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顺平
-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山东省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17
- 2002年
- 目的 调查山东省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流行现状。 方法 采用现场访问、粪便检查及血清学检测等方法对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人群的感染流行状况、猪囊尾蚴感染情况及有关流行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全省人群猪带绦虫病和囊尾蚴病平均患病率分别为 0 .0 4 8%和 0 .0 5 7% ,抗囊尾蚴特异性 Ig G4 抗体阳性率平均为 1.91%。各地区流行程度不同 ,性别及城乡人群患病率均无显著性差异。流行因素调查结果表明 ,居民普遍存在不卫生习惯 ,如 :切菜刀、板生熟不分 ,饭前便后不洗手等。“连茅圈”养猪占 92 .3% ,粪便管理及生活环境卫生均较差。囊尾蚴病猪检出率平均为 0 .0 6 % ,囊尾蚴抗体阳性率平均为 1.99%。 结论 山东省绦虫病和囊尾蚴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 ,但流行范围扩大 ,各地区流行程度不同 。
- 刘新赵中平万功群傅斌李桂萍陈锡欣缪峰赵长磊李顺平李文付兆义高长兰邓绪礼
- 关键词:流行病学猪带绦虫囊尾蚴病
- 长江抗洪抢险转退官兵血吸虫感染状况的调查研究
- 2001年
- 目的在非血吸虫病流行区对参加98长江抗洪抢险转退官兵开展血吸电病流行病学调查,为其它省区应付类似的突发事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制定实施方案和组织技术措施,受检者均做血吸虫病皮内试验,皮试阳性者再做间接血凝试验(IHA),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定为血吸虫感染者.结果实查2816人(占应检人数的71.82%),查出血吸虫病感染者39人,阳性率为1.38%(39/2816).患者均获治愈,数据作统计分析.结论进入血吸虫病流行区的抗洪抢险官兵中血吸虫感染者有地域分布特征,且采取防护措施者的血吸虫感染率显著低于未采取防护措施者(p<0.05).本次调查对其他省区卫生防疫部门应付类似的突发事件有指导性意义.
- 邓绪礼缪峰赵吉来李顺平李登俊赵中平付斌万功群刘新赵长磊付兆义王培义李红专
- 关键词:血吸虫感染流行病学免疫学检查
- 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病人生命质量评价研究(英文)被引量:1
- 1997年
- 为建立一种评价晚期丝虫病病人生命质量的方法,了解影响病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以便提出促进病人康复和改善其生命质量的政策性建议,进行了本研究。本项课题属于随机抽样的病例对照研究,在原流行区,随机抽取了300对病例与对照,采用直接访谈式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病人的生命质量明显地低于对照,影响病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发作频度,疾病痛苦程度和各种不同的体征。通过分析,提出了一些政策性建议。
- 袁方曙李顺平郭淑玲岳新闫素华
- 关键词:晚期丝虫病生命质量社会经济学
- 晚期丝虫病人生命质量影响因素的多变量分析
- 1998年
- 通过山东晚期丝虫病人生命质量的评价,我们发现不仅病人的生命质量综合指数而且身体、心理、社会健康指数也明显地低于健康对照。为改善病人生命质量,促进其康复,我们用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可影响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共同影响着病人生命质量的因素,包括病人的家庭地位、医疗需要、社会交往、家庭关怀、痛苦程度、劳动能力、家庭收入、医疗费用、婚姻状况、病态心理。针对这些可干预因素。
- 袁方曙李顺平
- 关键词:丝虫病淋巴丝虫病生命质量
- 农村晚期丝虫病人的医疗需要和需求
- 1999年
- 1994年丝虫病已在全国基本消灭,免费防治也早已停止。目前,百万丝虫病人的患病、医疗情况不太清楚。1996年对山东省登记在册的丝虫病人和丝防机构、科室进行抽样调查发现,300名病人中,63%的人1995年以来仍有丝虫病征的急性发作,仍需治疗,但他们当中60%的人没有得到必要的治疗;急需治疗者中,乳糜尿病人占69%,具有年纪较轻、女性多、痛苦和经济损失重的特点;当地的丝防机构坐等病人,社会和经济效益不佳。
- 袁方曙李顺平郭淑玲王兴洲刘兴柱杨宗河张学启刘开军肖龙彬
- 关键词:丝虫病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制度
- 晚期丝虫病病人的经济损失研究
- 1997年
- 为了评价晚期丝虫病的经济影响,于1995年进行了山东省晚期丝虫病病人经济损失的研究,在原流行区随机抽取了邹城,滕旅2县,每县市随机抽取了3个乡,共调查不同体征的晚期丝虫病患者300人以及对照300人。采用直接访谈式问卷法,对病人的年经济损失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在基本消灭丝虫病若干年后,各类病人仍随一定的经济损失,其中以乳糜尿病人为最甚,全省晚期丝虫病患者的经济损失仍然相当可观。
- 李顺平袁方曙
- 关键词:晚期丝虫病经济损失流行病学
- 热带病及其控制中的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1
- 1998年
- 热带病主要是指多见或常见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的各种寄生虫病和传染病。它不仅严重危害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身心健康,而且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利什曼病和麻风病等,是危害严重、尚未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控制的主要热带病。热带病的传播和流行,除了自然和环境因素以外,还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热带病社会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在其控制规划的战略构思、策略制定、方案设计、措施执行等环节中,考虑社会经济学因素对其传播和控制的影响。
- 李顺平朱敏
- 关键词:热带病卫生经济学
- 寄生虫病的社会经济学研究被引量:21
- 1995年
- 寄生虫病的社会经济学研究山东医科大学(济南250012)李顺平,袁方曙综述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李连信审校长期以来,人们在同寄生虫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人群的社会经济生活状况,对于寄生虫病的感染、流行、传播与控制的密切关系。目前,寄生...
- 李顺平袁方曙
- 关键词:寄生虫病社会经济学
- 晚期丝虫病人的医疗保健现状和今后的医疗保健工作
- 1998年
- 为了解目前丝虫病患病和医疗情况,1996年对山东300名晚期丝虫病人调查发现,63%的人1995年以来仍有急性发作,但其中60%的人没有得到必要的治疗。基本消灭丝虫病后,还不断有新的乳糜尿病人出现,多为女性,年龄较轻。大多数病人生活还很贫困,没有医疗保障制度覆盖。病人渴望加入医疗保障制度,但支付能力低下。本文分析了丝虫病人医疗需求降低的原因,并讨论了对策。
- 袁方曙郭淑玲李顺平王兴洲韩玉敏孟庆跃刘兴柱张学启肖龙彬刘开军
- 关键词:丝虫病社会调查卫生政策
- 经济发展与疟疾被引量:1
- 1997年
- 疟疾和其它传染病一样,与社会、经济和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过去的数十年里,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不断发展,为疟疾的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然而经济发展又确实给疟疾的控制带来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协调经济发展与疟疾控制的关系,已引起全面重视。 一、经济发展对疟疾控制的影响 1、疟疾的流行,阻碍了经济发展。据国外有关资料报道,通过经济发展水平的纵向比较表明,在疟疾流行没有得到控制的国家,国民生产总值(GNP)最低,原来为低疟区和防治水平较高的国家,GNP持续增长,疟疾流行未控制的国家,GNP的年均增长率最低,消灭疟疾的国家,GNP年平均增长率最高。
- 李顺平程义亮徐凌中
- 关键词:经济发展疟疾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