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
- 作品数:21 被引量:30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少见真菌性脑膜炎一例报道
- 目的随着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广泛应用及艾滋病感染者在全球范围的增加,使真菌性脑膜炎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在我国,隐球菌性脑膜炎仍为主要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而其他少见真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
- 邹月丽李奕时东彦刘鑫刘亚娟卜晖何俊瑛
- 关键词:真菌性脑膜炎
- 文献传递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合并畸胎瘤二例
- 2016年
- 例1女性,28岁,因头痛、发热7 d,精神异常5 d,进行性加重,伴间断性抽搐发作1 d,于2015年4月25日入河北省人民医院。患者7 d前出现发热、感冒,体温最高达39.6℃,伴头痛、恶心、呕吐,无头晕,外院头部CT和脑电图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临床高度怀疑"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治疗(具体方案不详)后头痛症状好转,仍有低热(37.6℃)。5 d前间断出现幻觉、错觉,持续约10 min后自行缓解,
- 洪坤董艳红周园园赵会颖何俊瑛邹月丽李奕刘亚娟崔君昭张琴琴刘鑫卜晖
- 关键词:脑炎畸胎瘤病例报告
- 抗磷脂综合征合并结核性脑膜炎1例
- 目的通过分析抗磷脂综合征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总结结核杆菌引起感染的特点,从而加深对结核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临床1例特殊病例资料分析,该患者主因间断咳嗽、胸痛5月,头痛3月,恶心呕吐半月余入院,AC...
- 钱丽花李奕尹化田亚楠邹月丽何俊瑛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抗磷脂综合征结核杆菌
- 脑囊虫1例
- <正>目的通过分析临床确诊的1例脑囊虫患者的临床表现,头CT/MRI检查,脑脊液细胞学特点等其他辅助检查总结脑囊虫病的发病特点,从而提高对脑囊虫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临床1例脑囊虫病例资料分析患者主因间断头晕,走路不稳...
- 钱丽花李奕尹化田亚楠邹月丽何俊瑛
- 关键词:囊虫病细胞学结核性脑膜炎驱虫治疗
- 文献传递
- 新型冠状病毒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 coronavirus 2,SARS-CoV-2)相关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查阅病历收集其临床特征、辅助检查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例SARS-CoV-2相关GBS患者,男6例,女1例,年龄31~73岁,平均(57.4±16.2)岁,以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或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伴受累肢体反射减弱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特征,均伴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使用免疫调节治疗效果好。结论SARS-CoV-2相关GBS和经典GBS的临床表现、病程、对治疗的反应相似。
- 杨伊江佳佳刘雅菁冯双浩张彦博赵辉邹月丽霍颖浩李奕何俊瑛卜晖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吉兰-巴雷综合征肌电图脱髓鞘脑脊液
- 河北省南部实体肿瘤转移脑膜癌病单中心临床流行病学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实体肿瘤转移脑膜癌病的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对本院2004年至2013年间收治的73例实体肿瘤转移脑膜癌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其中肺癌来源28例(39.7%)、原发癌灶不明者27例(38.4%)、胃癌转移9例(12.3%)、乳腺癌3例(4%)、黑色素瘤2例(2.7%),鼻咽癌、卵巢癌、脑胶质瘤、盆腔畸胎瘤各1例(1.4%)。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发病较2004年至2008年增加2.65倍。男女比例1:1.15,中位发病年龄56±12岁,男女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民占80%,患者主要分布在河北省南部,石家庄地区居多。伴发病中2型糖尿病发病率8.22%,较社区人群高(P〈0.05)。入院后首次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发现肿瘤细胞者62例(88.57%)。接受鞘内化疗者17例(23.94%),对部分患者随访发现不接受鞘内化疗15例患者生存期7.53w(m 5.5~9.57w),鞘内化疗患者8例生存期25.00w(m14.14~35.86w),鞘内化疗明显延长生存期。住院期间死亡率6.94%。结论河北省南部尤其是石家庄地区实体肿痛转移脑膜癌发病率增加趋势,鞘内化疗是有效地治疗脑膜癌的方法。
- 孟兆华张琴琴吕文静卜晖邹月丽刘亚娟李媛媛刘鑫李奕何俊瑛
- 关键词:脑膜癌病脑脊液细胞学
