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
- 作品数:7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24例无精子症患者经TESA取精后行显微镜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精子检出率的对比
- 男性不育中无精子症占10%~20%,是男科的常见疾病,为男性不育症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病因复杂,可分为梗阻性无精子症(OA)与非梗阻性无精症(NOA),然而睾丸精子的检出因病因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对睾丸细针...
- 李强陈兵兵武学清毕星宇
- 关键词:无精子症病理组织切片检出率
- 文献传递
-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应用睾丸显微取精术的临床意义
- 目的:探讨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在行睾丸细针抽吸术/睾丸活检术后未获取精子,而采取睾丸显微取精术的精子获取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3年9月至2014年12月我中心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47例,术前常规行性激...
- 申彦李强张春雷王金保赵利江武学清
- 47例妊娠合并梅毒患者妊娠结局的临床随访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为了解妊娠合并梅毒患者的妊娠结局,对47例患者进行孕期及产后24个月的临床随访。方法对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根据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的检测结果及是否在孕期接受过治疗分为2组,对其所生婴儿定期进行血清学检测,随访观察至出生后24个月。结果妊娠合并梅毒且RPR阳性的孕妇,在孕期未经治疗,死胎、死产和先天梅毒的发生率(8/22,36.38%)远高于在孕期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梅毒且RPR阳性的孕妇(0/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治疗的梅毒孕妇,所生婴儿经过出生后24个月的随访无1例发生先天梅毒;其婴儿的TPPA转阴时间也较未治疗的婴儿明显提前。妊娠合并梅毒但RPR阴性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及婴儿TPPA转阴时间无差异,其婴儿无1例发生先天梅毒。结论妊娠合并梅毒且RPR阳性孕妇,应在孕前或孕期经规范驱梅治疗,防止先天梅毒的发生。妊娠合并梅毒RPR阴性的孕产妇无明显不良妊娠结局。
- 董燕商广洁郝竹青李强
- 关键词:先天性梅毒先天梅毒梅毒患者梅毒螺旋体
- 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对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对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2月本中心接受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70例无精子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和性功能问卷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术前及术后,两组的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血清中总睾酮(TT)以及睾酮分泌指数(TSI,TSI=TT/LH)和游离睾酮指数(FTI,FTI=TT/SHBG)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国际勃起功能评分-5(IIEF-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对无精子症患者睾丸功能影响不大。
- 申彦李强王金保赵利江杨文杰黄翔武学清
- 关键词:无精子症血清性激素
- 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睾丸穿刺活检组织细胞悬液检查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的差异性研究
- 黄翔张春雷李强申彦王金宝赵利江武学清
- 新鲜与解冻睾丸组织精子在ICSI助孕周期中临床结局比较
- 王金保张春雷李强申彦武学清
- 双酚A日常生活暴露与生殖中心就诊男性性功能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双酚A(BPA)日常生活暴露与男性性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在山西省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门诊部因不孕不育就诊的男性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功能状况资料和空腹静脉血标本。应用德尔菲专家评分法计算性功能总得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研究对象血清BPA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秩和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BPA水平、影响因素、性功能指标之间的关联性及趋势分析。结果共纳入353名研究对象,总体性功能异常率为45.0%,性欲低下(47.3%)为性功能异常的主要类型。研究对象血清BPA浓度范围为0.38,21.93ng/ml,中位数5.79ng/ml。血清BPA水平与总体性功能、性欲、勃起能力、射精力度均呈负相关,与早泄呈正相关。按BPA水平的四分位数分组,以低浓度组(0.38—3.79ng/ml)为参照进行关联性分析,发现BPA水平增高可增加性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结论性欲低下是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类型,日常暴露于较高水平的BPA可能增加男性性功能障碍。
- 冯美娟武学清李娟丁玲王振强申彦宋志超王璐杨倩王仙萍李强王金桃
- 关键词:双酚A性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