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培芬
- 作品数:30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山西省气象信息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山西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 2007年
- 阐述了山西省气象科学数据共享系统的结构框架、数据集的制作、数据库的建设及网站建设等内容。
- 史源香武捷杨培芬
- 关键词:数据共享
- 山西省降水探测数据应用整合技术
- 本文从山西省自动气象观测站降水探测数据应用现状出发,分析进行降水探测数据整合的必要性;接着从收集处理平台整合、数据库整合及发布平台整合三个方面介绍了山西省降水探测数据整合技术。在收集处理平台对降水量值进行了一定的质量控制...
- 杨培芬孟慧芳白玎玲
- 关键词:降水量资源共享
- 文献传递
- 地基 GNSS/MET 观测技术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地基GNSS/MET。
- 杨培芬王文春郗君朱敏嘉史源香白玎玲刘鑫葛黎黎
- 基于VMD和LSTM对月气温和海温预测的对比研究
- 2024年
- 在对比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海温距平两类时序数据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开环、闭环模型预测效果基础上,引入变分模态分解(VMD)算法并开展组合建模,建立VMD-LSTM闭环模型、VMD-SLSTM开环模型、VMD-MLSTM开环模型。结果表明:VMD-LSTM闭环模型月平均海温距平预测效果较LSTM闭环模型提升明显,月平均气温预测效果提升有限;VMD-SLSTM开环模型、VMD-MLSTM开环模型预测效果较VMD-LSTM闭环模型和LSTM开环、闭环模型均有明显提升,两种开环模型平均RMSE较其他模型可减小1~2个量级,模型拟合数据与原数据相关性均在0.998 0以上。原因分析表明,VMD分解后各本征模态接近平稳信号,LSTM可有效捕捉其长程依赖性且预测时有新模态数据输入更新网络,其中VMD-MLSTM开环模型既有新模态数据更新网络又考虑了各模态间相互影响。
- 闫加海朱玉祥杨培芬
- 关键词:气温海温距平
- 山西省降水资源整合数据库及其查询显示系统
- 2010年
- 本文主要阐述了山西省降水资源整合数据库建设和基于C/S架构的数据库查询显示系统的实现及解决的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数据库建设主要解决了日降水量的存储过程计算,查询显示系统利用VB与Surfer Automation接口技术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实现了雨量站点分布图及降水量等值线图绘制,为科学研究、气象预报预测及气象服务提供了直观的图形分析.
- 杨培芬闫加海白玎玲孟慧芳
- 关键词:数据库降水量
- 基于WEB的全省雨量查询系统简介
- 随着山西省自动气象观测站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省现有国家级自动气象观测站109站,区域多要素自动气象观测站56站,3要素观测站34站,2要素观测站253站,区域单雨量观测站369站,台站类型不同,报文格式、文件存储及业务处...
- 孟慧芳杨培芬
- 关键词:WEBGIS异构数据库AJAX
- 山西省人工、自动气象观测资料显著性差异分析
- 2011年
- 本文利用山西省109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91年至平行观测期第一年的人工观测要素数据月(年)平均值序列,对平行观测期第二年的自动月、年平均值和人工月、年平均值分别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分析两种观测数据的差异,评估其一致性。得出大部分台站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降水量各要素的差异都在自动站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表明了观测仪器观测方式的改变,对资料的连续性影响不大。
- 溪玉香杨培芬武捷余明祥胡志新
- 关键词:显著性差异
- 实际地形下山西省太阳辐射分布式模拟
- 基于1:250,000 DEM数据和山西省109个气象观测站气象常规资料以及周边省份共21个日射站点辐射资料,以地理信息系统(GIS)为数据处理平台,应用实际地形下太阳辐射分布式计算模型。计算了山西省100m×100m分...
- 杨培芬
- 关键词:太阳辐射分布式模拟分布式计算
- 文献传递
- 山西省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 2008年
- 采用EOF分析方法,对山西省23个测站1960—2006年的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 杨培芬闫加海
- 关键词:EOF小波变换夏季降水
- 精细化预报产品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2013年
- 根据预报业务的发展和服务需求,中国气象局对全国城镇天气预报业务流程做出了重大调整。由于业务调整对文件名和文件格式作了很大改变,使省级打包上传方式与以往有明显区别。本文通过对新的精细化城镇天气预报传输流程、文件名命名规则、文件格式、传输考核规定等业务需求的详细分析,介绍了精细化预报传输系统的设计流程和实现方法。经过多次修改完善使系统功能日益成熟,有效保障了山西省精细化预报的传输质量,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白玎玲杨培芬张宁胡伟
- 关键词:精细化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