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原梅
- 作品数:32 被引量:78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壳聚糖与稀土在羊毛低温染色工艺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文章探讨用壳聚糖对羊毛进行预处理,再添加稀土助剂应用于活性兰纳素染料染色的新工艺。讨论了壳聚糖和稀土用量、预处理温度、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等工艺条件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羊毛经壳聚糖处理并采用稀土作为低温助剂在兰纳素染料中染色最佳工艺为:壳聚糖用量2 g/L,pH值4,预处理温度35℃,预处理时间30 min;染料用量2%(owf),氯化稀土用量0.1%(owf),染浴pH值4.5,染色温度80℃,染色时间50 min。该工艺实现了染色低温节能的目的,同时减小羊毛单纤维强力损伤,提高羊毛匀染性。
- 周振兴杨原梅葛静静杨东升
- 关键词:羊毛壳聚糖稀土低温染色
- 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被引量:5
- 2007年
- 综述了各种改性有机硅柔软剂在纺织品整理方面的应用,介绍了它们的合成方法.归纳了常用改性有机硅柔软剂的合成机理,指出了各种复配的重要作用.
- 黄飞杨原梅
- 关键词:有机硅柔软剂
- 有机硅微乳液的制备技术
- 综述了有机硅微乳液的形成原理、制备方法及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在有机硅微乳液的形成原理里,详细介绍了增溶理论和界面张力理论;在有机硅微乳液的制备方法中.介绍了转相乳化法、相转变温度乳化法、乳液聚合法;又着重讨论了表面活性...
- 李小东杨原梅黄飞陆亲亲
- 关键词:有机硅微乳液
- 文献传递
- 双氧水/硫脲羊毛活性染料低温染色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研究了双氧水/硫脲体系在羊毛低温染色中的作用,通过对双氧水/硫脲体系用于羊毛活性染料低温染色的单因素实验,确定保温温度、保温时间、双氧水与硫脲物质的量比,双氧水与硫脲的浓度,元明粉的用量,染浴的pH值等参数。从而获得在活性染料中羊毛低温染色的最佳工艺为:双氧水、硫脲的浓度分别为0.045 mol/L和0.015 mol/L,75℃下保温50 min,元明粉的用量为3%(owf),pH值为4.9,与常规染色工艺相比,该工艺保温温度降低了20℃,保温时间缩短了10 min,上染百分率提高了18.05%,单纤维强力提高了2.79 cN。
- 郇路恒杨原梅毕冬娇
- 关键词:羊毛活性染料低温染色双氧水硫脲
- 纤维和纱线断裂机理及属性指标再认识被引量:1
- 2005年
- 目前对纤维和纱线断裂机理的阐述多是从受力角度考虑的,其属性指标习惯用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率表示.而实验发现:同一纤维或纱线,在不同的拉伸条件下,得到的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并不是常数,进一步分析得出断裂功近似于常数.从而推出断裂功应是合理的属性指标.
- 刘彦伯杨原梅王作安
- 关键词:断裂功
- 混合稀土在羊毛低温染色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降低羊毛在沸染过程中造成的损伤,减短生产流程,研究了在混合稀土CeCl3/LaCl3作用下,羊毛的低温染色工艺。分析了匀染剂种类、混合稀土用量、匀染剂用量、保温时间、pH值以及浴比对染料上染率及匀染性的影响;并在文献数据的基础上,优化了羊毛混合稀土低温染色的工艺,即弱酸性艳蓝RAW染料2%,混合稀土0.20%,平平加O用量0.1%,渗透剂SP-2用量0.3%,pH值4.5,保温温度75℃,保温时间60 min,浴比1∶50;与传统常规羊毛染色工艺以及文献中的稀土羊毛低温染色工艺相比,染料的上染率和匀染性均有所增加,匀染剂平平加O和混合稀土的用量有所降低。
- 葛静静杨原梅
- 关键词:混合稀土羊毛低温染色匀染剂
- 对流与薄层蒸发对水平管束沸腾传热增强的贡献被引量:3
- 1998年
- 本文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与传热测定相结合的方法,区分了对流与薄层蒸发对水平管束沸腾传热增强的贡献。试验结果表明,薄层蒸发传热的相对贡献随热负荷或操作压力的增大而降低,而对流传热的相对贡献则随热负荷或操作压力的增大呈增加趋势。管所处位置愈高,其薄层蒸发传热增强的相对贡献愈显著。
- 刘进荣杨原梅沈自求
- 关键词:水平管束再沸器
- 双氧水/硫脲体系酸性媒介染料羊毛低温染色工艺探讨
- 本实验采用双氧水/硫脲氧化还原体系用于酸性媒介染料羊毛低温染色.实验中不仅对双氧水和硫脲的比例、浓度进行研究,而且对媒介染料染色的染色保温温度,媒染保温温度,染色保温时间和媒染保温时间分别进行探讨,最终确定双氧水/硫脲氧...
- 李会荣杨原梅任丽然
- 关键词:羊毛纤维低温染色工艺酸性媒介染料双氧水硫脲
- 文献传递
- 氧化还原体系羊毛低温染色的应用
- 本文综述了在不同氧化还原体系下羊毛低温染色的染色效果,并阐述了氧化还原体系的染色机理。
- 王洪霞杨原梅魏成龙
- 关键词:羊毛氧化还原体系低温染色
- 文献传递
- 修正的双原子键三中心静电模型的应用
- 1996年
- 本文应用修正的双原子键三中心静电模型及其有关物理参量表达式,拟合了有效键电荷稠度与键的力常数和特征频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偶极矩、核四极矩偶合常数中的场梯度及晶体非线性光学系数的近似理论表达式。验证表明,利用修正模型键电荷稠度与键的力常数或特征频率关联式所得计算结果较原模型相应关联式的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偶极矩等物理量表达式的理论计算结果与相应实验值符合较好。
- 张克俭杨原梅崔秀兰
- 关键词:偶极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