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梅

作品数:11 被引量:9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药物
  • 6篇肿瘤
  • 4篇抗肿瘤
  • 3篇营养支持
  • 3篇用药
  • 3篇肿瘤药
  • 3篇静脉
  • 3篇静脉药物
  • 3篇抗肿瘤药
  • 3篇不合理医嘱
  • 2篇药物利用
  • 2篇药物配置
  • 2篇药物配置中心
  • 2篇用药错误
  • 2篇肿瘤患者
  • 2篇外营养
  • 2篇静脉药物配置
  • 2篇静脉药物配置...
  • 2篇静脉用
  • 2篇静脉用药

机构

  • 10篇北京大学肿瘤...
  • 1篇北京大学口腔...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作者

  • 10篇李雪梅
  • 7篇张艳华
  • 5篇丁奕
  • 2篇刘红
  • 2篇张关敏
  • 2篇杨锐
  • 2篇丁曦
  • 2篇徐刚
  • 1篇王明辉
  • 1篇刘敬弢
  • 1篇白羽
  • 1篇陆至勤
  • 1篇吴君
  • 1篇张文思
  • 1篇任静
  • 1篇刘畅
  • 1篇张艳华
  • 1篇赵晶
  • 1篇王明辉

传媒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院全胃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分析我院全胃肠外营养(TPN)不合理医嘱情况,为提高医院安全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我院静脉营养液配制原则、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临床营养基础》、《临床营养学》及相关文献,对我院2010年1-10月已审核的TPN医嘱进行统计,并对其中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结果:共调配医嘱8877组,其中不合理医嘱313组,占总医嘱的3.53%;不合理医嘱中,主要问题为热氮比不合理(32.66%)、电解质用量不合理(16.47%)、糖脂比不合理(14.45%)等。结论:我院TPN医嘱开具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建议药师应适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处方用量,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王明辉张艳华丁奕李雪梅
关键词:全胃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
小花草玉梅的三萜皂苷成分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研究银莲花属植物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 var.flore-minore的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对该植物根茎的70%乙醇提取物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采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反相ODS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以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分离纯化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根据波谱(核磁共振谱、质谱)数据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5种人源肿瘤细胞(HL-60细胞、A549细胞、HepG2细胞、HeLa细胞和U87MG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试验,评估化合物7对U87MG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共分离得到16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3β-O-β-D-吡喃木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α-L-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3β-O-α-L-吡喃阿拉伯糖-齐墩果酸-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2)、saponin B(3)、齐墩果酸-3β-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HN-saponin F(5)、clematoside S(6)、prosapogenin CP4(7)、cussonside B(8)、白头翁皂苷C(9)、clemastanoside D(10)、3β-O-β-D-吡喃葡萄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元-28-O-β-D-吡喃葡萄糖酯苷(11)、刺五加皂苷C3(12)、刺五加皂苷A1(13)、huzhangoside D(14)、刺楸皂苷B(15)和hederacolchisideE(16)。化合物3、4、6~9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并以化合物7的活性最强;化合物7能诱导U87MG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并呈一定时间依赖趋势。结论分离所得的16个化合物均为齐墩果烷型三萜皂苷,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苷元C-3位连糖基且C-28位为游离羧基的皂苷抗肿瘤活性较强。
王啸洋吴君皇甫龙韬刘红李雪梅汤海峰张艳华
关键词:三萜皂苷抗肿瘤活性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药物利用追踪调查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 追踪调查我院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调查我院2003年~2005年药库明细帐和2005年1020份病历,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分析我院营养支持药物的用药结构、用药合理性等。结果 2005年比2002年这类药物的使用数量增长了18.72%,金额上升了15.22%,比2004年有所回落;销售金额和使用数量前8位的品种均为肠外营养(PN)药物。结论 PN药物的使用数量和人次仍然远高于肠内营养(EN)药物;对部分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症掌握令人质疑;部分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剂量不尽合理。
杨锐李雪梅徐刚韩靖霞陆至勤丁奕丁曦
关键词:营养支持肿瘤药物利用
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药物利用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了解我院肿瘤患者营养支持药物使用情况。方法 通过调查我院 1999年~ 2 0 0 2年药库明细帐和 2 0 0 2年 10 14份病历 ,用药物利用研究方法 ,分析我院营养支持药物的用药结构、用药合理性等。结果  4年间这类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上升了 5 8 82 %、71 6 6 %和 2 8 16 % ;在调查病历中 4 9 30 %的肿瘤患者使用了这类药物 ,肠外营养 (PN)和肠内营养 (EN)药物使用数量比为 14∶1;人次比为 13∶1;其中营养不良患者为 19 80 % ;在可判定DDD值的PN药物中 ,大部分DUI值大于 1,EN药物大部分DUI值小于 1。结论 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品种、数量、金额 4年间提升很快 ;PN药物的使用数量和人次远高于EN药物 ;对部分患者实施营养支持治疗的适应症掌握令人质疑 ;部分营养支持药物的使用剂量不尽合理。如何合理应用营养支持治疗需要进一步探讨。
杨锐徐刚丁曦赵晶丁奕李雪梅刘畅
