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雪梅

作品数:5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市细胞遗传与分子调控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天津市科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除草
  • 3篇除草剂
  • 2篇小麦
  • 2篇阿特拉津
  • 2篇ATRAZI...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分
  • 1篇电泳
  • 1篇雄性不育
  • 1篇雄性不育系
  • 1篇英文
  • 1篇幼苗
  • 1篇玉米
  • 1篇双向电泳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核
  • 1篇细胞质
  • 1篇细胞质雄性不...
  • 1篇细胞质雄性不...
  • 1篇小麦幼苗

机构

  • 5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医学高等...

作者

  • 5篇彭永康
  • 5篇李雪梅
  • 4篇王振英
  • 3篇王艳
  • 2篇张维佳
  • 1篇范宝莉
  • 1篇陆国芳
  • 1篇孙其信
  • 1篇刘志勇
  • 1篇解超杰
  • 1篇李学平

传媒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植物研究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分子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由不同细胞核背景引起的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简报)被引量:5
2007年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高等植物细胞内2种重要的细胞器。由于细胞质雄性不育(CMS)被认为是一种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性状,因此,近10多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线粒体基因组结构与功能、由线粒体基因编码的与CMS相关蛋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与线粒体相比。叶绿体与CMS关系的研究相对滞后。虽然一些研究者在核不育水稻中。观察到41kDa、45kDa、61kDa、P61、RPL1等叶绿体特异蛋白质,但对生产上有应用价值的细胞质、细胞核互作型雄性不育系中,仅对叶片全蛋白作过分析,而与CMS特性相关叶绿体特异蛋白的研究。迄今国内外未见报道。本研究以2套细胞质相同、细胞核不同的T型小麦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为材料,利用2D—PAGE技术,对苗期、分蘖期、拔节期和孕穗期叶绿体蛋白质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不同细胞核背景下,CMS及相应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叶绿体蛋白质组变化;CMS特性与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关系以及不同细胞核背景对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影响等问题,本文报道了这方面的实验结果。
张维佳王艳李雪梅范宝莉王振英彭永康解超杰刘志勇孙其信
关键词:细胞质雄性不育小麦
PSⅡ抑制型除草剂Atrazine诱导白菜幼苗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变化被引量:6
2008年
为了分析除草剂的作用机理,用PSⅡ抑制型除草剂阿特拉津处理白菜幼苗,用2-DE技术和生物质谱方法分析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表明,23种叶绿体蛋白质斑点表现出明显且可重复的改变,其中4个下调,5个上调,14个表现出质的变化;在被处理植株中10个蛋白质斑点是新合成的;14个蛋白质斑点中的4个在高浓度(10mgL-1)Atrazine处理后消失了,但在低浓度(0.01、0.1和1mgL-1)Atrazine处理下没有变化。对14个发生了质变的蛋白质斑点进行了MALDI-TOFMS分析,其中7个分别被鉴定是糖基转移酶-Ⅰ、异戊二烯合成酶、一个经推测的蛋白质、脯氨酸脱氢酶、推测的6-果糖磷酸激酶异构酶Ⅱ、钙转运ATP酶和尿素酶K。同时也分析了阿特拉津处理对白菜幼苗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阿特拉津处理后叶绿素a含量下降,叶绿素b含量有上升趋势,但不显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阿特拉津浓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李雪梅张维佳王艳王振英彭永康
关键词:MALDI-TOFMS白菜
微管解聚剂和光合作用抑制型除草剂诱导的黑麦和玉米中蛋白质组分变化的比较研究(英文)
2007年
研究了黑麦、玉米在经甲基胺草膦和Atrazine两种除草剂处理后叶绿索含量、叶绿体和根尖分生组织内的蛋白质组份变化,实验结果表明,0.1mg·L^-1的Atrazine可使黑麦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分别从对照的1.72±0.034mg·g^-1 FW下降到1.62±0.05mg·g^-1FW、1.25±0.015mg·g^-1)。2种除草剂均可使黑麦、玉米中的蛋白质组份产生改变,如当分别用0.1mg·L^-1的Atrazine处理时,黑麦分生组织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7、斑点18~20被诱导产生,12个蛋白质斑点,斑点6、斑点8~17、斑点21消失。玉米分生组织中,有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5、斑点14~16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7~20消失。黑麦叶绿体中,有两个蛋白质斑点被诱导产生,13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13消失,但Atrazine处理不引起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组份的变化。4mg·L^-1 APM可引起黑麦和玉米分生组织蛋白质组份变化,在黑麦中,1个蛋白质斑点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2~5消失。玉米分生组织中,15个蛋白质斑点,斑点4~5、斑点7~16、斑点21~23被诱导产生,4个蛋白质斑点,斑点1~3、斑点6消失。APM均不能引起2种作物中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蛋白质组份的变化。
李雪梅陆国芳王振英彭永康
关键词:除草剂双向电泳黑麦玉米
黄瓜Cd^2+抗性的变化及其与蛋白质组分改变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研究了在不同浓度Cd^2+液处理下,黄瓜幼苗(cucumis sativus.L)蛋白质组分与含量的改变及其对于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Cd^2+处理浓度的增加(0.2~1.0mmol/L),黄瓜幼苗的根长、鲜重减少,叶绿素含量降低,但干重减少不明显.在1.0mmol/LCd^2+溶液处理下,与对照相比,黄瓜幼苗的根、胚轴、叶绿体中的蛋白质组分发生变化,即蛋白缺失、新蛋白合成以及蛋白表达量的上调或下降,同时其生化性状(蛋白质组分、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与幼苗生长抑制呈正相关.
王艳李雪梅彭永康
关键词:黄瓜
光系统Ⅱ抑制型除草剂Atrazine诱导小麦幼苗叶绿体蛋白质组变化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为了研究除草剂作用机理,用光系统Ⅱ抑制型除草剂阿特拉津(Atrazine)处理小麦幼苗,用2-DE技术和生物质谱方法,分析了叶绿体蛋白质组的变化。结果发现,在10mg·L-1浓度处理时,有7个叶绿体蛋白质斑点(斑点1,50kDa/PI8.1;斑点2,41kDa/PI8.4;斑点3,41kDa/PI7.6;斑点4,23kDa/PI7.1;斑点5,31kDa/PI5.0;斑点6,35kDa/PI8.9;斑点7,14kDa/PI8.1)丢失。对7个发生变化的斑点利用MALDI-MS方法,于NCBI进行数据查询,其中,有6个叶绿体蛋白质归属得到鉴别,它们是Calvin循环中,固定CO2的RuBPcase的激活酶(2个同工体和1个β型前体),在H2O氧化裂解中起重要作用的23kDa氧释放蛋白(psbp protein),在能量转贮中起重要作用的3-磷酸甘油酸激酶和催化HCO3--CO2水合作用可逆反应的碳酸酐酶。研究表明,叶绿体蛋白质组中丢失的6个蛋白质是Atrazine处理的相关蛋白。
王振英李学平李雪梅彭永康
关键词:阿特拉津MALDI-TOF-MS小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