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云
- 作品数:7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被引量:29
- 2003年
- 目的 报告6例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 所有伤指(手)均经2或3次清创,清创后的创面均采用手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结果 1998年10月至2001年10月,用该法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6例,皮瓣全部存活,伤指运动功能良好。结论 2~3次的清创和早期用皮瓣覆盖创面是保存伤指良好运动功能的关键。
- 王涛顾玉东姜宗圆杨剑云
- 关键词:高压注射伤手部损伤外科皮瓣清创术瘢痕挛缩
- 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的解剖学研究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明确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在上臂的解剖学特征。方法 成人上肢标本 3 6侧 ,自腋部至上臂内侧解剖桡神经干 ,测量肱三头肌各肌支的发出点、入肌点和长度 ,各肌支的直径和面积比。观察及测量各肌支的无损伤分离长度。结果 桡神经肱三头肌肌支按其分布分为Ⅰ、Ⅱ、Ⅲ型 ,分别占47.2 2 % ( 17/3 6)、2 2 .2 2 % ( 8/3 6)和 3 0 .5 6% ( 11/3 6)。长头肌支长 [( 4 6.82± 10 .0 8)mm , x±s ,下同 ] ,发出点距背阔肌腱止点下缘近端 ( 7.3 6± 2 .68)mm ,入肌点距背阔肌腱止点下缘远端 ( 3 9.46± 6.42 )mm。内、外侧头肌支长 ( 66.0 8± 3 0 .98)mm和 ( 65 .81± 3 0 .65 )mm。长头肌支和内、外侧头肌支的无损伤分离长度是 ( 4 8.93± 9.2 7)mm、( 4 4.2 2± 11.65 )mm和 ( 4 4.64± 9.0 4)mm。无损伤分离最高点平面各肌支与主干面积比为 ( 0 .13± 0 .0 7)mm、( 0 .2 6± 0 .14 )mm和 ( 0 .12± 0 .0 7)mm。结论 长头肌支发出点较固定 ,至入肌点距离较短 ,无损伤分离平面高 ,其近端可与同侧第 3~ 6肋间神经直接缝合 ,适合于肋间神经移位重建肱三头肌功能。
- 姜宗圆王涛杨剑云顾玉东
- 关键词:解剖学臂丛根性撕脱伤神经移位术上臂桡神经
- 第五掌骨背逆行筋膜蒂皮瓣修复小指皮肤缺损被引量:6
- 2002年
- 目的 介绍一种修复小指皮肤缺损的新型逆行筋膜皮瓣。方法 1 998年 6月至 2 0 0 0年 1 2月 ,用第五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修复小指皮肤缺损 1 2例。该皮瓣以与第五掌骨纵轴线的平行线为轴心线 ,以筋膜为蒂 ,蒂部设在皮瓣的远端。当皮瓣宽度大于 2cm时 ,蒂部筋膜的宽度一般不宜窄于 1 .2cm。皮瓣的切取范围 ,近端可达背侧腕横纹 ,两侧可达轴心线两旁 1 .5~ 2 .0cm。结果 术后 1 2块皮瓣全部成活 ,但小指有不同程度的肿胀 ,手指伸屈受限。术后 6~ 2 2个月随访 ,手指外形、活动度均恢复正常。结论 第五掌骨背逆行筋膜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修复小指 。
- 王涛顾玉东杨剑云陈琳赵新
- 关键词:指损伤手术方法
- 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介绍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1993年 10月至 2 0 0 4年 2月 ,采用屈肌支持带切断、正中神经松解、单纯肿瘤切除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治疗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6例。术中发现肿瘤通常沿正中神经的走行呈膨胀性生长如纺锤形 ,大小为 1.0~ 2 .8cm× 2 .1~ 13 .5cm。神经外膜完整 ,肿瘤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神经束间有大量增生的脂肪和纤维组织。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5年。行单纯肿瘤切除的 5例 ,仅有手指麻木的并发症 ;但在术后 3年内有 4例肿瘤复发。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的 5例 (4例为单纯肿瘤切除的复发病例 ) ,术后 5例的正中神经支配区感觉均消失 ,4例的拇指不能对掌 ;无 1例肿瘤复发。结论 诊断 :通过手术可初步诊断为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 ,肿瘤的组织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治疗 :单纯肿瘤切除术可缓解症状 ,行正中神经病段切除术可根除肿瘤 ,但需同时行神经移植与拇指对掌功能重建术。
- 王涛杨剑云虞庆张高孟王欢顾玉东
- 关键词:正中神经肿瘤切除纤维瘤脂肪
- 上臂段桡神经内桡神经深支定位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目的:/(1/)观察上臂段桡神经在各平面的特点,确切了解桡神经深支在主干中所处的位置,为临床选择性神经移位修复桡神经深支功能奠定解剖学基础;/(2/)比较大鼠和人类桡神经在解剖学上是否相同;比较大鼠在背阔肌的肌腱止点处桡...
- 杨剑云
- 关键词:桡神经深支神经移位术臂丛神经损伤
- 文献传递
- 比较不同膈神经移位术式重建屈肘功能的实验研究
- 我们应用大鼠不同膈神经移位术式重建屈肘功能的实验模型,进行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评价哪种膈神经移位方法效果最佳提供实验研究的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各实验组中,直接缝合组大鼠的各项指标恢复最佳,开胸组次之,再次为锁骨上组,神...
- 杨剑云
- 关键词:膈神经开胸神经移位屈肘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