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
- 作品数:26 被引量:1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 近距离升华沉积CdTe掺Cd薄膜的微结构和电学、光学特性被引量:7
- 2008年
- 采用近距离升华技术制备了掺杂Cd元素的CdTe多晶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微结构,用霍尔效应测试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其电学、光学特性.结果显示,适量的掺杂Cd元素可改善CdTe薄膜晶形,显著提高薄膜的电导特性,由弱的p型电导转变为导电性能良好的n型电导,但对光能隙影响不大.
- 李茜郑毓峰周向玲孙言飞简基康
- 关键词:CDTE薄膜
- 离子注入谷氨酸高产菌D_(110)诱变选育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01年
- 采用低能离子 N+ 注入 D110 ,诱变选育谷氨酸高产菌种 ,改进了发酵生长曲线 ,提高了菌种的产酸率 ,得到了菌种存活率与注入剂量的初步关系、流加 Tween- 6 0时机与产酸率的密切关系 。
- 李茜甄卫军张石峰曾宪贤刘勇彭永玉
- 关键词:离子注入谷氨酸味精诱变育种产酸率
- 物理诱变技术在谷氨酸产生菌选育中的应用
- 2007年
- 简述了几种物理诱变技术对谷氨酸产生菌的作用。着重介绍了采用低能N+离子束注入技术,以D110、D11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试验。摇瓶产酸率分别比出发菌提高了35.5%和36.7%,这将有利于高产菌株的工业化试验。
- 李茜张石峰甄卫军
- 关键词:诱变选育谷氨酸产生菌离子注入
- 离子注入生物学在D_(110)菌诱变育种中的应用研究初报被引量:1
- 2002年
- 本研究采用离子注入生物学技术 ,进行了以 D1 1 0 菌为出发菌的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种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筛选到高产菌株 D52 2 1 ,其产酸幅度比出发菌提高了 35 % ,传代稳定性达到 8代 ,10批次摇瓶发酵平均糖酸转化率可以达到43% ,RG% (残糖 )达到 2 %以下。该研究为进一步的梯次注入奠定了基础。
- 甄卫军吐尔逊.伊不拉音李茜张石峰曾宪贤武宝山
- 关键词:谷氨酸诱变育种发酵味精菌株筛选
- 零通量面法用于农田蒸发蒸腾量的研究被引量:8
- 2006年
- 应用土壤水分零通量面的原理方法,对北京房山节水灌溉区进行了研究。通过土壤水势监测分析,显示了灌区在研究时段内零通量面的性质及其出现的空间位置。用数值方法处理了零通量面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计算了监测时段的蒸发蒸腾量,并与大田水量平衡模型法、作物系数-参考作物需水量法进行了比较。
- 李茜冷俊杰高佩玲张石峰
- 关键词:零通量面蒸发蒸腾量
- 低能N^+离子注入谷氨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初步研究被引量:25
- 2002年
- 离子束生物工程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诱变育种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育种方面。文中采用低能N+ 离子注入技术 ,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种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 2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 3,比出发菌产酸分别提高 3 5 48%和 2 5 %。D52 2 1 的摇瓶最高产酸可以达到 8 8%。它们的一级种子生长曲线和发酵过程的pH值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注入后的筛选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 ,代谢活力大大增强 ,倍增时间缩短 。
- 甄卫军李茜张石峰曾宪贤
- 关键词:谷氨酸产生菌离子注入诱变选育发酵
-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M_2代生物效应被引量:12
- 2001年
- N+ 离子注入甜菜种子后 ,观察 M2 代生物效应 ,在做鉴定抗病性试验时 ,发现产量均比 M1 代减产 ,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0 .97~ 2 .76度 ;抗病性对照 (改 6 )褐斑病指数为 1级 ,4份参试材料的褐斑病指数为 0 .5级 ,比对照降低 0 .5级。在做早熟性试验时 ,产量同样比对照减产 ,但含糖率均比对照提高 ,提高 1.47~ 3.0 8度 ,观察试验结果 。
- 曾宪贤吐尔逊.伊不拉音李茜王燕飞刘军
- 关键词:甜菜褐斑病氮离子注入M2代生物效应含糖率
- 离子注入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被引量:3
- 1999年
- 本文介绍了离子注入在生物工程上的应用.报道了离子束生物技术应用于生物品种改良和外源基因转移所取得的成果,及我们近期所研究的与此相关的其他成果.
- 武宝山黄龙凌海秋李茜曾宪贤张石峰
- 关键词:离子注入基因转移生物工程
- 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区地下水系统模型研究被引量:7
- 2005年
- 新疆干旱少雨,冰川融水季节性较强,要满足工、农业的快速、持续发展,需合理有效地开采、利用地下水资源。玛纳斯河流域周边地区经济发展较快,以灌溉为主的农业生产及工业发展更离不开水资源的供给。本文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资源赋存特点,依据开采区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在对研究区边界及初始条件进行合理概化基础上建立了地下水系统模拟模型。考虑到地下水资源动态变化受人工开采型、水文-人工开采型、气候型等混合形式影响的特点,将水资源补给、排泄项划分到7个时段,研究区划分为620个单元和339个结点,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数值离散,在边界条件及垂向水交换量进行动态模拟基础上对潜水和承压水非稳定流动态流场进行了拟合,拟合结果中误差小于0.5m的结点数超过总结点数的85%。得到了该区地下水系统水文地质参数,实现了地下水开采较大的冲洪积扇区较高精度的水资源动态模拟,同时为水资源变化预报预测提供了可靠参数及模型基础。
- 高佩玲雷廷武张石峰李茜
-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冲洪积扇有限元方法
- 离子束诱变蔬菜、药材等种子M_1生物效应被引量:3
- 2001年
- N^+ 离子注入莴笋、蕃茄、辣椒、茄子、麻黄草等蔬菜和药材种子后 ,通过对比试种 ,分析了用离子束诱变育种中出现的各种有用变异 ,包括 M1 种子的出苗率、株型、植株性状、单果重、果实性状、以及早熟和增产效应。
- 吐尔逊.伊不拉音李茜武宝山王军张石峰曾宪贤葛菊芬郝微丽刘炜
- 关键词:N^+离子注入生物效应M1代蔬菜药材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