关键词:营养支持治疗药物利用肿瘤患者DUI分营明细帐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差错案例分析及改进措施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为减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差错提供参考。方法: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典型差错按其在工作流程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制订改进措施。结果与结论:差错分布在审方、摆药、复核、配制、药品管理几个环节;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确立了差错的处理重点是优化工作流程,加强复核确认和人员培训,建立合理的差错制度,逐步完善静脉药物调配各环节的岗位职责。
王明辉张艳华李雪梅
关键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北京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错误及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分析北京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错误,制定干预措施,进而评价干预效果。方法:统计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17年与2018年发生用药错误时间分布和错误类型,分析常出现的操作失误及高频出错规律。结果:2017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配医嘱80 215条,发生用药错误227例,错误发生率0.28%。错误类型包括调配错误、提交错误、配送错误,调配错误发生的次数最多,共计114例,占50.22%。2018年共调配医嘱101 548条,发生用药错误147例,错误发生率0.14%,较2017年错误发生率下降了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用药错误事件的回溯性分析,可有的放矢地完善管理措施,加强用药安全管理。
王志慧张艳华丁奕李雪梅杨朔任静
关键词:用药错误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师对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27
2019年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药师对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确保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4—2018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下简称“我院”)PIVAS药师干预的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4—2018年,我院PIVAS共接收381080条抗肿瘤药医嘱,其中不合理医嘱2014条,医嘱总不合理率为0.53%。PIVAS药师干预成功率由2014年的99.36%(467/470)升至2018年的100.00%(379/379),抗肿瘤药医嘱不合理率由2014年的0.74%(470/63115)降至2018年的0.40%(379/93766)。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主要包括溶剂用量不合理、医嘱提交不合理及溶剂选择不合理等6种类型。结论:我院PIVAS药师对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的干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药物的不合理应用,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证。
刘扬李雪梅张关敏刘敬弢王娜娜张艳华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不合理医嘱干预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不合理医嘱类型及预防对策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全肠外营养(TPN)不合理医嘱类型及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管理(HIS)系统提取2017—2020年PIVAS接收的TPN医嘱,统计并分析不合理医嘱类型,并探讨预防对策。结果:75984组TPN医嘱中,不合理医嘱共881组,占1.16%;医嘱不合理类型包括提交错误(40.52%)、热氮比不合理(16.57%)、糖脂比不合理(12.49%)、医嘱不全面(11.46%)、阳离子浓度高(4.88%)、药品规格不合适(0.34%)和其他(13.73%)。结论:TPN不合理医嘱类型多样,PIVAS审方药师应加强热氮比、糖脂比、医嘱全面性、电解质浓度等医嘱的审核,并对不合理医嘱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提高临床营养支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刘欣孟慧慧张关敏李雪梅张艳华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全肠外营养营养支持不合理医嘱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分析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PIVAS所有含细胞毒性药物的处方,筛选出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ME(定义为处方错误),并翻阅PIVAS"用药错误记录本"筛选出同时段PIVAS内部发生的ME(定义为调配错误),对所有细胞毒性药物相关ME的分级、分类、发生环节、引发人员、错误内容和涉及的药物进行描述性分析。另将在PIVAS未被发现而传递至下一环节的ME定义为出门错误。结果设定时段我院PIVAS共收到细胞毒性药物处方347 367例,发现1 080例ME,ME发生率为0.31%。1 080例ME均为未造成患者伤害的B级错误,其中处方错误841例(77.87%),调配错误239例(22.13%);调配错误中有5例未被拦截而导致出门错误,出门错误发生率为0.01‰(5/347 367)。错误内容排在前5位者分别为溶媒错误(63.15%,682/1 080)、处方不完整(11.67%,126/1 080)、数量错误(8.80%,95/1 080)、用量错误(6.11%,66/1 080)和静脉给药方法错误(4.35%,47/1 080)。1 080例ME共涉及细胞毒性药物32种,排名前5位者依次为紫杉醇(23.24%,251/1 080)、氟尿嘧啶(12.59%,136/1 080)、多柔比星(6.39%,69/1 080)、顺铂(5.46%,59/1 080)和依托泊苷(5.37%,58/1 080)。结论我院PIVAS细胞毒性药物ME发生率为0.31%,均为B级错误。ME分类主要为处方错误,内容主要为溶媒错误,涉及的药物主要为紫杉醇、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和依托泊苷。
张文思张艳华李雪梅韩靖霞丁奕
关键词:用药错误抗肿瘤药
787例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及预后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探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特点、规律和转归情况,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上报的抗肿瘤药物相关ADR报告。分析患者原发疾病分布,不同药物发生ADR情况,并探究与ADR预后相关的临床因素。结果 787例ADR报告中,患者平均年龄(54.80±12.42)岁,其中男性365例,女性422例,严重ADR 34例。患者发生的ADR经停药或治疗后,痊愈257例,好转484例,未好转11例。原患疾病以肺癌、乳腺癌居多,分别为175例和151例。常见ADR为骨髓抑制和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环磷酰胺患者易发生严重ADR,而多西他赛导致的ADR痊愈率较高,顺铂的ADR痊愈率较低。此外,体重≤60 kg的患者ADR痊愈率较高,胃癌患者ADR预后较好,而肺癌患者ADR预后较差。多因素分析显示,在肺癌、乳腺癌和胃癌患者中,抗肿瘤药物种类、患者ADR数目是ADR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结论不同肿瘤患者临床特征、肿瘤药物的ADR特点和预后不同,临床上应预估ADR风险以供制定治疗方案时参考,并加强治疗后ADR的预防和管理。
王娜娜白羽刘红李雪梅张艳华
关键词:肿瘤治疗药物不良反应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