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星
- 作品数:92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 二元柔壁自修正风洞研究被引量:2
- 1989年
- 本文简要叙述西北工业大学开展二元柔壁自修正风洞研究的情况以及所取得的结果。着重介绍了西北工业大学二元柔壁自修正风洞的参政选取以及自修正风洞试验技术的研究工作,如迭代试验方法的确定,一步法的研究等。同时提出了对今后开展自修正风洞研究的建议。
- 左培初贺家驹李华星徐敏
- 关键词:风洞
- 一种可用于起落架降噪的减震支柱以及降噪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起落架降噪的减震支柱以及降噪方法,减震支柱为圆柱形支柱阵列,包括多个直径相同、轴线平行、具有一定间距的圆柱形支柱;各个圆柱形支柱的排布方式为:沿气流来流方向,自前向后平行布置n排阵列支柱,每排阵列支柱...
- 孟宣市惠伟伟龙玥霄李华星史爱明
- 文献传递
- 一种可延缓流动分离的翼型及置于翼型上的激励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延缓流动分离的翼型及置于翼型上的激励器,采用同时在前缘喷气和后缘吸气的主动流动控制方式,达到增加升力、减小阻力、改善失速特性目的,对推进系统造成的动力损失很小。管道和激励器埋在结构内部,喷气和吸气不需要额...
- 孟宣市 尹仕卿李华星
- 基于几何特征参数控制的翼型设计方法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给出了基于双椭圆弧的中弧线方程式,并推导了由茹可夫斯基翼型公式拓展得到的厚度分布方程式,通过将指定的厚度分布均匀布置在中弧线上得到了一种新的翼型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8个参数控制翼型的型线,其中4个参数具有明确的几何意义,其余4个参数可局部调整翼型的型线.利用Modefrontier优化平台将翼型设计程序与气动性能预测程序集成在一起,实现了翼型的优化设计,并以E387翼型为参考设计了一款翼型.结果显示,新翼型的气动性能相对于参考翼型有了显著的提升。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翼型设计方法能够帮助设计者主动的对翼型的几何特征参数进行精准控制,并更好的理解设计过程,弥补了现有的翼型设计方法在主动进行几何特征参数控制上的不足。
- 张森席德科李华星
- 关键词:翼型设计SIMPLEX优化设计
- 头部钝度和尾部形状对空射火箭气动特性的影响
- 2015年
- 为了研究空中发射运载火箭外形对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通过低速风洞实验,利用六分量天平测量空射火箭模型在迎角0~80°,4个速度(17m/s,25m/s,35m/s,40m/s)下的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结果表明:在零侧滑条件下,模型的背风区出现了非对称涡,产生较大的侧力和偏航力矩,俯仰力矩随迎角的变化存在不稳定区域;相比圆柱形尾部模型,收敛扩张形尾部提高了模型的纵向稳定性,6%头部钝度的圆头模型最大侧力减少至少50%,非对称涡的起始迎角提高了7°。研究结果可为内装式空射火箭的外形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艳华李华星张登成屈亮郑无计
- 关键词:运载火箭大迎角非对称涡气动特性
- 压力传感器的虚拟仪器校准技术
- 本文概述虚拟仪器所带来的传感器观念新的变革,同时介绍用虚拟仪器语言LabWindows/CVI研制的压力传感器计量和实时校准软件,用虚拟仪器语言和MATLAB、ActiveX技术连接和密切结合,为虚拟仪器校准仪提供了更为...
- 尹伟李华星
- 关键词:虚拟仪器压力传感器校准技术
- 文献传递
- 超临界机翼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流动控制被引量:17
- 2016年
- 为了进一步提高等离子体激励器可控雷诺数,采用测力以及粒子图像测速(PIV)等研究方法,从二维机翼到三维半模,从低雷诺数到高雷诺数,开展了对称布局式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超临界机翼气动特性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控制机理,实现了等离子体"虚拟舵面"的功能。结果表明:在雷诺数为2×106的情况下,对称布局式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能较好地抑制超临界机翼绕流流场分离,使失速迎角推迟2°,最大升力系数提高8.98%。
- 张鑫黄勇王勋年王万波唐坤李华星
- 关键词:超临界机翼等离子体介质阻挡放电风洞试验
-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的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
- 2004年
- 将遗传—BP 算法应用于异类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利用异类传感器信息的互补性,得到比同类传感器信息融合更精确、更完全、更合理的估计和判断。并用神经网络滤波器代替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对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滤波器的 INS/GPS 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实时性都优于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
- 高社生李华星张震龙
- 关键词:遗传算法信息融合异类传感器
- 基于阵列神经网络技术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被引量:1
- 2004年
- 将阵列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系统中,利用阵列神经网络分布式信息存储和并行处理数据的特点进行信息处理,减少了由于模型不符合和特征选择不当带来的误差,提高了多传感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阵列神经罔络滤波器的 INS/GPS/SAR 组合导航信息融合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阵列神经同络滤波器的 INS/GPS/SAR 组合系统的导航精度要比传统的卡尔曼滤波器的精度要高。
- 李华星高社生杨波
- 关键词:信息融合组合导航系统
- 跨音速自适应风洞的任意初始壁方案
- 1997年
- 提出一种新的二维柔壁自适应风洞进行跨音速三维模型实验时,基于任意初始壁状态的洞壁调整方案,讨论了在较高跨音速实验Ma数的实验条件下,采用洞壁预调效应处理的洞壁自适应方案的实验结果。
- 李华星贺家驹左培初徐敏
- 关键词:风洞试验跨音速流自适应风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