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兵

作品数:14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手术
  • 3篇外科
  • 3篇急诊
  • 2篇心脏
  • 2篇胰岛
  • 2篇胰岛样细胞
  • 2篇胰腺
  • 2篇营养
  • 2篇增殖
  • 2篇皮瓣
  • 2篇肿瘤
  • 2篇外科手术
  • 2篇门静脉
  • 2篇囊肿
  • 2篇结肠
  • 2篇结肠冗长
  • 2篇结肠冗长症
  • 2篇静脉
  • 2篇干细胞

机构

  • 13篇哈尔滨医科大...
  • 5篇武警黑龙江总...
  • 3篇浙江大学医学...
  • 3篇武警黑龙江省...

作者

  • 14篇李兵
  • 8篇宋春芳
  • 6篇苏红
  • 4篇孟庆刚
  • 3篇彭淑牖
  • 3篇许评
  • 3篇孙海军
  • 3篇李江涛
  • 2篇刘颖斌
  • 2篇冯树新
  • 2篇苏红
  • 1篇戚基平
  • 1篇林乐岷
  • 1篇戚基萍
  • 1篇朱锦辉
  • 1篇王剑
  • 1篇薛建锋
  • 1篇安宇
  • 1篇朱安龙
  • 1篇薛东波

传媒

  • 3篇伤残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胆管癌:附25例报告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及其手术处理原则。方法 对 1970~ 1996年间收治的先天性胆管囊肿行内引流术的 82例患者进行随访 ,并对其中术后 2 5例癌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先天性胆管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为 3 0 .49%( 2 5 /82 ) ,其中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后癌变率为 3 5 .2 9%( 14 /5 1) ,囊肿空肠Roux en Y吻合术后癌变率为 2 2 .5 8%( 11/3 1)。 2 5例中 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例行肿瘤切除胆道重建术 ,4例行局部病灶切除外引流术 ,14例肿瘤广泛转移无法切除仅行外引流术。结论 囊肿内引流术后癌变率高 ,应该摒弃该术式。
孙海军赵晖李兵林乐岷薛东波张伟辉宋春芳
关键词:引流
大鼠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簇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胰岛细胞来源有限,且受到伦理及免疫排斥等因素的制约,极大地限制了胰岛移植治疗糖尿病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成体干细胞能避开上述缺陷,且其可塑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能。我们进行了将大鼠胰腺干细胞转分化为胰岛样细胞簇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李兵苏红戚基萍李江涛刘颖斌彭淑牖许评宋春芳
关键词:细胞转分化大鼠胰腺胰岛成体干细胞细胞来源免疫排斥
肝动脉栓塞后门静脉对肝癌细胞的营养观察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对肝动脉栓塞后 ,门静脉分支对肝癌的营养情况进行观察。方法 将BrdU注入2 5例肝癌病人将被切除肝段的门静脉分支内 ,标本用BrdU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然后用标记指数 (LI)分析 ,同时检测被标记的S期细胞分布。结果 TAE病人的LI值比没有TAE的病人高 6倍 ,有显著差异 (P <0 0 0 1) ,标记的细胞不仅分布在肿瘤的周边部分 ,还分布在中心部分。结论 在TAE后的阶段 ,门静脉对残存的肝癌的血供发挥主要的作用 ,肝癌切除后的化疗不仅通过肝动脉而且应通过门静脉。
李兵苏红孙海军许评宋春芳
关键词:肝动脉栓塞门静脉肝癌细胞
正常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类胰岛样细胞簇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 观察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类胰岛样细胞簇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移植至糖尿病模型大鼠的效果。方法 将传代培养6个月以上的大鼠胰腺上皮细胞经高糖、10mmol/L尼克酰胺、10μg/L肝细胞生长因子和10μg/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分化诱导后,分化成类胰岛样细胞簇,应用双硫腙染色法进行鉴定;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培养液中胰岛素和C肽分泌水平;收集成熟的类胰岛样细胞簇,移植到糖尿病鼠的肾被膜下,检测糖尿病鼠血糖水平。结果诱导后1周,自单层的扁平上皮细胞以出芽的方式生长出三维的类胰岛样细胞簇,双硫腙染色后呈桔红色。随着类胰岛样细胞簇的成熟和数量的增加,培养液中的胰岛素水平逐渐升高,并对高糖刺激有反应性。移植实验表明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的类胰岛样细胞簇移植可以将糖尿病鼠的血糖从(22.43±0.23)mmol/L^-1(28.96±1.52)mmol/L逆转至(9.60±0.34)mmol/L^-1(11.80±0.98)mmol/L之间。结论大鼠胰腺上皮细胞来源的类胰岛样细胞簇具有胰岛素分泌功能,移植后可以逆转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状态。
