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光
- 作品数:81 被引量:119H指数:5
- 供职机构: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与非转基因棉生物学特性差异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此研究为国家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环境安全评价技术的建立而设。以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Cry1Ac+Cry2Ab)棉为观察品种,非转基因棉‘赣棉11号’为对照品种,进行棉花生育性状、产量性状上生物学特性表现对比。结果表明,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相比,前者株高生长超速介于显著与不显著之间,增长幅度在3.3~4.7cm之间;单株成铃数增加显著(增12.5个);第一果枝高度提升显著(上升3cm);总果节数增加显著(增10.2个);主茎节距拉长显著(0.5cm);叶色加深显著;籽棉增产极显著(增267.0kg/hm2);皮棉增产极显著(增118.35kg/hm2);霜前籽棉减产极显著(减220.95kg/hm2);霜前皮棉减产极显著(减88.5kg/hm2);单铃重下降极显著(低0.54g);单铃籽棉重下降极显著(低0.44g);单铃皮棉重下降极显著(低0.18g);籽指上升极显著(升1.65g);纤维整齐度指数上升显著(高1.025%);马克隆值升高显著(高0.787);发芽率提高极显著(增2.75%)。结果说明转双价双Bt抗虫基因棉的一些生育性状、产量性状较差,总产性状较好,纤维品质上整齐度较好,推广种植性一般。
- 张兴华田绍仁张天玉李捷杨兆光乔艳艳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
- 24%螺虫乙酯悬浮剂拌种包衣防治苗床期危害棉苗盲蝽的效果被引量:2
- 2011年
- 用24%螺虫乙酯悬浮剂10 mL拌种300 g脱绒后光子棉种,以3%克百威颗粒剂50 g/m^2苗床营养钵撒施为CK1,空白对照为CK2。结果表明:螺虫乙酯悬浮剂包衣盲蝽棉苗危害率26%,防效35.8%,高于克百威颗粒剂撒施对照棉苗危害率4.5个百分点,防效低于克百威颗粒剂11.11个百分点,差异均不显著;螺虫乙酯悬浮剂棉苗危害率低于空白对照14.5个百分点,有差异,但不显著;2个对照之间差异显著。试验显示新内吸杀虫剂螺虫乙酯悬浮剂拌种包衣法防治棉苗床盲蝽可以取代高毒内吸杀虫剂3%克百威颗粒剂苗床撒施法。
- 张兴华田绍仁杨兆光张天玉涂祈钧李捷
- 关键词:螺虫乙酯棉盲蝽苗床
- 稻-棉邻作系统地表捕食性天敌群落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为研究稻-棉邻作系统稻田和棉田地表捕食性天敌丰富度和多样性,采用陷阱诱捕法对邻作稻田-棉田地表的捕食性天敌进行了系统调查,应用群落特征参数等对陷阱诱集物种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稻-棉邻作系统共诱集3纲11目33科8532头样本。其中,稻田陷阱收集到8目27科35种5878头个体,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1.8779、0.7297、0.2576;棉田陷阱收集到3纲9目28科35种2654头个体,捕食性天敌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别为2.4771、0.8041、0.4149。稻-棉邻作系统捕食性天敌有3纲3目13科17种5971头,优势种为捕食性天敌狼蛛,泽蛙是次优势天敌功能团,捕食性的鞘翅目天敌瓢虫类、步甲等种类多样性丰富。
- 种海南杨兆光乔艳艳江婷肖海军
- 关键词:捕食性天敌多样性丰富度
- 转Cry1Ac+Cry2Ab基因棉与转Cry1Ac+EPSPS基因棉在黄萎病菌压力环境下检测技术和生存竞争能力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旨在研究2种转双价基因棉在棉黄萎病菌压力环境下的生存竞争能力。以‘赣棉杂1号’和‘赣棉11号’为对照,在黄萎病圃检测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转Cry1Ac+EPSPS基因棉发病情况、生长和产量竞争能力。2个转双价基因棉抗黄萎病性不显著的强于2个对照;转Cry1Ac+EPSPS基因棉株高、覆盖度增长竞争能力相对较强,转Cry1Ac+Cry2Ab基因棉相对较弱;转Cry1Ac+EPSPS基因棉的单株成铃和果枝层数较高,增长竞争能力也较强,转Cry1Ac+Cry2Ab基因棉较弱;2个转双价基因棉最后的脱落率与2个对照差异不显著;转Cry1Ac+EPSPS基因棉籽棉、皮棉产量介于2个对照之间,而转Cry1Ac+Cry2Ab基因棉的产量低于2个对照。转Cry1Ac+Cry2Ab基因棉推广种植可行性相对较差,转Cry1Ac+EPSPS基因棉推广种植可行性一般。
- 乔艳艳张兴华马艳李捷杨兆光
- 关键词:黄萎病菌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25份棉花杂种F1代筛选结果
- 2020年
- 为了对利用已审定的高产优质品种与大铃或优质材料杂交配组的25个杂种F1代材料进行分类,并筛选出具有综合性状优异的棉花新组合或新品系,使用SAS V8软件对25个杂交组合的14个农艺与品质性状(株高、始果枝位节数与高度、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单铃重、单铃壳重、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和籽棉产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这25个组合产量高,但是马克隆值偏大。通过主成分分析后筛选出优质高产棉组合2个(为19号、10号)。旨在创制出优良棉花新材料和新品种。
- 孔清泉杨兆光吴振江肖远龙
- 关键词:棉花F1代主成分分析
- 陆地棉92份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0
- 2020年
