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炳玉

作品数:21 被引量:186H指数:6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国家305项目办公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0篇金矿
  • 10篇矿床
  • 8篇山金
  • 8篇金山金矿
  • 7篇金矿床
  • 6篇金山金矿床
  • 6篇成矿
  • 4篇找矿
  • 3篇低温热液
  • 3篇地质
  • 3篇浅成
  • 3篇浅成低温
  • 3篇浅成低温热液
  • 3篇热液
  • 3篇伟晶岩
  • 3篇控矿
  • 2篇多金属
  • 2篇找矿预测
  • 2篇山岩
  • 2篇盆地

机构

  • 1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国家305项...
  • 6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新疆金川矿业...
  • 4篇新疆自然资源...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新...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国土资源
  • 1篇新疆维吾尔自...
  • 1篇鑫达金银开发...
  • 1篇吉尔吉斯斯坦...

作者

  • 21篇朱炳玉
  • 13篇马华东
  • 6篇朱亿广
  • 5篇刘家军
  • 4篇王威
  • 4篇杨隆勃
  • 3篇夏斌
  • 2篇顾雪祥
  • 2篇王煜
  • 2篇徐新
  • 2篇王核
  • 2篇王敏
  • 2篇邱林
  • 1篇薛春纪
  • 1篇赵晓波
  • 1篇李怀坤
  • 1篇王茜
  • 1篇袁万明
  • 1篇彭义伟
  • 1篇邓军

