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哲贤
- 作品数:30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伴有颅内外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急性脑梗死后侧支循环建立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 通过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并探讨其与患者临床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科260例首次发病的急性脑梗死(病程1周内)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发病一周内完成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采用NIHSS评分评估入院时病情,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3个月时的预后.结果 260例中有86例患者的罪犯血管是颅内、外大血管严重狭窄或闭塞,其中48例为前循环病变,出现侧支代偿36例(75.00%).38例为后循环病变,出现侧支代偿11例(28.64%),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1);有侧支代偿组入院时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无侧支代偿组(P<0.001),有侧支代偿组随访3个月时改良的Rankin评分≤2分的患者的比例显著多于无代偿组(P<0.0001).结论 对于颅内或颈部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所致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通过DSA能准确评估患者的侧支循环的建立与否,从而判断预后,有侧支循环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无侧支循环患者.
- 刘新通王伟王丽娟何池忠卢海克李昌茂张雄代成波王硕马桂贤杨哲贤马腾云
- 关键词:脑梗死侧支循环预后
- 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早期经验
- 目的:评估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5年4月,共对8名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急诊支架取栓,入选标准: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症(如:服用...
- 马桂贤王硕代成波张雄杨哲贤马腾云何池忠李昌茂王丽娟
- 关键词:取栓术心源性脑栓塞
- 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研究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 acetylhydrolase,PAF-AH)基因Arg92His(4,275;G→A)、Ile198Thr(7,593;T→C)、Val279Phe(9,994;G→T)突变与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cerebr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CAAS)及狭窄颅内外分布的关系。方法 642例行全脑血管数字减影造影(cerebr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检查的患者,根据狭窄程度,分为脑动脉狭窄(CAAS)组477例和对照组156例,CAAS组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单纯颅内动脉狭窄(intracranial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CAS)组,单纯颅外动脉狭窄(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ECAS)组,颅内外动脉联合狭窄(intracranial-extracranial artery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IECAS)组。比较Arg92His、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的分布。结果 Arg92His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ICAS组显著高于对照组(42.6%vs.30.3%;23.3%vs.16.4%)(P<0.05),而ECAS组、IECAS组突变基因型频率(28.7%,26.1%)及突变等位基因频率(17.0%,1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ICAS组、ECAS组、IECA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AAS组与对照组比较,Arg92His、Ile198Thr、Val279Phe突变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g92His位点突变可能参与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发生。
- 曹裕民张雄龙隆万鑫王硕代成波马桂贤杨哲贤马腾云张玉虎王丽娟
-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多态性脑血管造影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后第2~3天股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干预效果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预防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第2~3天股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将448例经股动脉穿刺行DSA术患者以投币法随机分成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08例),对照组予常规DSA术后24h内护理,观察组增加术后第2-3天的护理干预,注重识别穿刺点出血相关因素,实施防范性宣教和行为引导,避免术后患者过度活动导致穿刺点张力过大而出血。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点出血情况。结果DSA术后第2-3天,对照组穿刺点出血13例,观察组穿刺点出血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11,P〈0.05)。结论DSA术后第2~3天穿刺点出血机会仍较大,实施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第2~3天穿刺点出血机会。
- 李彦颖杨哲贤李少芳
-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
-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的表达及变化水平,探讨MIF在脑梗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ELISA法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68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1~3d)和亚急性期(10-14d)血浆MIF的浓度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MIF mRNA的表达水平,检测同期99例健康对照者对应指标。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MIF的浓度[(52.77±25.42)ng/ml]和PBMCMIF的表达(0.42±0.37)均高于亚急性期[(39.20±17.46)ng/ml,0.27±0.29]和健康对照组[(32.66±27.92)ng/ml,0.24±0.23],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亚急性期血浆MIF的浓度和PBMCMIF的表达均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MIF浓度和PBMCMIFmRNA表达水平呈先增高后恢复正常的变化规律,提示MIF与脑梗死病程演变有关,动态检测血浆MIF浓度和PBMCMIFmRNA表达水平可能对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监测作用。
- 马桂贤张雄王硕代成波刘新通杨哲贤马腾云
- 关键词:脑梗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荧光定量PCR
- 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研究
- 2014年
- 目的评估多模式影像指导下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选颅外颈动脉狭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成术组(常规CAS组)和多模式影像指导下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成术组(个体化CAS组),各50例,完整地评估神经专科的情况,常规CAS组和个体化CAS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常规CAS组和个体化CAS组技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手术期总并发症:14.0%和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系统并发症:6.0%和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常规CAS组和个体化CAS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2.0%和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再狭窄率分别为:24.0%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影像指导颅外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能降低远期血管再狭窄率,但尚未能降低远期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支架成形术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的可行和安全方法之一。
- 王硕马桂贤代成波张雄马腾云杨哲贤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
- 缺血性卒中早期血管再通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9年
- 脑卒中是神经科最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等特点,已经成为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其中,超过40%的缺血性卒中由急性大血管闭塞(large vessel occlusion,LVO)引起,这种类型卒中可使患者6个月死亡率增加3.5倍,良好预后比例下降67%,早期有效地实现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是治疗的关键[1]。研究表明,早期的静脉溶栓和以机械取栓为主的血管内治疗可以使闭塞血管再通,改善患者预后,而实施这些治疗措施需要时间窗和组织窗的指引[2]。
- 何池忠王硕杨哲贤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再通
- 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早期经验
- 目的评估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5年4月,共对8名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急诊支架取栓,入选标准: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症(如:服用华法...
- 马桂贤王硕代成波张雄杨哲贤马腾云何池忠李昌茂王丽娟
- 关键词:急性心源性脑栓塞SOLITAIRE
- 文献传递
- 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早期经验
- 目的 评估Solitaire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从2012年3月到2015年4月,共对8名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进行急诊支架取栓,入选标准:急性心源性脑栓塞患者存在静脉溶栓禁忌症(如:服用...
- 马桂贤王硕代成波张雄杨哲贤马腾云何池忠李昌茂王丽娟
- 全脑血管造影未见血管阻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
- 目的探讨起病一周内全脑血管造影未见血管阻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2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一周内的完成全脑血管造影和头颅CT和MRI检查,采用NIHSS评估入院时病情,采用改良Rankin评分评估患者3个月时...
- 刘新通王丽娟何池忠卢海克李昌茂张雄王硕马桂贤代成波杨哲贤马腾云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脑血管造影临床预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