- 对陆地棉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以筛选杂交的亲本、创新种质资源、拓宽棉花种质基因库、选育品种提供基础材料。因而对92份陆地棉种质资源的8个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和聚类分析。遗传变异分析表明,单株成铃集中在22.0~32.0个,单铃重集中在5.1~6.0 g,但有一半以上材料的衣分低于40%;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集中在中绒类型(52.0%),断裂比强度集中在中强(47.8%)和强(33.7%),马克隆值大部分属于C2类型(71.7%);变异系数大于10%的有2个性状:单株成铃数(19.9%)、单铃重(10.5%)。相关性分析表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与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衣分与单铃重、马克隆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马克隆值与生育期、衣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Ward法聚类分析表明,遗传距离为10时可划分为5大类,第Ⅰ类群的15份材料属于高产、长纤维、低马克隆值材料,第Ⅱ类群的28份材料属于大铃、高衣分材料,第Ⅲ类群的9份材料属于生育期短、优质材料,第Ⅴ类群的27份材料属于大铃、优质材料。
- 孔清泉杨兆光吴振江谢业涛李强肖远龙
- 关键词:陆地棉种质资源聚类分析
- 江西棉花黄萎病菌培养特性及致病力分化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为明确江西棉花黄萎病菌的培养特性和致病力,对来自江西省15个棉黄萎病代表菌株在PDA上培养特性进行观察,采用无底纸钵定量蘸菌液法测定菌株致病力。根据菌株培养2周后产生的微菌核多少,将15个菌株分为菌核型和中间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0%和60%,无菌丝型菌株。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5个菌株的致病力可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0.0%、13.3%、66.7%。江西棉花黄萎病菌株以弱致病力菌株为主,但存在一定分化。
- 乔艳艳杨兆光李捷张兴华
-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菌致病力分化
- 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扶桑绵粉蚧毒力及龟纹瓢虫安全评价被引量:3
- 2023年
- 探索4种植物源农药对入侵害虫扶桑绵粉蚧的毒力,评价其对龟纹瓢虫卵及成虫的安全性,为扶桑绵粉蚧的绿色防控提供理想药剂和理论依据。采用喷雾法测定4种植物源杀虫剂对3龄扶桑绵粉蚧的毒力和龟纹瓢虫卵的孵化率影响,采用滤纸接触法测定2种对扶桑绵粉蚧高效的植物源杀虫剂对天敌龟纹瓢虫成虫的毒力,并评价其对龟纹瓢虫的安全性。结果表明:4种植物源杀虫剂处理扶桑绵粉蚧3龄幼虫24 h后的毒力由高到低依次为1.3%苦参碱AS(LC_(50)为81.2831 mg/L)>0.5%藜芦碱SL(LC_(50)为112.8811 mg/L)>2.5%鱼藤酮EC(LC_(50)为208.9296 mg/L)>5%桉精油SL(LC_(50)为343.0920 mg/L);与化学对照药剂22.4%螺虫乙酯EC相比,相对毒力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1.3%苦参碱AS(3.3025)>0.5%藜芦碱SL(2.3780)>2.5%鱼藤酮EC(1.2048)>5%桉精油SL(0.7824);几种杀虫剂的田间最大推荐剂量和对扶桑绵粉蚧的LC_(50)剂量处理龟纹瓢虫卵后,孵化率差异不显著;苦参碱AS和藜芦碱SL对龟纹瓢虫成虫的LC_(50)高于对扶桑绵粉蚧的LC_(50);结合益害毒性比和安全系数,2种药剂对龟纹瓢虫卵和成虫安全。该实验筛选出1.3%苦参碱AS和0.5%藜芦碱SL对扶桑绵粉蚧有明显的控害作用,且对龟纹瓢虫卵和成虫的毒性较小、安全性较高,可作为扶桑绵粉蚧的绿色防控的理想药剂。
- 吴珍平吴洁杨兆光赵沛乔艳艳
- 关键词:植物源杀虫剂扶桑绵粉蚧龟纹瓢虫毒力安全性评价
- 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发生动态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为实现对棉盲蝽的科学高效防治,通过棉田定点调查、普查、棉田周边的杂草网捕等方法,研究了棉花不同发育时期江西转基因抗虫棉田棉盲蝽为害优势种及其迁入、迁出棉田的时间,越冬主要寄主等。结果显示:绿盲蝽为棉花苗床期至蕾期的发生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蕾期至花铃期及吐絮期至收花结束以杂毛合垫盲蝽为优势种,在棉大田呈多峰多谷型曲线动态发生;花铃期,中黑盲蝽(含苜蓿盲蝽)为优势种群,在棉大田呈单峰型曲线动态发生;棉盲蝽混合种群在棉花大田呈一大一小二峰型曲线动态发生。9月份吐絮期,同时伴有烟盲蝽、赣棉淡盲蝽发生;此时中黑盲蝽、绿盲蝽陆续迁出棉田。棉田周边杂草上除发生上述6种棉盲蝽外,还有异须单突盲蝽、黑肩绿盲蝽、赤须盲蝽发生,其中赣棉淡盲蝽杂草上发生量最大。
- 杨兆光张兴华田绍仁李捷乔艳艳涂祈钧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棉盲蝽优势种群
- 江西省鄱阳湖区“千斤棉”创建工作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
- 2014年
- 鄱阳湖植棉区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基本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6.6℃~17.3℃,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时间为240.8~244.6d,全年≥10℃有效积温为2896.7℃~3041.4℃,
- 操宇琳陈宜鲁速明杨磊杨兆光肖水平刘新稳
- 关键词:植棉区长江中下游年平均气温日平均气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