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清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5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皮肺
  • 2篇肿瘤
  • 2篇经皮肺穿
  • 2篇经皮肺穿刺
  • 2篇活检
  • 2篇肺穿刺
  • 2篇CT引导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2篇穿刺
  • 2篇穿刺活检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病变
  • 1篇动脉血
  • 1篇动脉血管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肾肿瘤
  • 1篇梭形

机构

  • 6篇解放军第85...
  • 1篇解放军第45...

作者

  • 6篇朱艳清
  • 3篇朱海云
  • 2篇李笑笑
  • 2篇柏挺
  • 2篇张军
  • 2篇饶灵宁
  • 1篇周秀秀
  • 1篇张永秋
  • 1篇赵小兵
  • 1篇赵恒柏
  • 1篇陈永博
  • 1篇徐娟
  • 1篇李杰
  • 1篇刘轶芳
  • 1篇韩文龙

传媒

  • 3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东南国防医药
  • 1篇2006全国...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64层螺旋CTA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进一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或其他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0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动脉血管造影(SCTA)检查,对所有扫描图像采用西门子工作站提供的各种分析软件进行后重建,观察冠状动脉管腔情况并进行分析判定。结果 64层螺旋CT可对冠状动脉的起源变异、狭窄程度、桥血管通畅程度及支架术后进行评估。结论 64层SCTA是一种安全、快速、无创的诊断冠心病的方法,也可作为筛查公众中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手段。
朱艳清朱海云张永秋饶灵宁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图像后处理
腹壁带状瘤2例报告
2014年
病例1患者女,27岁,于入院时3月无意中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肿块,约7cm×5cm,活动度差,无触痛,与周闱组织界限不明,嘱其屏气后肿块仍叫显。患者两年前在外院行剖宫产术。
朱艳清李笑笑李杰
关键词:腹股沟区肿块腹壁剖宫产术活动度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和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应用价值、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方法对61例肺部病变患者进行了经皮穿刺,肺结节或肿块的直径为0.9-10.8cm(平均直径3.8cm)。由CT监视穿刺针的路径和位置,并测量进针的深度和角度。穿刺成功的病例均行细胞学及病理学检查。结果61例中确定病理诊断56例,其中腺癌31例、鳞癌8例、未分化癌3例、查到癌细胞但未能分型2例、肺脓肿6例、肺结核3例和炎性假瘤3例;失败和未明确诊断5例。发生气胸5例,针道渗血3例,少量咯血2例,血胸1例。穿刺活检总确诊率为91.8%。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可靠、阳性诊断率高的检测方法,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
朱艳清张军赵恒柏赵小兵朱海云柏挺
关键词:CT穿刺活检并发症
CT引导下肺穿刺的应用和并发症的防治
本文搜集了某院2002年4月~2005年10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病例61例,为探讨CT引导下的经皮肺穿刺活检技术的准确性及并发症的发生和防治,笔者的体会总结指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是现代医学影像学和病理学相结...
张军朱艳清
关键词:经皮肺穿刺活检CT引导组织病理并发症
文献传递
肉瘤样肾癌1例被引量:1
2011年
病人,女,53岁。体检彩超发现右肾上极占位。患者无腰痛,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消瘦乏力;有阑尾切除史,糖尿病病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及重要药物应用史。查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右下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腹部未触及肿块。双肾未扪及。各输尿管行径处无压痛,膀胱区无叩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肿瘤指标等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周秀秀朱艳清徐娟李笑笑
关键词:肾肿瘤梭形细胞癌
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大小与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胃周淋巴结大小与是否转移及N分期的关系。方法76例胃癌患者均行螺旋CT检查,并进行N分期。对胃周淋巴结标本行病理检查,全部用光镜确定有无癌组织转移,然后分析淋巴结大小与有无转移间的关系及其对N分期的影响。结果76例患者中对N分期评价总的准确性为71.05%。术后标本淋巴结中直径≤1 cm和>1 cm的两类淋巴结发生转移的阳性率分别为22.20%和50.74%。结论多排螺旋CT术前N分期的准确性很高,但N分期中关于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判定,仍需进一步研究。
朱艳清饶灵宁韩文龙朱海云刘轶芳柏挺陈永博
关键词:胃肿瘤螺旋CT淋巴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