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辛晨

作品数:6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国家知识产权局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种质
  • 2篇外来种质
  • 2篇胁迫
  • 2篇木槿
  • 2篇木槿属
  • 2篇NACL胁迫
  • 2篇HIBISC...
  • 1篇稻壳
  • 1篇电池
  • 1篇电容
  • 1篇电容器
  • 1篇多效唑
  • 1篇植株
  • 1篇植株高度
  • 1篇审查
  • 1篇生理响应
  • 1篇生物安全
  • 1篇生物安全控制
  • 1篇生物安全性
  • 1篇石墨

机构

  • 6篇国家知识产权...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作者

  • 6篇李辛晨
  • 2篇冀敏
  • 1篇邹妍
  • 1篇高相彬
  • 1篇杨德山
  • 1篇李燕
  • 1篇李燕

传媒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河南科技
  • 1篇科技传播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19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木槿属外来种质Hibiscus ‘moy grande’ 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2019年
H.‘moy grande’(H. grandiflours×H. moscheutos)为美国乡土种H. grandiflours和芙蓉葵(H. moscheutos)的杂交品种,在美国东部海岸生长适应性良好。该研究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了不同质量分数NaCl胁迫下,新引进木槿属植物Hibiscus‘moy grande’的SOD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根、茎、叶K+、Na+浓度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Hibiscus‘moy grande’生理指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
李辛晨
关键词:木槿胁迫外来种质
转基因作物的生物安全控制被引量:1
2012年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转基因作物的种植规模正在日益扩大。转基因作物所携带的外源基因在使得作物高产的同时,也会向自然界扩散,从而打破自然界原有的物种平衡。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扩散方式包括花粉传播、转基因植物作为野生亲缘种花粉的受体形成杂种、外源DNA直接进入自然界物种进行DNA重组等方式。而现有防止转基因作物外源基因扩散的方法则包括物理隔离控制和遗传控制两大类方法。
李燕杨德山李辛晨
关键词:转基因作物生物安全性
浅析组合物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理解以及对“不清楚”与“不支持”的审查
在实际的审查工作中,常常会遇到组合物权利要求。组合物权利要求相比于普通的权利要求来说,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在确定保护范围以及审查不支持、不清楚时经常会遗漏某些隐含的技术特征。本文从组合物权利要求的类型入手,分析这类权利要...
李燕邹妍李辛晨
木槿属外来种质Hibiscus dasycalyx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2019年
采用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从美国引进的木槿属植物Hibiscusdasycalyx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根茎叶K+、Na+浓度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试验表明,H.dasycalyx在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抗性,在沿海以及其他土壤盐分以氯化盐为主,土壤含盐量在6g/kg以下的地区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李辛晨
关键词:NACL胁迫木槿属外来种质
赤霉素和多效唑对大花金鸡菊植株高度及开花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以不同浓度GA3(0、250、500、1000mg/L)和PP333(0、500、1000、2000mg/L)以及PP333在喷施GA3后的时间(2、,4、6、8d)进行3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研究GA3和PP333对大花金鸡菊植株高度及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组合是多效唑1000mg/L,GA3500mg/L,多效唑施用时间是GA3喷施后第4天。
李辛晨冀敏高相彬
关键词:大花金鸡菊赤霉素多效唑株高开花
稻壳在化工领域应用的专利技术研究动向
2024年
【目的】为各创新主体如何在国家政策指向下实现粮食副产物资源最大化利用提供专利方面的技术支持。【方法】从专利视角分析了稻壳在化工领域应用的专利申请,重点分析了国内外申请趋势、主要创新主体的状况及相关技术等内容。【结果】稻壳资源在化工领域应用的专利技术主要涉及电池、电容器、石墨烯,且以国内专利申请为主。创新主体主要为科研院所和企业,科研院所具有较为先进的研发团队,企业在政策导向下也加大研发力度,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专利转化率较低。【结论】稻壳资源在电池、电容器、石墨烯等化工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可作为大力发展的方向之一。基于科研院所较强的研发实力,地方政府及企业可加强与之的合作,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粮食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冀敏李辛晨
关键词:稻壳加工副产物电池电容器石墨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