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保林
- 作品数:1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 “近北”之行
- 二十世纪中叶以降,旅行文学及其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学评论家的重视,澳大利亚旅亚小说作为世界旅行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澳大利亚开始积极“转向亚洲”,作为这一转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文坛开...
- 杨保林
- 关键词:东方主义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女性形象解析
- 2013年
- 作为美国文学的拓荒者,华盛顿·欧文早已跻身于美国文学经典作家行列。欧文在《见闻札记》中以其轻松幽默的笔调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充满人性张力的人物形象,然而,欧文笔下的女性形象似乎并未跳出"女性滞定型"的窠臼,"瑞普·凡·温克尔"中的温克尔太太以及"睡谷的传说"中的卡特里娜小姐分别代表了魔鬼与天使的形象。欧文对女性人物的形象刻画既是他本人对女性的片面认知所致,也是西方传统二元对立思维的又一体现。
- 刘婕杨保林
- 关键词:华盛顿·欧文女性形象短篇小说
- 《迷失之声》与“澳大利亚梦”被引量:2
- 2016年
- 当代澳大利亚作家克里斯托弗·考什文学创作的核心主题是建构澳大利亚民族神话。在《迷失之声》中,考什以双重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澳大利亚普通人的生活经历和社会理想,再现了澳大利亚民族的成长历史。《迷失之声》以个人故事表现民族历史,反思民族身份与"澳大利亚独特性",表达了澳大利亚人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以及对"澳大利亚梦"的追求。
- 杨保林
- 关键词:民族神话
- 詹姆斯·麦考利:澳大利亚新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被引量:1
- 2011年
- 詹姆斯·麦考利是20世纪澳大利亚文坛的著名人物,他在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等领域的影响力不可小觑。麦考利早期的诗歌创作带有现代主义特征,让他一举成名的"厄恩.马利事件",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其在现代主义诗歌方面的才华,但他最主要的贡献则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创作和批评。麦考利重视传统宗教与哲学,倡导审美与实用相结合的艺术创作,强调古典主义诗歌的优越性,他以"秩序"、"理性"、"逻各斯"等为准则的新古典主义文论对澳大利亚文艺创作与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杨保林刘婕
- 关键词:新古典主义诗歌
- 澳大利亚神话的戏剧表达——评戴维·威廉森的《唐的聚会》
- 2012年
- 戴维·威廉森的戏剧创作脱胎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浪潮"戏剧运动,《唐的聚会》作为这一运动的代表性剧作,不仅完整地呈现了"奥克"形象,而且在戏剧舞台上创造了新的澳大利亚神话。在《唐的聚会》中,威廉森以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塑造了"奥克"这一年轻的城市中产阶级的群体形象,宣告了澳大利亚神话从乡村向城市的转变。在客观地表现"奥克"的男性沙文主义特征的同时,威廉森富有洞见地揭露了他们的脆弱心理。《唐的聚会》所体现的"奥克神话"与"丛林神话"实出同源,二者都是以盎格鲁—凯尔特裔白人男性特征为核心的澳大利亚神话的变体。
- 杨保林刘婕
- “近北”之行——当代澳大利亚旅亚小说研究
- 二十世纪中叶以降,旅行文学及其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学评论家的重视,澳大利亚旅亚小说作为世界旅行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澳大利亚开始积极“转向亚洲”,作为这一转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文坛开...
- 杨保林
- 关键词:旅行文学东方主义
- 文献传递
- 评《原脸》中的东方主义话语再现被引量:2
- 2009年
- 尼古拉斯.周思的最新小说《原脸》讲述了发生在悉尼西南郊的一桩离奇凶杀案及破案经过。在这部小说里,周思借助著名的禅宗公案,描述了部分澳大利亚华人在悉尼的生存状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本文对《原脸》进行了解读之后认为,小说在主题构思、人物刻画及情节叙事等方面带有东方主义话语的痕迹,这给小说的艺术特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 杨保林刘婕
- 关键词:东方主义话语
- 捍卫自由人文主义?——评戴维·威廉森的《死白男》被引量:3
- 2010年
- 戴维·威廉森是当代澳大利亚最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紧扣时代主题,语言生动幽默,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受到观众的广泛认可。威廉森往往使用反讽来实现戏剧的幽默效果和讽刺目的,在《死白男》中威廉森以反讽式语言和语境讽刺了后结构主义理论,捍卫了澳大利亚的"白人神话",扮演了"文化斗士"的角色。威廉森的保守立场使得该剧备受争议,他也因此成了"文化论战"的反角。
- 杨保林
- 关键词:自由人文主义后结构主义
- 旅行文学三题被引量:6
- 2010年
- 旅行文学源远流长,但旅行文学长期以来被视为亚类文学,被主流批评话语所忽视。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旅行文学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家的重视。旅行文学批评主要以萨义德和福柯等人的后现代理论为研究范式,对隐藏其中的话语权力和意识形态进行剖析阐释。该文从旅行实践与旅行文学的发生、旅行文学对异域的想象性建构、旅行文学与文化身份的关系等方面探讨旅行文学在异域想象与民族身份建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 杨保林
- 关键词:旅行文学文化身份
- “近北”之行
- 二十世纪中叶以降,旅行文学及其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文学评论家的重视,澳大利亚旅亚小说作为世界旅行文学研究的一部分,也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越南战争结束之后,澳大利亚开始积极“转向亚洲”,作为这一转向的一部分,澳大利亚文坛开...
- 杨保林
- 关键词:东方主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