- 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脑炎2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脑炎患者临床表现、头颅MRI、脑电图(EEG)、脑脊液(CSF)特点。方法收集20例抗NMDAR脑炎患者的临床、MRI、EEG和CSF资料。结果20例抗NMDAR脑炎患者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3~61岁,平均年龄25±19岁。入院时头颅MRI异常率为60%(12/20),其中4例累及边缘系统,5例累及额顶颞枕叶、放射冠及半卵圆中心等结构。例4入院时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第24天复查见双顶枕叶、右侧胼胝体及扣带回区异常信号。16例患者行EEG检查,14例(88%)异常,异常的EEG主要为非特异性慢波,其中1例(例4)患者住院期间复查EEG出现大量8波。90%(18/20)患者CSF结果异常;细胞学检查以淋巴细胞反应为主,例9有激活性单核细胞增多。11例(55%)患者血清和CSFNMDAR抗体阳性,7例(35%)患者仅CSFNMDAR抗体阳性,2例(例11、例14)患者仅血清NMDAR抗体阳性。结论本组以男性青少年多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异常、癫痫、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不自主运动等,严重者可出现中枢性低通气。头颅MRI病变不仅局限于边缘系统。重症患者EEG可出现8波。早期诊断、治疗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复发。
- 周园园赵会颖卜晖邹月丽李奕刘亚娟崔君昭何俊瑛
- 关键词:自身抗体磁共振成像脑脊液脑电图
- L-3-正丁基苯酞通过上调HO-1改善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活力
- 2025年
-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L-3-正丁基苯酞(L-NBP)对稳定转染达人突变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G93A基因(hSOD1-G93A)的神经母细胞瘤与脊髓杂交细胞系34 (NSC-34)细胞活力的影响,并探究可能的机制。方法 常规体外培养未转染、稳定转染空载体、人SOD1野生型(hSOD1-WT)和hSOD1-G93A质粒的NSC-34细胞系;分为空转组(E)、野生组(hSOD1-WT)、突变组(hSOD1-G93A)和实验组(hSOD1-G93A+NBP,hSOD1-WT+NBP),将实验组hSOD1-G93A+NBP按照给药浓度不同分为5μM、10μM、20μM和50μM组。利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活力,通过乳酸脱氢酯(LDH)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LDH释放水平,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水平。结果 稳定转染质粒后,显微镜下观察到hSOD1-G93A组的NSC34细胞较hSOD1-WT组的细胞胞体变圆,轴突变短,突触减少,而经5μML-NBP处理后,细胞突触增加,轴突延长。hSOD1-G93A组细胞存活率较E组、hSOD1-WT组明显减低,给药的处理细胞存活率明显改善(P<0.05)。hSOD1-G93A组LDH释放量较E组与hSOD1-WT组明显增高,给药的处理LDH释放量减少(P<0.05)。hSOD1-G93A+NBP5组的HO-1表达水平较未给药的处理组(hSOD1-G93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用5μM L-NBP干预稳转hSOD1-G93A的NSC-34细胞可以通过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损伤。
- 赵旭东齐雪娇张静怡李奕于秀军
-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氧化性应激
- 神经变性疾病中的自噬功能异常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自噬是一种基础的分解代谢过程,与细胞的存活、分化、发育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自噬在清除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的错折叠蛋白质和易聚集蛋白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自噬及其在神经变性疾病领域的研究做一综述。
- 李奕王晓艳王静静张明明于秀军李春岩
- 关键词:神经变性疾病自噬内环境稳态代谢过程蛋白质
- 糖皮质激素对成体海马神经祖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体内研究显示,高浓度糖皮质激素可抑制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而神经胶质抗原2蛋白聚糖阳性神经祖细胞(NG2细胞)是成熟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大的增殖细胞群体,具有多分化潜能。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对体外培养的成熟大鼠海马由来的NG2细胞生存和增殖的影响。方法:原代及传代培养成年大鼠海马NG2细胞,以0,0.1,1,10,100μmol浓度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干预48h后,采用乳酸脱氢酶分析法测定细胞活性,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技术(即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掺入法鉴定细胞增殖状况。结果与结论:1,10,100μmol浓度地塞米松干预明显减少NG2细胞数,并显著增加TUNEL阳性细胞率,明显减少BrdU阳性细胞率。结果可见高浓度糖皮质激素能抑制NG2细胞分裂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明显减少NG2细胞数。
- 于秀军李奕台立稳陈相
-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神经祖细胞海马神经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