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梅花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胸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危险性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4
- 2010年
-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其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占心房颤动的绝大多数,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最常见的并发症。抗凝治疗可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但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因此,对血栓栓塞危险性进行评估,筛选出高危患者有选择地进行抗凝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从血液标志物、心电图f波、超声心动图、64排CT及临床因素等方面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危险性研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 杜梅花沈玉祥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血栓栓塞血液标志物64排CT
- 多因素评估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左心房直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f波特点和D-二聚体(D-dimer,D-D)评估非瓣膜性心房纤颤(non-valvular atrial fibrillation,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临床价值。方法:93例NVAF患者分为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32例和血栓栓塞事件阴性组61例,2组均检测LAD,f波振幅、f波时限、f-f间期,D-D,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LAD、f波振幅、f波时限、f-f间期和D-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LAD增大、f波时限缩短和D-D浓度增高。在3个独立危险因素中,D-D的评估价值较高,LAD中等,f波时限较低。在LAD、f波时限和D-D 3个影响因素中,同时具备诊断标准越多,诊断的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越低,但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越高。结论:LAD、f波时限、D-D对评估NVAF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有一定临床价值,多因素评估较单因素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 杜梅花沈玉祥袁建军翟亚萍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纤颤F波
- 血流储备分数对冠状动脉分叉病变PCI治疗策略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 评价血流储备分数(FFR)用于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分叉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分叉病变、预计单支架植入(Crossover)、主支植入支架后发现对分支开口有不同程度影响的患者96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28例,年龄40~76(60±8)岁.随机分为2组:FFR指导的PCI组(FFR组)50例,冠状动脉造影(CAG)指导的PCI组(对照组)46例.将FFR≤0.75作为FFR组PCI的标准,将CAG测量的血管直径狭窄率(DS)≥75%作为对照组PCI的标准.观察手术即刻指标及预后疗效.结果 FFR组分支植入支架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18%比37%,p=0.037),手术时间明显缩短[(1.5±0.4)h比(2.0±0.5)h,P=0.001].FFR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有1例夹层、1例慢血流和1例支架植入不成功.FFR组FFR≤0.75且DS<75%的例数占6%(3/50),FFR>0.75且DS≥75%的例数占32%(16/50).随访(1.3±0.5)年,两组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6%比13%,P>0.05)和再发心绞痛(10.0%比15.2%,P>0.05)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FFR在指导分叉病变的PCI治疗上优于CAG,可减少不必要的支架植入及并发症.
- 杨慎先杜梅花王枫岭蔡海羽周向东
- 关键词: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造影分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多因素评估
- 背景和目的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中血栓栓塞是AF最常见的并发症。在AF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on-valvular atrial fib...
- 杜梅花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F波
- 文献传递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疗效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对比观察瑞舒伐他汀基础上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降脂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就诊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行介入治疗患者,经严格控制饮食并应用瑞舒伐他汀10 mg治疗8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仍不达标(LDL-C>1.8 mmol·L^(-1))99例,随机分为两组:瑞舒伐他汀(每晚10 mg)+依洛尤单抗(每2周140 mg)组(49例)、瑞舒伐他汀(每晚10 mg)+依折麦布(每日10 mg)组(50例),持续应用12周,观察基线及4、8、12周时LDL-C水平变化。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总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依洛尤单抗或依折麦布均可进一步降低LDL-C水平,而联合依洛尤单抗组降低了LDL-C水平并增加了达到推荐控制LDL-C水平的可能,具有较好的降脂效果及安全性。
- 杜长春黄丙森王寒秋王鑫王磊李苗苗张永波杜梅花刘新杨慎先王枫岭
-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冠心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特点及左房直径对评估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心电图f波及左房直径对评估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临床价值,从而为筛选出血栓栓塞事件高危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提供依据。方法:49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两组: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20例)和血栓栓塞事件阴性组(29例),两组患者均行心电图及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V1导联f波振幅、时限、f-f间期和左房直径,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栓栓塞事件阳性组f波振幅低于阴性组(0.075±0.025)mV vs(0.091±0.023)mV,(P<0.05),f波时限短于阴性组(0.097±0.025)s vs(0.122±0.028)s,(P<0.05),f-f间期短于阴性组(0.120±0.03)s vs(0.156±0.036)s,(P<0.05),左房直径大于阴性组(48.60±6.30)mm vs(41.51±7.62)mm,(P<0.05),左房直径与f-f间期呈负相关(r=-0.312),显示左房直径愈大,f-f间期愈短。结论:心电图f波和左房直径可作为临床简单易行的评估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危险性的参考指标。
- 杜梅花沈玉祥
- 关键词:非瓣膜性心房颤动F波血栓栓塞
- 血氧指数、血脂在主动脉夹层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水平
- 2023年
- 目的研究主动脉夹层(AD)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的血氧指数、血脂水平。方法本研究招募了来自河南省胸科医院的40例急性AD患者(AD组)和40例非AD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接受STOP-BANG问卷评分及夜间多导睡眠监测。STOP-BANG问卷≥5分的AD患者定义为OSAHS组,STOP-BANG问卷<5分的AD患者定义为非OSAHS组,观察AD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4%氧减指数、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指数等。采集所有患者静脉血,检测患者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胱抑素C(CysC)等指标。结果AD组OSAHS患者占比高于对照组(χ^(2)=4.713,P=0.030)。OSAHS组和非OSAHS组性别、年龄、血氧饱和度、最低血氧饱和度、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体重指数、STOP-BANG评分、AHI、≥4%氧减指数、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Hcy高于非OSAHS组,OSAHS组CysC低于非OSAHS组(P<0.05)。结论AD伴OSAHS患者肺通气功能低于AD不伴OSAHS患者,低密度脂蛋白、Hcy高于AD不伴OSAHS患者,血氧指数、血脂对AD患者是否伴有OSAHS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杜长春黄丙森王寒秋王鑫王磊李苗苗张永波杜梅花刘新杨慎先王枫岭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