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成
- 作品数:17 被引量:33H指数:4
- 供职机构:徐州市传染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探究
- 2025年
- 探究肠内营养治疗在ICU重症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对照原则把80例ICU重症肺结核患者分为各40例样本的对照组(肠外营养治疗)和观察组(肠内营养治疗),对比营养、免疫、炎症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后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更高(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的IgA、IgM及IgG水平更高(P<0.05);③观察组治疗后的IL-10水平更高,而IL-6、CRP水平更低(P<0.05);④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肠内营养治疗用于ICU重症肺结核患者中,可改善其营养状态和免疫功能,同时能抑制体内炎性反应,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良好。
- 杜荣蓉朱玉成刘小微孙景坤李培培
- 关键词:肠内营养治疗重症肺结核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并发症
- 高流量湿化氧疗在艾滋病合并孢子虫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探究
- 2025年
- 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孢子虫肺炎治疗中高流量氧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ICU收治的76例AIDS合并孢子虫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等分后分别予以常规低流量氧疗和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治疗结果。结果 研究组paO2、paCO2、saO2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呼吸频率、呼吸困难度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艾滋病并发孢子虫肺炎时,采用高流量湿化呼吸疗法可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此外,这种疗法在改善患者的血气状态方面也展现了积极效果,有助于加速呼吸系统的康复,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有较为理想的成绩。
- 杜荣蓉朱玉成刘小微孙景坤董楚
- 关键词:高流量艾滋病
- 血浆置换联合血浆吸附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 体外人工肝支持系统可以清除体内的代谢毒物,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既为肝功能的恢复提供了时间,也对肝移植术起到了一个桥梁过度作用。本研究于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对36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联用血浆置换和血浆吸附治疗,取得了...
- 谢士达朱玉成张键张德荣张玉敏侯远沛
- 关键词:重型肝炎肝炎治疗血浆置换血浆吸附人工肝技术
- 文献传递
- 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及其评估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2014年8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ACLF患者,在治疗60 d内,生存64例,死亡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DAO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生存患者血清DAO水平为(15.1±4.8)ng/mL,显著低于死亡患者[(68.4±25.4)ng/mL,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BIL、AST、ALT、INR、ALB、Cr、MEID评分、WBC、自发性细菌腹膜炎、肝性脑病、腹水和肝硬化与患者预后结局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ELD评分、年龄和血清DAO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DAO≥48.7 ng/mL与DAO<48.7 ng/mL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0.0%和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26.1分与MELD<26.1分患者生存率分别为45.5%和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0岁与年龄<40岁的患者生存率分别为50.8%和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DAO水平也可以判断ACLF患者预后,为判断肝衰竭患者预后增加了一个可应用的指标,其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朱玉成闫家微孙景坤张秋月
-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二胺氧化酶预后
- NLR、D-二聚体、CRP、P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究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78例,分为轻症组48例和重症组30例。测定患者血常规、血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CRP、血沉(ESR)、PCT、D-二聚体及CD4^+T淋巴细胞。以SpO2作为病情进展的评定指标,将WBC、NLR、CRP、ESR、PCT、D-二聚体、CD4^+T淋巴细胞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NLR、PCT、CRP、D-二聚体以及联合检测对新冠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WBC、NLR、CRP、ESR、PCT、D-二聚体高于轻症组,CD4^+T淋巴细胞、SpO2低于轻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是新冠肺炎疾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25,取最佳截断值时预测疾病进展的特异性为93.7%,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87;PCT的AUC为0.459,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12.5%,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058;CRP的AUC为0.636,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97.9%,敏感度为36.7%,约登指数为0.346;D-二聚体的AUC为0.683,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59.2%,敏感度为60.0%,约登指数为0.392;联合检测的AUC为0.843,取最佳截断值时特异性为97.9%,敏感度为93.3%,约登指数为0.912,NLR对病情加重的预测价值优于PCT、CRP、D-二聚体,而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NLR明显升高,NLR对新冠肺炎病情加重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联合检测NLR、PCT、CRP和D-二聚体的预测价值更高。
- 曹志龙韩旭东张素燕田李均徐俊贤高爱忠朱玉成刘永福
- 关键词:病情进展D-二聚体
- 利用血液透析机进行腹水浓缩环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114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探讨腹水浓缩环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利用血液透析装置对114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203次腹水浓缩环注(腹腔-腹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尿量及血清白蛋白、肌酐、尿素氮、电解质的变化,并分析其疗效。结果114例患者共治疗203次,平均每次超滤腹水5560±2235毫升;治疗前腹胀者占98.03%(199/203),治疗结束后腹胀减少至4.93%(10/203,P<0.01)。治疗前呼吸困难占60.01%(122/203),治疗后减至0.99%(2/203,P<0.0l),每次治疗后尿量增至1500ml/日以上者占59.11%(121/203);治疗结束后血清总蛋白及白蛋白浓度有所增高,肌酐、尿素氮水平下降,电解质浓度无明显变化。治疗结束观察3个月时,显效率54.39%(62/114),有效率35.09%(40/114),总有效率89.48%(102/114)。结论利用血液透析机进行腹水浓缩环注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适应症广,副作用少,安全有效。
- 谢士达朱玉成张德荣张玉敏
-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 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22例
-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43例,均穿归护肝对症治疗,并加用血浆置换治疗,治疗组22例,用恩替卡韦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对照组21例不做任何抗病毒治疗。结果 ...
- 张建白鹄朱玉成谢士达
- 关键词:慢性乙型重型肝炎药物治疗恩替卡韦血浆置换疗法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不恰当停用核苷类药物后导致重型肝炎的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核苷类药物不恰当停用后导致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病例选择近四年来我院肝病科收治不恰当停用核苷类药物后导致重型肝炎41例患者,其中肝炎25例,肝硬化16例,予保肝、抗病毒、支持、人工肝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前的TBil、Alb、PTA、HBVDNA、并发症、预后差别。结果肝硬化组患者Alb、PTA、HBVDNA低,常见并发症:水电解质失衡、原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多见,病死率高,预后较差;肝炎患者预后相对较好。结论使用核苷类药物患者应加强交流、监督、随访,核苷类药物不恰当停用后应尽快服用高效、快速的抗病毒药物。
- 朱玉成高玉金闫家徽
- 关键词:核苷类
- BiPAP治疗肺结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及临床护理策略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BiPAP)治疗肺结核合并Ⅱ型呼衰的疗效及临床护理策略。方法将住院125例肺结核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前后的血气分析及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的观察,优化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83例肺结核合并Ⅱ型呼衰者在应用BiPAP无创呼吸机及强化护理干预3 d后,与对照组相比其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SaO2、心率、呼吸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05)。结论肺结核伴Ⅱ型呼衰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支持可以改善肺通气,减少二氧化碳潴留,同时辅以护理干预,可以促进病情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石静李燕刘成永朱玉成彭丽
- 关键词:肺结核呼吸衰竭
- 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合并肺炎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4例麻疹合并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麻疹合并肺炎采用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有利于改善症状,疗效提高显著,用药安全。
- 朱玉成刘小微
- 关键词:小儿麻疹肺炎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