李兵苏红李江涛彭淑牖宋春芳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移植动物实验
73例心脏及心包内大血管创伤的急救被引量:18
1997年
目的:报告心脏及心包内大血管创伤73例的救治体会,旨在提高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水平.方法:本组病例根据外伤史、临床征象进行早期诊断,部分病例结合床旁胸部X线和超声心动图或心包穿刺确立诊断.全组均经手术治疗,其中穿透伤65例,胸部闭合伤所致心脏损伤4例,医源性心脏损伤4例.20例危重伤员直接送入手术室手术,2例入病房时因心脏停搏在监护室紧急手术,2例医源性损伤因危重而就地于导管室施术.本组其余病例分别于0.5~5小时内手术.结果:本组痊愈68例,治愈率93.2%;死亡5例,手术死亡率6.8%.结论:心脏大血管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尽早明确诊断,快速急救,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和途径.
冯树新冯树林孟庆刚杨国华杨国华朱安龙
关键词:心脏大血管创伤急救
应用离断指骨、神经急诊一期手指再造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介绍应用离断指骨、神经急诊手指再造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例15指手指毁损性离断者,急诊采用离断的指骨、神经再造手指。结果:再造的手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诊1年~4年,再造手指血运丰富,外形满意,均恢复痛、温、触等保护性感觉。患手恢复了捏夹、抓握等基本功能。结论:急诊应用离断的指骨、神经再造手指对恢复手的功能有效。
李兵孟庆刚苏红
关键词:手术方法皮瓣
急诊病人肝脏P53、PCNA的检测及意义
2001年
目的 分析急诊创伤病人肝脏结节中P5 3、PCNA的表达和肝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88例腹部创伤及急腹症病人肝脏结节中上述两种蛋白的表达 ,并HE染色病理分类。结果  39例为肝癌组织 ,P5 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 43 5 8%和 82 0 5 % ;33例证实为肝硬变组织 ,P5 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 39 39%和 45 45 % ;4例为癌旁肝组织 ,P5 3和PCNA阳性率分别为 2 5 0 0 %和 75 0 0 % ;12例为正常肝组织 ,P5 3及PCNA阳性率分别为 8 38%和 75 0 0 %。结论 P5 3表达异常及细胞增殖异常与肝脏的早期癌变有关。P5 3改变可促使肝细胞增殖。P5 3及PCNA表达改变 ,可能成为急诊临床(含剖腹探查 )病人判定肝脏结节异常增殖及癌变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李兵苏红戚基平宋春芳
关键词:抑癌基因P5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
应用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包裹离断指骨急诊手指再造被引量:2
2001年
孟庆刚郝天军王剑李兵安宇
关键词:断指再植皮瓣
结肠冗长症的诊断治疗
2003年
为探讨结肠冗长症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90-2000年收治的结肠冗长症4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全部病例主要依靠钡剂灌肠X线检查诊断,其中全结肠型17例,乙状结肠型22例,横结肠型3例。合并急性乙状结肠扭转7例,结肠黑变病1例。外科治疗分别采用右半结肠切除术17例,横结肠切除术3例,左半结肠切除术20例,Hartmann手术2例。结果表明,临床症状和钡剂灌肠X线检查是诊断结肠冗长症的主要方法,手术是治疗结肠冗长症、预防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李兵苏红
关键词:结肠冗长症外科手术
BrdU标记观察肝癌细胞的营养
2003年
目的:对肝动脉栓塞后,门静脉分支对肝癌的营养情况进行观察。方法:将BrdU注入24例肝癌病人将被切除肝 段的门静脉分支内,标本用BrdU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然后用标记指数(L1)分析,同时检测被标记的S-期细胞分布。结果:TAE(动脉导管栓塞)室病人的L1值比没有TAE的病人高五倍,有显著差别(P<0.001=,标记的细胞不仅分布在肿瘤的周边部分还分布在中心部分。结论:在TAE后的阶段,门静脉对残存的肝癌的血供发挥主要的作用.肝癌切除后的化疗不仅通过肝动脉而且应通过门静脉.
李兵孙海军宋春芳苏红
关键词:BRDU标记肝癌细胞营养门静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