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益新

作品数:4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厌氧
  • 2篇污泥
  • 2篇磷化氢
  • 1篇厌氧条件
  • 1篇厌氧微生物
  • 1篇生物环境
  • 1篇释放源
  • 1篇酸化
  • 1篇酸性
  • 1篇酸性条件
  • 1篇磷化
  • 1篇磷平衡
  • 1篇磷源
  • 1篇结合态
  • 1篇颗粒污泥
  • 1篇还原性
  • 1篇搅拌
  • 1篇痕量气体
  • 1篇产酸
  • 1篇产酸菌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作者

  • 4篇朱益新
  • 3篇任洪强
  • 3篇王晓蓉
  • 3篇丁丽丽
  • 2篇莫伟恒
  • 2篇梁瀚文
  • 2篇王强

传媒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结合态磷化氢在污水深度处理系统中的源被引量:8
2005年
丁丽丽梁瀚文朱益新莫伟恒王强任洪强王晓蓉Marc EdwardsDietmar Glindemann
关键词:磷化氢结合态痕量气体生物环境还原性释放源
大型UASB系统磷化氢分布及磷平衡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重点研究厌氧UASB反应器污泥沼气中产生的气态磷化氢、结合态磷化氢沿高度分布以及磷平衡.结果表明,沼气中平均磷化氢浓度为1.94~17.92ngPH3/m3;反应器上空大气中气态磷化氢浓度约为0.09~0.16ng PH3/m3.反应器周围100m大气中未测到磷化氢.污泥结合态磷化氢浓度及沿高度分布随生产季节差异较大,4月份测得结合态磷化氢浓度较高(19.14~106.3 ngPH3/kg湿泥),沿高度呈波浪形走势;10月份浓度仅为4月份的9%~74%(9.05~27.52 ng PH3/kg湿泥),呈顶部和底部浓度高中间低的趋势,这可能与10月份污染物浓度低流量高有关.反应器顶部溢流区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浓度高达100.1 ng PH3/kg湿泥(4月份).由于溢流区阳光可以直射而且与空气直接接触,这意味着很可能存在另一种磷化氢生成新机制,即不同于厌氧微生物生成磷化氢. 磷平衡研究发现,每天通过沼气损失的P量为4.5~46.6μg P,占总磷去除量的(0.434~4.25)×10-6‰.每天以污泥结合态磷化氢方式损失的磷量可估算为42.03~146.7μgP,占废水总磷去除量的(3.82~14.1)×10-6‰.排泥损失的总磷量为4.45 kg P/d,占废水总磷去除量的43%.废水通过厌氧生成磷化氢除磷可行性极低.
丁丽丽朱益新梁瀚文王强莫伟恒任洪强王晓蓉
关键词:厌氧磷化氢磷平衡
结合态磷化氢在厌氧微生物产酸过程中的释放行为被引量:5
2005年
通过动态实验分别研究了在产甲烷和酸化阶段厌氧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的变化,并采用静态厌氧实验进一步阐明在酸化阶段有机酸的积累对磷化氢的影响及消失速率.结果表明,产甲烷阶段,厌氧颗粒污泥磷化氢浓度随高度升高呈下降趋势;酸化阶段,当pH达到4~5时会导致厌氧反应器颗粒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静态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酸化程度的增加,厌氧污泥中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速率加快.厌氧污泥在葡萄糖浓度2000 mg·L-1培养2 d后,结合态磷化氢浓度从最初的1.76 ng·kg-1降低到0.09 ng·kg-1,磷化氢消失速率最高达到0.84 ng·(kg·d)-1;而葡萄糖浓度400mg·L-1培养2 d后,结合态磷化氢消失速率仅为0.27 ng·(kg·d)-1;随着进一步培养,当磷化氢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消失速率也相应下降.
朱益新丁丽丽任洪强王晓蓉
关键词:厌氧酸化产酸菌颗粒污泥
酸性条件、搅拌、磷源和污泥源对厌氧条件下磷化氢释放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室内模拟与野外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GC-NPD等分析手段,对厌氧条件下影响磷化氢释放及污泥结合态磷化氢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影响因素包括酸性条件、搅拌状况、磷源和污泥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
朱益新
关键词:磷源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