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颖 作品数:10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矿业工程 文化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地下水管理模型中互馈协变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于福荣 李平 孟令超 贾景超 张瞳 袁广祥 毕庆涛 胡金虎 杨育红 李东颖 马燕 郭旭阳 赵静 张璐 赵贵章 该项目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项目"地下水管理模型中互馈协变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通过分析协变量和地下水位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机理,研究建立了含有协变量的地下水模拟模型和地下水管理模型,采取了假想例子与实际...关键词:关键词:地下水系统 普通化学教学中化学史教育的作用 被引量:3 2010年 化学史是化学科学的形成、产生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在普通化学教学中,穿插讲述科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科学家在化学领域勇于献身、为科学锲而不舍的精神,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普通化学课程的动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学生的科学品德和高尚情操。 杨光瑞 李东颖关键词:化学史教育 普通化学 化学教育 表面电位对煤泥水混凝过程的作用及影响 被引量:2 2009年 试验研究了无机凝聚剂CaCl2和聚合氯化铝(简称PAC)对煤泥水中煤泥表面ζ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更能降低煤泥表面的ζ电位;将两种药剂分别与聚丙烯酰胺(简称PAM)联合用于煤泥沉降试验,发现PAC与PAM联合应用时,煤泥沉降效果最佳。 李东颖 杨光瑞关键词:煤泥 凝聚剂 混凝 紫外光协助下DSA电极对1,4-苯醌的强化开环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009年 以商品化DSA电极为光电极,以1,4-苯醌为模型污染物进行了光电催化降解,考察了外加电解质、外加电场强度和初始pH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电催化氧化过程的TOC去除率是单独光催化氧化和电催化氧化过程之和的1.25倍,光电催化降解过程具有更高的降解效率,证明光催化氧化和电催化氧化过程的耦合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外加电解质和外加电场均能在一定浓度和强度范围内有效提高光电催化降解效率.酸性和中性pH条件利于1,4-苯醌的开环矿化.探讨了光电催化氧化机制,指出以电化学氧化作用为主导的光助电催化氧化过程能够高效产生羟基自由基,降解效率可调,在水处理中更具实用价值. 李国亭 王海荣 李东颖 赵旭 刘会娟 曲久辉关键词:DSA电极 紫外光 紫外光照射下铁锰物种对酸性橙Ⅱ的脱色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以高铁酸钠原液对酸性橙Ⅱ进行氧化脱色,并对比了高锰酸钾在紫外光照射下的脱色能力.结果表明,254 nm紫外光照射提高了高铁酸钠原液与高锰酸钾的脱色效能,而且紫外光和高铁酸钠原液联合使用时,对染料的脱色速率是单独紫外光和单独高铁酸钠原液脱色速率的1.11倍,产生了一定的协同作用.通过对比紫外光照射下硝酸铁和硫酸锰的脱色能力,证明低价态的水合Fe(物种具有较强的光反应性,异丙醇淬灭试验证明产生了大量羟基自由基.另外,在所考察的pH范围内,无论紫外光照射与否,相对于硫酸锰和高锰酸钾,硝酸铁和高铁酸钠原液都保持了较高而稳定的脱色能力. 汪宁改 李国亭 刘秉涛 李东颖 刘会娟 曲久辉关键词:高铁酸盐 高锰酸钾 脱色 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2009年 针对选煤厂煤泥水难以处理的问题,通过对几个选煤厂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试验,研究了搅拌速度、PAM的用量、PAM的分子量、煤泥水的浓度及表面ζ电位对沉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煤泥水浓度不超过80 g/L时,按照PAM与干煤泥质量比为1∶10000加入PAM,进行搅拌速度为300-400 r/min的搅拌实验效果最好,并结合降低ζ电位的实验进一步探讨了煤泥絮凝机理. 李东颖 丁淑芳关键词:煤泥水 聚丙烯酰胺 絮凝沉降 消防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过程探索与实践 2010年 认识实习是消防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文章在简要介绍认识实习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李东颖 张鹏关键词:消防工程 煤泥水的絮凝沉降规律研究 被引量:4 2006年 介绍了絮凝剂在煤泥水中的絮凝机理;对几个选煤厂的浮选尾煤进行了絮凝沉降试验,试验认为,搅拌速度为300~400r/min,干煤泥与PAM的质量比为10000:1,PAM的分子量越大,煤泥水的浓度在50~60g/L时,煤泥水的絮凝沉降效果较好. 李东颖关键词:煤泥水 聚丙烯酰胺 分子量 搅拌速度 纳米氧化铜催化氧化糠醛制备糠酸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提高反应效率,采用纳米氧化铜作催化剂制备糠酸.讨论了催化剂重复使用次数、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碱的浓度等对糠酸收率的影响,并与传统的普通氧化铜氧化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纳米氧化铜用量为5.0 g,碱的浓度为5%,反应时间为10 m in时,收率可高达95%;而同等条件下采用普通氧化铜氧化,糠酸收率最高只能达到86%,且反应时间较长,重复使用率较低. 杨光瑞 李东颖 金栋关键词:纳米氧化铜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糠醛 糠酸 SiO_2负载的壳聚糖席夫碱钯催化剂的合成 2009年 合成了SiO2负载的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钯催化剂,并对SiO2负载的壳聚糖(SiO2-CS)、SiO2负载的壳聚糖水杨醛席夫碱及其钯催化剂用红外光谱(IR)、X-射线衍射光谱(XRD),热分析(TG-DTA)以及荧光光谱等分析手段进行了表征分析.根据表征结果提出了SiO2负载的壳聚糖席夫碱钯催化剂的可能结构. 张鹏 李东颖 刘蒲关键词:SIO2 壳聚糖 席夫碱 钯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