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华
- 作品数:13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更多>>
- 20—46MeV/u^(12)C离子和Cu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反冲性质研究被引量:2
- 1996年
- 使用离线γ能谱法和厚靶-厚收集箔技术测量了20—46MeV/u12C离子和铜相互作用中余核的前向平均反冲射程.导出了中心碰撞的线性动量转移.当轰击能量为27.5MeV/u时,每个入射核子转移的线性动量达到155MeV/c的最大值.复合系统的最大激发能为每核子2.5MeV.
- 吴定清李文新李文新孙儒林孙彤玉张丰收尹新民赵莉莉李泽张丰收李新华
- 关键词:厚靶靶余核
- <'12>C与<'93>Nb反应中靶余核的激发函数
- 李新华
- 20~46.2MeV/u ^(12)C+^(64)Cu反应中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研究
- 1993年
- 利用核化学方法测量了20~46.2MeV/u^(12)C与铜靶核碰撞中重余核产物的平均反冲射程及余核产额,从而得到了该系统的线性动量转移及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随入射能量的变化,讨论了线性动量转移与靶核几何尺寸及系统尺寸的关系,利用两体衰变理论对重余核质量产额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在这个能区,该碰撞系统所形成的激发核的主要衰变模式是相继两体衰变。
- 靳根明李文新孙彤玉吴定清孙儒林赵莉莉尹新民罗清政李泽敬友兴李新华
- 关键词:衰变核反应动量传递
-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RFL上中能核反应化学研究的首批结果
-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RFL)投入运行为研究核反应机制在中能区的过渡特征提供了可能。用于这类研究的各种实验技术中单举的放射化学方法由于它的一系列优越性,例如对反应产物 Z 和 A 的唯一确切的鉴别,对低速运动的重碎片...
- 李文新孙彤玉吴定清孙儒林李云生尹新民赵莉莉靳根明戚大海郑玉明萨本豪李泽敬克兴李新华
- 关键词:兰州重离子加速器HIRFL重离子
- 文献传递
- 18.8-46.2MeV/u^(12)C与^(93)Nb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激发
- 1994年
- 利用离线γ能谱法,测定了18.8-46.2MeV/u的 ̄(12)C离子与 ̄(93)Nb相互作用中43个靶余核的激发函数。这些激发函数随着入射能的变化大体上分为二类,定性显示了熔合-碎裂模型对于热核的类蒸发,类裂变和多破碎三种衰变模式的竞争演化预言的变化趋势。还发现了 ̄(92)Nb ̄m的生成截面几乎恒定于5.0×10 ̄(30)m ̄2的反常现象。
- 李新华李泽敬克兴刘永辉郑玉明萨本豪李文新孙彤玉孙儒林吴定清赵莉莉尹新民
- 关键词:激发函数靶余核碳12
- 热中子诱发^(235)U裂变产物产额测量被引量:6
- 2000年
- 用HPGe直接γ射线能谱法绝对测定热中子诱发2 35U裂变的产额。绝对裂变率用双裂变室测定 ,并首次根据测定的198Auγ放射性活度检验了裂变室的效率。
- 杨毅李泽崔安智刘永辉刘大鸣唐培家李新华孙宏清李大明张生栋郭景儒
- 关键词:裂变产额热中子Γ能谱法
- ^(12)C离子与铜相互作用中的平均线性动量转移被引量:1
- 1995年
- 使用离线r能谱法和厚靶-厚收集箔技术测量了20-46MeV/u ̄(12)C离子和Cu相互作用中剩余核的前向平均反冲射程。根据这些数据得到了所有碰撞参数积分的平均线性动量转移和初始复合体系的平均激发能,实验结果与文献值吻合较好。
- 吴定清李文新孙彤玉孙儒林赵莉莉尹新民靳根明李泽敬克兴李新华
- 关键词:Γ能谱法碳12铜
- ^(95)Zr、^(140)Ba和^(147)Nd产额的精确测定被引量:4
- 1995年
- 用HPGe直接r射线能谱法绝对测定热中子和8MeV中子诱发 ̄(235)U裂变的 ̄(95)Zr、 ̄(140)Ba和 ̄(147)Nd的产额。绝对裂变率用双裂变室测定,并首次根据测定的r放射性活度来检验裂变室的效率。同时给出产额的“快热比”,以编评热能值为标准得到8MeV点的产额值。结果证明,在8MeV能点处,产额值偏离随中子能量变化呈e指数关系。
- 李泽崔安智刘大鸣刘永辉王秀芝敬克兴唐培家杨毅张淑兰李新华孙宏清刘从贵李大明张生栋安新宇郭景儒
- 关键词:裂变产额Γ能谱法铀235
- 20—46MeV/u12C和铜相互作用中线性动量转移
- 在20、24 28、31、35、39、42和46MeV/u C 离子和天然铜相互作用中,使用厚靶反冲技术测量了靶余核的前向平均反冲射程,以便研究线性动量转移与入射能的依据关系,并且观察最大可转移的线性动量。
- 吴定清李文新孙彤玉孙儒林赵莉莉尹新民靳根明李泽敬克兴李新华
- 关键词:入射能
- 文献传递
- 20—46MeV/u ^(12)C离子和铜的相互作用中靶余核的研究——Ⅰ.靶余核的产额及其分布被引量:5
- 1993年
- 用核化学技术测定了20.5、24.0、27.5、31.1、34.8、38.5、42.3和46.4MeV/u的^(12)C离子和铜相互作用中36个反应余核的激发函数。从这些数据得到了A=48和A=56质量链的电荷分布,其高斯电荷分布宽度随入射^(12)C离子能量增加而略有增加。根据电荷分布假设计算了反应余核的同位素分布和质量分布。
- 孙彤玉李文新吴定清赵莉莉孙儒林尹新民李泽敬克兴李新华
- 关键词:激发函数铜碳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