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立钧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3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2年8月在我院腹腔镜中心接受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832例,根据是否服用二甲硅油散,连续入组并随机分为A组(二甲硅油散组:416例)及B组(正常对照组:416例),对比观察内镜下上消化道黏膜视野清晰度、病变的诊断率、内镜检查时间及评估药物副作用等,从而探讨二甲硅油散在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A组内镜下上消化道不同部位的黏膜视野清晰度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内镜下对上消化道≤0.5 cm的病变诊断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较大病变(>0.5 cm)的诊断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相比于B组,内镜检查时间明显缩短(P<0.05);二甲硅油散无明显副作用。结论二甲硅油散可以作为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前的辅助用药。
- 张志坚徐明符詹磊磊程树红陈孟君黄妙兴梁永强李嘉宝杜立钧
- 关键词:二甲硅油散内镜检查上消化道
- ESD联合EMR治疗较大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9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ESD联合EMR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确诊为LST的患者9例(9处病灶),并记录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镜下分型,所有病灶均分两步完成切除:①首先将病灶与周边正常黏膜环形切开分离,必要时逐步剥离(ESD)病灶至其直径小于圈套器直径;②再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圈套切除整个病灶。结果①9例患者均于内镜下完成整块切除,切除时间为(45±12)min,2例发生术中出血,均于内镜下止血,术中术后无其他并发症发生;②术后病理结果显示9例患者均完整切除,2例为管状腺瘤,2例为绒毛状腺瘤,5例为绒毛状管状腺瘤(其中1例伴局部癌变,但基底部无癌残留);6个月后内镜随访结果显示病灶切除处均完全愈合,未有复发。结论 ESD联合EMR在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中可做为一种选择方法。
- 张志坚徐明符詹磊磊程树红陈孟君黄妙兴梁永强李嘉宝杜立钧刘宇虎
- 关键词:EMRESD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 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非静脉曲张性胃出血的效果评价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胃出血患者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胃出血患者作为受试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观察组和常规组分别实施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和内镜下高频电凝治疗。对比临床效果、止血成功率和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常规组临床疗效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总有效率高达95.35%,远高于后者的74.42%;组间止血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在胃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均比较理想。
- 程树红张志坚陈桂权刘宇虎杜立钧吴高梅
- 关键词: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胃出血内镜下高频电凝止血成功率并发症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对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应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患者219例作为研究对象,以平行信封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109例)与试验组(110例)。试验组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发生出血、胃食管反流、食管狭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但两组治疗后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系统早癌及癌前病变采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可有效优化手术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肿瘤标志物水平,治疗效果显著。
- 杜立钧
- 关键词:癌前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内镜黏膜切除术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出血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该院腔镜中心接受EMR治疗的患者378例(472处病灶),以术中出血和延迟出血为观察指标,通过Logistic回归探讨影响EMR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①EMR术中出血的患者共31人(8.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位置、直径及黏膜下注射肾上腺素是影响EMR术中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②EMR延迟出血的患者共12人(3.2%);K-M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延迟出血的患者中有11人(91.7%)出血发生在EMR术后2周内;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灶直径、PPI使用是影响EMR术后延迟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出血是EMR的并发症之一,对于位于食管、病灶直径较大的患者在EMR围手术期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 张志坚徐明符詹磊磊程树红陈孟君黄妙兴梁永强李嘉宝杜立钧
- 关键词:内镜黏膜切除术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