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录 作品数:13 被引量:65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宝鸡市中医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 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接受血运重建方案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重度病变伴T2DM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接受血运重建方案治疗的稳定性冠心病重度病变伴2型糖尿病(T2DM)病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5月宝鸡市中医医院和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伴T2DM病人1913例,其中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的病人379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病人1534例;其中重度病变(SYNTAX评分≥33分)病人89例,比较重度病变病人行CABG和PCI术后SAQ量表(SAQ-QOL)评分分级差异,采用单因素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重度病变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PCI组年龄、陈旧性心肌梗死史比例、吸烟史比例及术前SYNTAX评分均低于CABG组(P<0.05);PCI组冠心病家族史高于CABG组(P<0.05)。行PCI和CABG治疗的重度病变病人SAQ量表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病变病人行CABG术后SAQ量表生活质量评估(SAQ-QOL)评分与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冠心病家族史及脑卒中病史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合并COPD和高血压是影响重度病变病人行CABG术后SAQ-QOL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重度病变病人行PCI术后SAQ-QOL评分与糖尿病病程有关(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是影响重度病变病人行PCI术后SAQ-QOL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稳定性冠心病重度病变伴T2DM病人采用CABG和PCI治疗在改善远期生活质量方面疗效接近;其中糖尿病病程是影响PCI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COPD和高血压是影响CABG术后生活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 田永波 杨军录 杨慧慧 石践 程功 向宗兴关键词:稳定性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血运重建 生活质量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血脂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筛选血脂正常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喂养8周后取血、分离主动脉,测量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系列炎症因子。结果:阿托伐他汀降低SHR血压,降低TC、TG、LDL-C,升高血清NO浓度和主动脉NOS活性,降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血脂正常SHR血压,调节血脂,改善内皮功能及抗炎作用,推测这些作用参与改善高血压血管重塑。 程功 吕晓莉 任健康 闫福堂 李博 庞雅玲 杨军录关键词:炎症趋化因子类 踝肱指数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2012年 动脉硬化往往同时累及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外周血管壁内膜-中膜厚度(IMT)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征象。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证实,颈动脉IMT增厚和颈动脉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密切相关[1]。踝肱指数(ABI)具有准确、可重复、操作简单、 王雅慧 苏振丽 李宽智 杨军录 吴红葵关键词:踝肱指数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缺血性脑卒中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2 2018年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及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2例。2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溴己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16%(59/62),显著高于对照组82. 26%(51/62)(P <0. 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 84%(3/62),显著低于对照组16. 13%(10/62)(P <0. 05)。结论盐酸氨溴索注射液联合溴己新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可取得显著疗效,还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可行性较高。 张爱荣 杨军录关键词:慢性支气管炎 溴己新 盐酸氨溴索注射液 冠心病合并房颤PCI术后抗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PCI )术后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观察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A C S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PCI术后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组57例在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基础上,给予华法林(INR值维持在2.0~2.5之间),对照组63例给予PCI术后标准剂量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观察PCI术后6月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体循环栓塞及出血风险。结果:两组均无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华法林组较对照组体循环栓塞风险无统计学差别(P>0.05),但出血风险明显升高(P>0.05)。结论:华法林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未明显降低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PCI术后体循环栓塞的风险,但却增加其出血的风险。 杨军录 邓铁锁 程功 祁杰 王毅 曹欣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心房颤动 抗凝药 慢性高血压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pCx43分布及表达的影响 2011年 目的:观察慢性高血压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主动脉磷酸化的缝隙连接蛋白43(pCx43)分布及表达的影响。