万IU ,血管再通率 10 0 % ( 5 /5段 ) ;慢性动脉闭塞尿激酶平均剂量 2 2 5万IU ,溶栓成功率 81% ( 13 /16段 )。结论 经导管小剂量持续步进输注尿激酶为肢体动脉闭塞溶栓的有效治疗方法 ;溶栓治疗同时应使用抗凝剂 ;肢体动脉闭塞性疾病溶栓受诸多因素影响。
王永利贺能树施海彬孙建中范海伦张长林杨建国吕提文
关键词:肢体动脉闭塞疗效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