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子彦

作品数:32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文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5篇红楼
  • 5篇红楼梦
  • 5篇《红楼梦》
  • 4篇文学
  • 3篇诗歌
  • 3篇陶渊明
  • 3篇陶渊明诗歌
  • 3篇文艺
  • 3篇小说
  • 3篇明诗
  • 2篇叙事
  • 2篇阎连科小说
  • 2篇阅微草堂笔记
  • 2篇沈德潜
  • 2篇诗教
  • 2篇世俗
  • 2篇批评史
  • 2篇文论
  • 2篇文学批评
  • 2篇文学批评史

机构

  • 28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0篇杨子彦
  • 2篇杨子彦

传媒

  • 6篇红楼梦学刊
  • 2篇北方论丛
  • 2篇学术界
  • 2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文学遗产
  • 1篇小说评论
  • 1篇文学评论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理论与创作
  • 1篇中国图书评论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淮阴师范学院...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合肥联合大学...
  • 1篇南阳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篇中外文论
  • 1篇建设性、包容...
  • 1篇中国古代文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2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平儿是“全人”还是“尤奸”“小人”被引量:1
2020年
平儿作为王熙凤的心腹通房大丫环,"五四"之前对她的评价存在两级分化,当代则基本持肯定态度。对此问题的分析,可结合平儿形象塑造的过程来看。在这个过程中,平儿逐渐显现其聪慧仁厚、善于处理各种关系等特点,在贾府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提高和增强,但在末世的大背景下她的作用是有限的。随着平儿形象的完整和确立,可以发现过毁过誉都不符合实际情况。平儿之名及形象特点,可能跟作者对于水德、平治的看法有密切关系。
杨子彦
关键词:平儿全人小人水德
清代文艺思想体系构建的整体观
2022年
文艺思想自身具有整合的趋向,构建体系就是整合的一种表现与结果。清代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发展阶段,在思想文化上有总结集成的特点,构建体系也成为这一时期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清初王夫之、叶燮、金圣叹、李渔,清中期沈德潜、翁方纲、袁枚及纪昀等四库馆臣,晚清刘熙载、王国维,他们是清代最具代表性的文论家,在体系构建方面也最具代表性。将这些文论家的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可以发现整体观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是体系构建的前提和依据,直接决定了体系构建的形态是各部分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体系,还是各部分相对独立、较为松散的潜体系。清代文艺思想体系中的整体观有一些共性特征,如史家观念、辩证思想、尊体意识等,对于建设当代文论体系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杨子彦
关键词:整体观
“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诗人之一1,晋后历代都不乏赞美之词,关于陶渊明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在肯定的意义上展开的。所...
杨子彦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
文献传递
在融通中创新
2025年
《文艺评论价值体系的理论建设与实践研究》将文艺评论价值体系分为应然和实然两个部分,以实然性为基础,通过对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四个学科文学功能、批评标准和价值观念的考察,在由此获得的知识、经验、启示的基础上,向应然性展开理论探讨和现实实践,由此统合成一个带有综合性的完整体系。不仅是对以往文艺价值研究的延续和发展,而且也在体系设置、理论阐发等多个方面有所拓展和深化,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杨子彦
关键词:文艺评论价值体系
学术与权力交换场中的戴震被引量:1
2015年
中国乾嘉时期名家林立,戴震何以成为这一时期学术的标志性人物?文章从戴震的个性、戴震与社会的关系、戴震学术的发展变化、社会的接受评价等方面对此问题予以了分析。概括来说,戴震的学术思想、戴震在乾嘉学术与权力交换场中所处的位置、现实的需要等多种因素的合力,共同造就了戴震的学术地位。总结戴震的学术发展及成就,对于今人有三点尤为值得借鉴:学术应致力于解答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学贵自得,融通扩充;社会能够提供相对稳定的流动与发展的空间。借鉴戴震学术创新及乾嘉学术发展的经验,对于推动中国现代学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杨子彦
关键词:学术社会流动
“艳”与“丽”:传统向现代转变时期女性的两种美——以《红牡丹》《安娜·卡列尼娜》《飘》为中心被引量:1
2023年
古代文论有些内容随着时间流逝已失去生命力,有些则依然具有活性。“艳”“丽”范畴就属于这种情况,其不仅在古代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可有效阐释中国及其他国家现当代文学作品,如中俄美小说《红牡丹》《安娜·卡列尼娜》《飘》。这三部小说都出现了两姝对立的情况,即女主角美艳反叛,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体现“艳”的特点;次要女主角文雅大方,举止得体,具有“丽”的特征。在一般社会中,“丽”人淑女受到更多肯定;在传统向现代转变时期,由于新旧制度的转变和文化冲突,“艳”女因张扬个性、反对压制,符合社会发展趋势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也因此成为文学史上一类经典女性形象。
杨子彦
关键词:女性美
'清出于老':论冈村繁对陶渊明诗歌的研究
《冈村繁全集》在2002年起由上海古籍出版社陆续出版后,在学界引起较大反响,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陶渊明研究.日本学者冈村繁提出陶渊明'其为人处世是相当不顾节义并十分功利主义的'的观点.对此,国内学界有认同者,但是更多的还是...
杨子彦
关键词:陶渊明诗歌文学思想
文献传递
中国文艺源泉论的历史发展
2018年
文艺的源泉是什么?这是文艺研究的基本问题。从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看,主要存在以物、道、理、情为源泉等几种说法。1942年5月,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堪称是这一问题的定论。如果将这些论述加以系统研究,则可以发现从最早的“感物”到“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实际构成了中国文艺源泉说的一条发展链。关于文艺起源,中国最早的论述见于《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乐者,音之所由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杨子彦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文艺源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学艺术文艺研究
孙悟空形象演变与人的社会化被引量:12
2001年
杨子彦
关键词:孙悟空形象回目用语阶级斗争人心
《红楼梦》中的“刑”“赦”与治乱盛衰关系刍议
2023年
盛衰是《红楼梦》一大主题,治乱则是导致盛衰的根由。《红楼梦》在表现治乱上,突出了贾政一家与王政的关系、贾赦一家与刑赦的关系,二者之中政为主、刑为辅。贾政一家主治,贾赦一家名治实乱:小说以贾赦、邢夫人对应“刑”“赦”,以系列案件串联人物,集中展现了等级社会权贵的欲与恶,政刑之间的复杂关系,末世社会法律形同虚设的尴尬处境,以及弱势群体的悲惨命运。贾雨村、王熙凤、贾琏和平儿分别作为贾府内外的执法者和平衡者,对“刑”“赦”也有突出表现和补充,在贾府的治乱盛衰中发挥作用。
杨子彦
关键词:盛衰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