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CT
  • 2篇眼眶
  • 2篇外耳
  • 2篇先天
  • 2篇先天性
  • 2篇CT分析
  • 1篇眼眶爆裂骨折
  • 1篇眼眶骨
  • 1篇眼眶骨折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中耳
  • 1篇中耳畸形
  • 1篇少年
  • 1篇神经瘤
  • 1篇青少年
  • 1篇窦口
  • 1篇窦口鼻道复合...
  • 1篇外耳道

机构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市耳鼻咽...

作者

  • 7篇李强
  • 4篇邹昕
  • 4篇鲜军舫
  • 4篇王振常
  • 2篇兰宝森
  • 2篇郑军
  • 1篇燕飞
  • 1篇赵啸天
  • 1篇于冬
  • 1篇田其昌
  • 1篇刘志莹
  • 1篇刘莎
  • 1篇郭继周
  • 1篇郑雅丽
  • 1篇杜兴亚
  • 1篇刘中林
  • 1篇李强
  • 1篇高鹤舫
  • 1篇陶健华
  • 1篇杨本涛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8
  • 3篇1997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先天性外耳道狭窄的CT分析(附30例报告)被引量:9
1997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外耳道狭窄合并鼓室、听小骨畸形的CT表现。材料与方法:对经过电测听检查诊断为传音性耳聋者30例40耳进行横断及冠状位CT扫描。结果:40耳中有34耳呈骨性外耳道狭窄,6耳呈膜性外耳道狭窄,26耳合并有鼓室狭窄,19耳合并有面神经管乳突段前位,29耳合并有听小骨畸形。结论:经高分辨率CT对颞骨进行横断及冠状位扫描综合分析后即可获得外、中、内耳的三维影像资料,为临床提供影像学依据。
邹昕王振常李强鲜军舫
关键词:外耳道狭窄先天性CT
眼眶爆裂骨折X线诊断(附50例报告)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研究眼眶爆裂骨折X线诊断。方法对50例经CT检查证实的眼眶爆裂骨折X线影像进行分析。结果直接及间接X线征像,其诊断阳性率为94%(47/50例)。结论眼眶爆裂骨折分四型:眶底型、内壁型、底壁和内壁型、复合型。
杜兴亚高鹤舫李强于冬
关键词:眼眶爆裂骨折X线诊断
儿童眼眶骨折的临床与CT分析(附40例报告)被引量:5
1995年
笔者分析40例儿童眼眶骨折。受伤原因以撞伤、摔伤多见,拳击伤少见。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CT检查常规为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主要CT表现为眶壁骨质连续性中断,占71.4%,眶壁移位眶腔扩大占28.6%;眶壁直接骨折最多达50.5%,爆裂骨折占33.3%,复合骨折占16.7%;各壁骨折发生率依次为内壁、下壁、外壁及上壁;此外骨折局部可伴有软组织增厚及眼外肌改变。初步认为儿童眼眶骨折具有一定特征,CT检查利于早期诊断,对选择治疗方法及估测预后有指导意义。同时笔者还对CT表现的机理、意义、与成人眶壁骨折的区别进行了分析。
王振常邹昕鲜军舫田其昌李强
关键词:儿童眼眶骨折骨折CT病例报告
青少年副鼻窦炎CT检查的临床意义(附100例分析)被引量:16
1997年
目的:用高分辨率CT对青少年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生进行影像学分析。材料与方法:收集4~17岁100例。并将其影像学资料分成少年组及青年组,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90%慢性副鼻窦炎的发生与窦口鼻道复合体区的炎性病变有关。结论:窦口鼻道复合体区是慢性副鼻窦炎形成的初发部位。
邹昕张悦李强李强
关键词:副鼻窦鼻窦炎窦口鼻道复合体青少年
333例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CT分析被引量:24
1997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外中耳畸形的各种CT特征。材料与方法:对高分辨率CT确诊为外中耳畸形的333例404耳的病变部位和类型进行分析。结果:404耳中364耳外耳道闭锁,40耳外耳道狭窄,377耳有听小骨畸形,382耳鼓室狭窄,333耳面神经管乳突段前位。结论:颞骨高分辨CT可获得外、中、内耳畸形类型的影像资料,可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邹昕李强王振常鲜军舫兰宝森
关键词:畸形中耳外耳先天性畸形
面神经瘤的影像学研究被引量:20
2001年
目的 研究面神经瘤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和影像学表现 ,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  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面神经瘤均行CT检查 ,6例还进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 ,回顾性分析CT表现和MRI表现 ,并比较CT和MRI的优缺点。结果  10例面神经瘤中 6例面神经鞘瘤和 4例面神经纤维瘤 ,8例累及面神经水平段 ,6例累及膝部 ,4例累及乳突段 ,2例累及迷路段 ,3例累及内听道段 ,2例累及腮腺段 ,1例累及脑池段。主要CT表现 :面神经管扩大 9例 ;鼓室内软组织影 7例 ;听小骨破坏5例 ;乳突蜂房内软组织肿块 4例。主要MRI表现 :6例均表现面神经增粗 ,其中 2例显示鼓室内、乳突内和颈静脉窝软组织肿块 ,2例显示鼓室内软组织肿块 ;3例肿块呈略长T1、略长T2 信号 ,信号不均匀 ,增强后呈不均匀强化 ;3例肿块与面神经呈等信号 ,信号均匀 ,呈均匀强化 ;2例面神经瘤累及内听道段面神经 ,平扫未显示 ,增强后呈明显强化而显示。比较CT与MRI表现后 ,发现 2例累及面神经内听道段者MRI显示而CT未显示 ,1例累及面神经鼓室段起始部者MRI亦显示而CT未显示 ;对于较小的面神经瘤 ,MRI能直接显示增粗的面神经本身 ,而CT仅显示面神经管扩大和 (或 )破坏。结论 CT和MRI,尤其是MR增强扫描能很好地显示面神经瘤的形态、部位、范围和内部结构 。
鲜军舫王振常郑军李强赵啸天牛延涛郁鹏刘莎杨本涛兰宝森
关键词:面神经瘤CT磁共振成像
外伤性听骨链异常的CT诊断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分析 33例外伤性听小骨异常的CT表现以探讨CT在外伤后听小骨异常诊断中的重要意义。资料与方法 对 33例耳外伤性听小骨异常均行横、冠状面高分辨率CT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 听骨链完全断裂 10例 (30 .3% ) ,锤砧关节脱位或伴有锤、砧骨移位 16例 (4 8.5 % ) ,锤砧骨移位 4例 (12 .1% ) ,砧镫关节脱位 2例 (6 .1% ) ,镫骨脚骨折 1例 (3.0 % )。结论 高分辨率CT对诊断外伤性听骨链异常有重要意义。
刘中林宋丽娜郑军刘志莹郑雅丽郭继周李强王冰陶健华
关键词: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