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地区女性
  • 1篇多媒体
  • 1篇多媒体教学
  • 1篇性病
  • 1篇性病学
  • 1篇脂蛋白
  • 1篇人乳
  • 1篇人乳头瘤
  • 1篇人乳头瘤病毒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瘤
  • 1篇乳头瘤病毒
  • 1篇女性
  • 1篇皮肤
  • 1篇皮肤性病
  • 1篇皮肤性病学
  • 1篇综合征
  • 1篇微波
  • 1篇微波治疗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朱芸
  • 5篇朱威
  • 3篇冯金鸽
  • 1篇张海萍
  • 1篇刘子莲
  • 1篇黄英
  • 1篇范培元
  • 1篇陈新
  • 1篇连石
  • 1篇周田田
  • 1篇周舒

传媒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北京地区女性宫颈感染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探讨北京地区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感染23种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 HPV)基因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对宫颈癌预防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反向斑点杂交-基因芯片方法对1478例不同年龄段体检女性宫颈HPV感染情况进行筛查。结果1478例女性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HPV总感染率为26.05%,单一型别阳性检出率为19.4%,HPV16型是最主要的感染型别,其次是HPV58型。单一感染HPV阳性率为19.4%,二重感染阳性率为5.1%,多重感染阳性率为1.6%;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17.9%,低危型感染阳性率为4.6%,混合型感染阳性率为3.5%;≤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5个年龄组中HPV感染率分别为l.2%、24.0%、28.8%、30.0%和16.0%,其后4个年龄段女性在HPV单一,二重及多重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475,P<0.01);高危型与低危型感染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5.887,P<0.01)。结论 HPV16、58型是北京地区30~50岁女性单一感染的主要基因型别。监测女性HPV分型对女性宫颈癌的预防及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冯金鸽陈新朱芸刘子莲孙瑞凤朱威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基因芯片基因分型
微波治疗汗管瘤的观察与护理
2013年
用微波方法治疗汗管瘤患者44例,经一次治疗痊愈38例,占86%。二次治愈5例,三次治愈1例,总有效率100%。
黄英朱芸朱威
关键词:汗管瘤
梅毒螺旋体主要膜蛋白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2015年
梅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性传播疾病,由于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培养困难,故限制了相关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步,近年来关于梅毒螺旋体的研究不断涌现出新的热点,该文就相关的免疫学内容进行综述。
朱芸连石张海萍朱威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免疫学脂蛋白
皮肤性病学临床教学模式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皮肤性病学是医学院校教学课程之一,其临床教学的目的是实现医学生向临床皮肤科医生模式的转变,培养医学生的基础临床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及基本临床思维能力。皮肤性病学具有很强的临床实践性,仅仅简单使用文字对皮肤损害进行描述既抽象又不易理解。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学生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模式、标准化病人和网络平台等的皮肤科教学新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增强学生作为医生的责任心,增强学生对皮肤性病学的兴趣,为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合格的皮肤科专业人才。
冯金鸽周舒朱芸朱威
关键词:皮肤性病学多媒体教学标准化病人
Reiter综合征一例
2013年
患者,男,53岁。主因双眼结膜、巩膜充血,包皮龟头红肿伴尿痛1周,于2012年4月16日就诊于我科。患者于2012年4月上旬无明确诱因眼睑出现肿胀,结膜、巩膜充血,但无发热及关节疼痛,就诊于我院眼科,诊断为急性结膜炎,给予氧氟沙星软膏、鱼腥草滴眼液和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1周,症状未明显好转。随后出现包皮龟头红肿,尿道口排少量脓性分泌物伴尿痛,泌尿外科诊断为泌尿系感染,给予头孢地尼0.1 g每日3次口服,治疗5 d,但症状仍进行性加重,其间手部出现皮损,双下肢麻木,乏力,故就诊于我科。否认有不洁性生活史,家族中亦无类似疾病患者。
冯金鸽范培元朱芸周田田朱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