传媒

  • 3篇新疆地质
  • 2篇黄金
  • 2篇中国地质
  • 2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矿物学报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矿床地质
  • 1篇岩石学报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新疆有色金属
  • 1篇地质通报
  • 1篇资源与产业
  • 1篇华东地质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火山岩盆地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被引量:17
2016年
新疆西天山吐拉苏地区发育的与中酸性火山-次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斑岩型金多金属成矿系统,是在晚古生代北天山洋向南部伊犁-中天山板块之下俯冲消减的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形成的。赋矿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及相关的次火山岩形成于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岩石总体显示钾质-高钾质、准铝质-过铝质的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特征,其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显著、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等,均显示出俯冲带岛弧岩浆作用的特点。阿希(低硫型)和京希-伊尔曼得(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以及塔北、吐拉苏铅锌矿床,受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中的断裂破碎带以及具高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岩性控制;塔吾尔别克斑岩型金矿化主要受斑岩体及火山岩中的断裂和裂隙系统控制,并很可能存在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化的套合或叠加。硫、铅、碳、氧同位素特征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所分泌的热液和/或赋矿的火山-次火山岩。根据成矿系统形成后的保存和变化情况,认为在吐拉苏盆地内剥蚀程度较低的地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铅锌矿床具备良好的保存条件,同时在其深部还应注意寻找斑岩型或矽卡岩型铜金矿床。
顾雪祥董连慧彭义伟王新利袁鹏朱炳玉
关键词: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活动态金属离子测量(MMI)在金山金矿及外围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2年
为扩大新疆伊宁县金山金矿外围金矿资源量,开展了活动态金属离子(MMI)测量,在已知金矿体及外围获得多个显著的MMI异常。通过已知金矿体之上MMI法及常规土壤化探示矿信息对比,发现MMI指示隐伏矿体效果更好。结合异常区控矿断裂构造网络等找矿信息,推断宽沟异常区成矿条件与金山金矿床相似,预测伊尔曼得西-宽沟是新疆金山金矿床外围最佳找矿靶区。据MMI成果部署实施钻探验证,在黄土和火山碎屑岩层厚度达100 m之下发现厚10~30 m的缓倾斜金矿体。
朱炳玉顾雪祥马华东席蕾李月臣Daniel Rickleman潘成泽
关键词:金山金矿找矿预测
新疆金山金矿床硫铅碳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的示踪被引量:2
2011年
新疆伊宁县金山金矿床是一正在进行勘探的大型金矿床,属于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山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下部。对矿床的硫铅碳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矿床中δ34S值变化较大(-12.7‰~17.4‰),大部分硫同位素与中酸性岩浆硫同位素值接近,部分来自于地层中海相硫酸盐的溶解;矿石金属硫化物的206 Pb/204 Pb的变化范围为17.6~21.75,207 Pb/204 Pb变化范围为15.49~15.76,208 Pb/204 Pb变化范围为37.14~38.26,矿床的矿石铅应属壳、幔混合铅,深部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其成矿作用;碳同位素组成显示碳的主要来源为中酸性岩浆热液和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
朱亿广刘家军朱炳玉杨隆勃
关键词:金山金矿床同位素组成成矿物质来源示踪
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评价标志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金山金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体产出主要受各种断裂构造控制。在多年勘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填图和大量的勘探线剖面分析,笔者总结出断裂构造活动经历了成矿前、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3期。断裂控矿基本规律是:北西向断裂总体控制矿床的分布位置,南北向断裂晚期活动造成叠加富集成矿,北东向断裂早期伴随中酸性岩脉活动,成矿后活动造成矿体断开和升降,东西向-北西西断裂早期伴随火山喷发活动,成矿后活动切断南北向矿体。同时还总结了矿区的找矿评价标志。
朱炳玉杨隆勃朱亿广刘家军马华东
关键词:金山金矿床浅成低温热液控矿规律找矿标志
