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乐 作品数:42 被引量:116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基金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天文地球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语言文字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3S技术在地震研究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1年 随着3S(RS、GIS、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地震领域上的应用已引起国内外研究机构和学者的广泛关注。以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集为文献源,检索2000-2019年3S技术应用于地震领域的文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软件进行文献分析,通过探究研究主题及研究热点的演变趋势,总结分析了当前研究前沿。研究结果表明,3S技术应用于地震领域涉及到了多个交叉学科及方向,体现出地震领域的研究具有广泛性和综合性的特点;通过聚类分析,发现可划分为8个知识群组,形成了以"地震案例"与"板块运动"为主的两条演化路径;关键词分析表明"合成孔径雷达应用"、"模型反演","滑动分布研究"成为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并趋向于多样化的趋势发展。 龚川 李盛乐 武晓芳关键词:可视化分析 GMT在地震应急产品中的应用——地应力图的绘制 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目前地应力符号绘制困难、地应力图加工与发布依赖于人工编辑等问题,提出使用GMT自定义符号技术设计符合地学界通用符号标准的应力符号,给出利用GMT绘制地应力图的整体流程,最终实现了地应力数据矢量和应力状态信息的准确表达,并帮助用户简化地应力图绘制程序、提高信息报送的时效性。以龙门山区域应力分布为例,多方位对比国内外制图方法。结果表明,使用GMT自定义符号技术设计的应力符号不仅简化了地应力图的绘制程序,且表达出的应力数据信息更丰富。该技术已应用于《震后趋势判定技术系统》中,并在地震趋势会商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汪园园 李盛乐 刘珠妹 郑思源 刘小利“等待时间”强余震预测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尼泊尔地震为例 被引量:1 2015年 在对"等待时间法"进行残差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拟合的模型改进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尼泊尔地震的强余震预测。结果表明,由模型误差转换至时间误差具有ln10·Δt倍的缩放效果,选择主震后3d内的余震样本进行强余震预测结果较为可信。实际震例表明,加权最小二乘模型可以有效降低模型预测误差,缩小预测值置信区间,从而提高预测的实用性。 刘珠妹 李盛乐关键词:地震序列 双对数模型 远程交互式会商广播系统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14年 提出地震会商中会议发起人—参与者的应用模式,研究了会商期间通过在广播端实时广播操作消息、运用网络实时推送技术,使各异地参与的信息节点会商资料内容一致,同时接收端实时接收并执行操作消息,从而同步显示广播计算机的操作画面,最终达到模拟广播视音频效果。该方式既克服了普通网络视频会议图像对网络带宽要求高的缺点,又增强了会商会议在线动态数据分析的真实性与及时交互性,亦突破了传统会商会议只能局限在同一会场的限制。本系统经试点单位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刘坚 李盛乐 戴苗 刘珠妹 董兴朋 彭愿 苏融关键词:远程交互 世界地应力图(WSM)简介及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岩石介质内部通过接触而相互作用的力使其发生形变和产生运动,该作用力称为地应力.整理和分析大量地应力数据,编制区域构造应力图对研究区域地下介质内部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及其所遵循的规律尤为重要.1986年美国科学院院士Mary... 郑思源 李盛乐 刘小利 刘珠妹关键词:数据库 指标体系 规则和模板相结合的地球物理领域科技文献机器翻译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通用领域机器翻译系统无法解决地球物理领域科技文献长句复杂句的翻译语序混乱、逻辑不清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地球物理领域英文科技文献,提出了一种综合了规则模块与模板模块的机器翻译框架。人工建立了地球物理领域专业术语库;通过分析英汉双语对齐的地球物理领域科技文献语料,提出了基于规则的结构分析处理的方法并书写了200余条规则;基于有限状态自动机,创建了500余条的句子模板。最后将规则模板、模板模块以及双语词典库结合应用。系统运行结果表明,相比于通用领域机器翻译系统,测试文本的翻译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詹聪 李盛乐关键词:机器翻译 地震大数据存储管理研究 目前传统关系数据库在存储大数据时遇到的诸多挑战,提出了一种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管理方法.Hbase表是一个分布式多维表,表中的数据通过一个行关键字(Row Key)、一个列族和一个列名(Columnfamily... 刘坚 李盛乐 陈晓琳 康凯 刘珠妹关键词:地震观测 关系数据库 数据存储 查询性能 Globalland30产品在地震观测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刘珠妹 李盛乐世界地应力图(WSM)简介及在地震应急中的应用 2018年 岩石介质内部通过接触而相互作用的力使其发生形变和产生运动,该作用力称为地应力。整理和分析大量地应力数据,编制区域构造应力图对研究区域地下介质内部相互作用的时空变化及其所遵循的规律尤为重要。1986年美国科学院院士Mary Lou Zoback领导的国际岩石圈计划任务之一就是构建世界地应力图(World Stress Map Project,简称WSM)。WSM数据库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重要资源,主要应用于油田模拟、构造模拟、水库管理、煤矿隧道和钻孔稳定性评价、断层滑动趋势以及地震危险评价等领域。 郑思源 李盛乐 刘小利 刘珠妹关键词:地震应急 相互作用 雾计算: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机遇 被引量:1 2018年 大数据时代物联网等应用背景下数据量每天指数增长,数据在地理上是分散的,而地震监测预警、预报等对响应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虽然是大数据处理的计算平台,但是目前网络带宽的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数据的增长速度,另外,各种网络延迟很难有突破性提升。因此,传统云计算模式需要解决带宽和延迟这两大瓶颈。雾计算的概念由思科公司在2012年提出,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万物联网时代。 刘坚 李盛乐关键词:地震监测预报 网络延迟 监测预警 数据处理 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