方法:SHR和Wistar-Kyoto大鼠(WKY)喂养8周后分离主动脉,采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成像及Western-Blot检测总Cx43(TCx43)和pCx43表达变化。结果:SHR主动脉TCx43表达比WKY减少,pCx43减少更为明显,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内皮细胞及平滑肌细胞pCx43分布比WKY大鼠稀疏。结论:慢性高血压导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主动脉pCx43分布及表达紊乱。 庞雅玲 程功 吕晓莉 杨军录关键词:高血压 主动脉 连接蛋白43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 BNP)在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30例RHF患者在标准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rh BNP治疗,评估rh BNP治疗前后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尿量、动脉收缩压(SBP)、心率(HR)、肝肾功及血清钠等指标。结果 rh BNP明显改善RHF患者的心功能,有效率86.7%,显著提高患者LVEF、尿量及降低血浆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SBP、HR、肝肾功及血清钠较前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 rh BNP治疗RHF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杨军录 张爱荣关键词:左室射血分数 长期环前列腺素的治疗对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和心输出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18年 肺动脉高血压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发生率大约为15-45例/100万人口 。原发性肺动脉高血压(PPH)是肺动脉高血压中发生率最频繁的一种疾病,研究表明发生率在39.2%-50% 。PPH目前发生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不明原因引起的肺动脉持续性高血压 。环前列腺素是治疗PPH的有效药物,研究表明环前列腺素对血小板的聚集效应具有有效的抑制作用,且具有良好的血管扩张作用,血栓素A 2(TXA 2)是人体中与前列不素(PGI 2)作用完全相反的一种物质 。研究表明正常生理状态下,环前列腺素与TXA 2在人体中的浓度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在发生高血压时TXA 2的浓度就会处于一种偏高的状态。使用环前列腺素是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但是目前治疗的剂量尚未确定,且很多患者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这就很难知道使用环前列腺素的有效剂量 。一般来说,当患者出现头痛、面色潮红、恶心和低血压等症状时,就要减少初始剂量;一旦不良反应减少或消失,呼吸困难等症状又会重新出现,通过提升使用剂量可以克服。研究表明心输出量的高低与环前列腺素的剂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依前列醇为目前临床上使用静脉注射用的环前列腺素制剂,本文以经过长期使用依前列醇的PPH患者为对象,研究了长期使用依前列醇的治疗与心输出量之间的关系。 杨军录 张爱荣关键词:心输出量 持续性高血压 血管扩张作用 生理状态 原发性高血压 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肠系膜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方法:取京都种维斯特大鼠(WKYs)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另取SHRs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和阿托伐他汀组(10mg.kg-1.d-1),每组8只,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连续8周,处死后采用敏感的肌张力描记技术测定各组大鼠离体肠系膜动脉环对KCl、苯肾上腺素(PE)、乙酰胆碱(Ach)引起的收缩/舒张反应的张力变化,以及抗坏血酸(100μmol.L-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拮抗药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100μmol.L-1)对Ach舒张反应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脉环对KCl和PE引起的最大收缩反应明显增强(P<0.01),对Ach的最大舒张反应明显减弱(P<0.01);而阿托伐他汀组可对抗模型组的上述作用。L-NAME可抑制对照组Ach的舒张反应,但不能影响模型组,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恢复了L-NAME对Ach舒张反应的抑制作用。抗坏血酸可促进模型组Ach的舒张反应,但不能影响对照组,阿托伐他汀作用后抗坏血酸的作用消失。结论:阿托伐他汀可以通过提高抗氧化能力和/或增加NO的利用度来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肠系膜动脉的内皮功能障碍。 彭丽蓉 杨军录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舒张反应 一氧化氮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阿司匹林抵抗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单用及联合阿司匹林对阿司匹林抵抗(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筛选出AR及阿司匹林半抵抗(ASR)患者共52例,完全随机分为2组,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和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干预2周后复查血小板聚集率.结果 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干预前后二磷酸腺苷(ADP)和花生四烯酸(AA)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73.8±3.9)%、(68.6±3.7)%、(22.8±2.4)%、(18.5±2.3)%;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分别为(74.2±3.8)%、(61.3±4.2)%、(23.1±2.6)%、(12.7±2.2)%.2组干预后各指标均较干预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组干预后各指标较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组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单用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均可降低AR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但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程功 乔媛 姚晓伟 杨军录 寿锡凌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 阿司匹林 丹参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