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玉国

作品数:17 被引量:112H指数:4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香港特区政府研究资助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通风
  • 5篇自然通风
  • 4篇建筑
  • 3篇病毒
  • 3篇传染
  • 3篇传染病
  • 2篇染病
  • 2篇热环境
  • 2篇污染
  • 2篇颗粒物
  • 2篇扩散
  • 2篇呼吸道
  • 2篇呼吸道传染
  • 2篇呼吸道传染病
  • 2篇建筑通风
  • 2篇飞沫
  • 2篇风量
  • 1篇动态模型
  • 1篇度日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机构

  • 17篇香港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 2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通用机械...

作者

  • 17篇李玉国
  • 3篇张国强
  • 2篇李红祥
  • 2篇段双平
  • 2篇龚光彩
  • 1篇周军莉
  • 1篇刘荔
  • 1篇钱华
  • 1篇吴静怡
  • 1篇杨旭东
  • 1篇阳丽娜
  • 1篇彭建国
  • 1篇聂美清
  • 1篇陈友明
  • 1篇梁国熙
  • 1篇解晓健
  • 1篇孙鹤泉
  • 1篇钱华
  • 1篇陈冠文
  • 1篇谢更新

传媒

  • 2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建筑热能通风...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4年全...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屋宇设备工程与病毒传播途径和病房通风设计等有关非典型肺炎的研究
2002年11月份到2003年6月份,即香港等地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非典型性肺炎)肆虐期间,屋宇设备工程师们在SARS的传播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香港大学(HKU)屋宇设备研究组织积极参加了与SARS相关的...
李玉国林康南梁国熙
关键词:SARS病房排污系统
文献传递
周期性变化内热源条件下的建筑围护结构蓄热对室内温度波动的影响
利用建筑围护结构本身具有的蓄放热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及提高建筑热舒适性。通常将建筑中可存储和释放能量的物质叫做蓄热体。按照蓄热体位置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内蓄热体、外蓄热体两种。建筑的蓄热特性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蓄热...
段双平张国强李玉国
关键词:内热源蓄热室内温度延迟时间
文献传递
病毒与细菌在表面接触中传递率的预测
数学模型的方法,初步建立了在皮肤-固体表面接触过程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颗粒的传递率与两表面接触特性的关系.分析了外部施压、表面形貌,颗粒尺寸,环境等因素对微生物颗粒传递率的影响,并与现有的研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
赵鹏程李玉国
关键词:病毒细菌皮肤表面接触特性传递率
城市风环境及其对城市变暖和空气污染的影响
城市边界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向四周、上空以及地下扩张,城市建筑也更加密集。在香港和其它一些城市,我们观察到伴随着城市风速的减弱,城市变暖变湿,空气污染也更加严重。数据显示城市风速减弱是产生城市热岛现象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也是...
李玉国
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及其对室内环境设计的影响被引量:16
2021年
在这场百年一遇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中,科学家们只用了几周时间就找到了新型冠状病毒(以下简称新冠病毒)病原体(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330760).目前,疫苗研制和治疗药品的研究也在全速进行.尽管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防控对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性,但人们对传播途径的理解还很有限.主要传播途径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疫情控制措施的选择混乱,包括控制过度和控制不足.为什么传播途径难以确定?什么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其对未来的室内环境设计有何影响?本文将从气溶胶研究传播机理和目前观察到的新冠病毒主要感染现象的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李玉国程盼钱华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控制室内环境设计疫苗研制
人体呼吸道飞沫的测量
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病人在说话、咳嗽打喷嚏时以及某些诊断治疗病人过程中产生的飞沫传播。在不使用食用色素的情况下,采用玻片以及显微镜对健康志愿者讲话和咳嗽时产生的飞沫的大小和数量进行了实验测量。同时,初步研究了鼻咽分泌物(...
解晓健李玉国孙鹤泉刘荔
关键词:呼吸道传染病飞沫传播粒径分布
文献传递
简单四风口建筑的自然通风量计算模型的改进
BritishStandardBS5925(1991)和CIBSEGuide(1999)给出的简单的自然通风量计算式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但其中的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的四风口建筑的自然通风计算模型存在一些缺陷.本文从流体静...
段双平彭建国张国强李玉国
关键词:建筑通风自然通风通风量
文献传递
二维街谷热环境特征的缩尺尺度外场实验研究
城市风温环境对通风、建筑能耗等有重要影响.本文在广州郊区建立缩尺尺度街谷模型(水泥模型高1.2米,缩尺1∶20比例),实验研究真实气象条件下街谷高宽比(H/W=1、2、3)及建筑热容(中空和装沙)对街谷风温环境的影响.研...
陈冠文李玉国杭建王群林波荣
关键词:高宽比
桌面实验探究污染物在多个表面间的传播过程
作为疾病传播的基本途径,表面接触传播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虽然已有一些数学模型研究其机理,但均未得到实验验证.本研究以飞机上的一场诺如病毒感染事件为场景,设计了桌面实验装置,采用荧光试剂代替污染物,模拟机上乘客的...
肖胜蓝李玉国
关键词:飞机舱污染物
一种基于自然通风的室内空气悬浮颗粒浓度的动态预测方法被引量:4
2003年
在一个现有多区流动自然通风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室内空气悬浮颗粒浓度的动态模型.所采用多区流动自然通风模型和悬浮颗粒浓度模型都基于简单的宏观流动、传热传质方程.对所建立模型的验证表明,该模型适合对自然通风建筑物做长期预测计算.
钱华吴静怡李玉国
关键词:自然通风动态模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