便携式短波红外矿物分析仪(PIMA)在新疆金山金矿勘探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新疆金山金矿床是一个紧邻阿希金矿正在进行勘探的大型金矿。针对金矿床粘土化蚀变矿物肉眼识别难的问题,在金山矿区进行了实验。PIMA试验检测出主要的粘土蚀变矿物包括:迪开石、高岭石(埃洛石)、白云母(多硅白云母)、伊利石和水铝石,并且用XRD分析进行了验证。这些热液蚀变矿物组合,表明新疆金山金矿形成于高硫化热液成矿环境。根据测定钻孔岩心粘土化蚀变矿物组合,推断这些钻孔穿过的矿体向四周仍然有扩大矿量的潜力。
朱炳玉马华东Robert Hewson
关键词:PIMA浅成低温热液
新疆哈密雅克铺金红石矿床成矿时代:来自金红石LA-ICP-MS U-Pb测年的证据
2024年
1研究目的(Objective)近年来,在东天山哈尔里克复合岛弧南缘发现雅克铺中型金红石矿床,金红石矿体主要产于石炭系小铺岩群第二岩性段角闪石岩、角闪辉长岩中,共圈定7条金红石工业矿体,矿体呈脉状,长141~390 m,各矿体平均厚度4~10 m。
杜晓飞杜晓飞王威马华东朱炳玉邱林
关键词:金红石矿床角闪石岩角闪辉长岩成矿时代工业矿体
准噶尔盆地克-百断裂带火山岩分布特征的重磁资料解释被引量:4
2018年
文中从各类岩石磁化率、密度统计数据出发,对比分析不同地层和岩性的磁性、密度,指出在研究区内开展火山岩重磁研究具有有利的物性基础。在利用带通滤波方法对重磁异常进行位场分离,消除沉积盖层和区域场影响后,获得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磁异常,位场分离结果显示,反映火山岩的局部重磁异常多呈串珠状NE向分布。同时采用水平总梯度和垂向导数等边界信息增强手段,圈定研究区内的断裂构造分布情况,划分出了4条向SE弧形突出的NE向主干断裂及其他次级断裂共计15条。通过大地电磁测深了解主要断裂的垂向延伸情况,进一步厘定出深、浅2个断裂系统,并结合构造背景对2个层次断裂的性质、特征和对区内火山活动的作用进行了讨论。在综合分析剩余重磁异常分布特征和断裂构造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圈定出3条火山活动带。最后,利用剩余重力异常进行视密度反演,获得古生界顶部的视密度异常,以此为基础,结合钻孔岩性、岩石实测密度值和剩余重力异常分布规律,对古生界顶部的岩性分布进行细致的划分,确定了中奥陶统科克萨依组、下石炭统太勒古拉组和下二叠统佳木河组的分布范围及岩性组成。
周耀明周耀明周耀明朱文斌薛峰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火山岩油气藏重磁异常大地电磁测深岩性识别
中亚成矿域西部早二叠世金、镍重大成矿事件
2024年
晚古生代是地球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蕴含着潘吉亚超大陆、规模最大冰期、最严重的生物大灭绝以及巨量矿产资源形成的关键信息。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中亚成矿域是全球最大的显生宙大陆增生区,以晚古生代大规模成矿为显著特色,尤其早二叠世(270~290 Ma)在中亚成矿域西部天山及邻区巨量金、镍爆发性集中成矿作用,造就出世界第二大金成矿省,形成了超过10000 t金,造就出具有世界特色的造山带岩浆型镍矿集区,形成了包括8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在内的东天山、额尔齐斯、北山3个重要镍矿床集中区,镍资源达250万t,是一次全球罕见的金-镍时间耦合重大成矿事件。文章基于最新研究成果,系统论述了中亚成矿域西部早二叠世金、镍大规模成矿的时空分布和基本地质特征,探讨了该重大成矿事件的区域动力学背景和可能成矿机制。研究认为,早二叠世金矿床产于天山古缝合带附近的脆/韧性构造变形带,构成独具特色的大陆变形带金成矿系统,已有成矿理论难以涵盖,含碳碎屑岩系、地块抬升导致的大规模区域变质作用、多来源的流体作用、多期构造活化富集、多种因素耦合叠加等,可能是大规模金成矿的关键条件;早二叠世镍矿床沿天山、北山、阿尔泰地区深大断裂附近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线性展布,是全球造山带镍成矿作用最强烈、发现矿床数量最多的地区,俯冲熔/流体的交代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发生高程度部分熔融、区域超壳深断裂为玄武质岩浆提供快速运移的通道、壳源物质加入触发硫化物熔离、硫化物与多幕脉动侵位的岩浆反应是造山带岩浆型镍大规模成矿的关键。整体上,中亚成矿域西部早二叠世金、镍重大成矿事件表现为“时间耦合、西金东镍”的时空格局,但大规模成矿的全球和区域动力学背景、金与镍富集机制及成矿响应机理还是未解�
薛春纪赵晓波赵晓波赵云莫宣学莫宣学肖文交马华东朱炳玉Bakhtiar Nurtaev邓军邓军
关键词:早二叠世
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模式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通过对新疆西天山金山金矿床勘探资料综合研究,识别出京希矿区存在火山塌陷构造与同生断裂耦和,对京希金矿床成矿过程中起着重要控制作用,造就了富大金矿体。不整合面+断裂+热液角砾岩是金山金矿床控矿的基本特征。根据控矿构造组合方式,发现3种构造控矿式样:矿体形态主要受控于不整合面的"伊尔曼得式",矿体形态受不整合面和南北向断裂联合控制的"巴拉克式"和矿体形态主要受控于火山塌陷构造和同生断裂控制的"京希式"。
朱炳玉杨隆勃夏斌朱亿广刘家军马华东
关键词:金山金矿床同生断裂构造控矿模式
新疆金山金矿床中Cu-Zn合金矿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在研究新疆金山金矿床物质组分的过程中,通过对矿石矿物进行反光显微镜下观察与电子探针分析,发现了Cu-Zn合金矿物。与国内外已发现的Cu-Zn合金矿物相比,所发现的Cu-Zn合金矿物中Cu含量(81.35%~85.36%,平均83.75%)较高,Zn含量(6.08%~10.10%,平均为7.39%)较低,并含少量的Sn(4.13%~6.75%,平均为5.23%)、Ni(0.88%~1.38%,平均为1.05%),属于为α相Cu-Zn合金矿物。Cu-Zn合金矿物在自然界极为罕见,其生成条件也很独特。结合金山金矿成矿特征和形成条件,作者认为该Cu-Zn合金矿物是在热液成矿晚阶段(第Ⅳ阶段)强还原条件下的缺氧、缺硫环境中形成的。
杨隆勃刘家军朱亿广朱炳玉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意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