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1篇肿瘤
  • 6篇晚期
  • 6篇细胞
  • 5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5篇化疗
  • 4篇腺癌
  • 4篇化疗联合
  • 4篇恶性
  • 4篇恶性肿瘤
  • 4篇放化疗
  • 4篇放化疗联合
  • 3篇蛋白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癌
  • 3篇中晚期
  • 3篇中晚期食管
  • 3篇中晚期食管癌
  • 3篇晚期食管
  • 3篇晚期食管癌

机构

  • 9篇新疆维吾尔自...
  • 6篇新疆克拉玛依...
  • 5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克拉玛依市中...
  • 2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21篇朱海鹏
  • 8篇吴克雄
  • 6篇唐焱
  • 6篇胡军
  • 5篇胡军
  • 4篇周琴
  • 3篇包永星
  • 2篇高丽霞
  • 2篇李莉
  • 2篇张淳
  • 2篇贾春丽
  • 2篇周琴
  • 1篇木拉格尔·孜...
  • 1篇高丽霞
  • 1篇东传玲
  • 1篇撒英
  • 1篇李莉
  • 1篇杨颖
  • 1篇解静荣
  • 1篇李兆勇

传媒

  • 6篇中国医药
  • 3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新疆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血细胞减少症232例病因分析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 了解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血液学分析情况.方法 对我院1998年至2008年间232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进行外周血涂片、骨髓象分析.结果 本组经血液学、外周血涂片、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原发病157例(67.67%),其中急性白血病60例(25.86%),再生障碍性贫血39例(16.8%),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5例(10.78%),慢性肝病、肝硬化23例(9.91%),各种感染20例(8.34%).结论 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主要是血液系统肿瘤疾病.
吴克雄高丽霞东传玲朱海鹏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病因分析
GOLM1调控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背景与目的:高尔基体膜蛋白1(Golgi membrane protein 1,GOLM1)在肺腺癌中发挥促癌作用,但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究GOLM1对肺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肺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标本各9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GOLM1的表达,并分析肺腺癌组织中GOLM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人肺上皮细胞系BEAS-2B及人肺腺癌H460、A549、PG49、H1299细胞系中GOLM1的表达。取对数生长期的肺腺癌A54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细胞未转染)、GOLM1小干扰RNA阴性对照(small interfering RNA negative control,si-NC)组(细胞转染si-NC)、GOLM1小干扰RNA(GOLM1 small interfering RNA,si-GOLM1)组(细胞转染si-GOLM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组[10μmol/L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转导通路激活剂IGF-1处理30 min]和si-GOLM1+IGF-1组(10μmol/L的IGF-1处理30 min后再转染si-GOLM1),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采用划痕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迁移,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侵袭,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PI3K/AKT/mTOR信号转导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BALB/c裸小鼠右侧皮下注射肺腺癌A549细胞建立移植瘤模型,分为空白组、si-NC组、si-GOLM1组、IGF-1组和si-GOLM1+IGF-1组,每组6只,注射6周后处死裸小鼠,收集肿瘤并测量肿瘤的质量和体积。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肺腺癌组织中GOLM1的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GOLM1的表达与肿瘤分�
朱海鹏胡军姜敏蔡若南王俊巧李莉
关键词:肺腺癌细胞增殖细胞侵袭
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 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 不同分为单纯放疗组(简称单放组)32例和放疗加化疗组(简称放化组)28例.放射治疗均采用6MV-X线常规照射,常规分割2 Gy/次,总量DT60~70 Gy,放化组在放射治疗同时或者放疗后给予顺铂(DDP)加亚叶酸钙(CF)加5-氟尿嘧啶(5-Fu)方案化疗.结果 放化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3.30%、46.70%、16.67%和60.30%、16.67%、6.67%;其中2年生存率放化组明显高于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期放化组与序贯放化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8.89%、55.55%、22.22%和84.21%、47.37%、15.79%.患者近期不良反应,放化组较单放组有所加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式和临床分期是食管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放化联合较单纯放疗预后好,分期越晚预后越差.结论 放化疗联合能提高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2年生存率,患者近期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有效的方法 之一.
朱海鹏包永星张淳
关键词:食管肿瘤
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调查被引量:18
2012年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和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恶性肿瘤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调查,筛选出多重耐药菌感染者,并分析结果。结果该院调查期间收治恶性肿瘤患者2 937例,发生医院感染269例,其中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恶性肿瘤患者44例,占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16.4%,所患肿瘤主要以肺癌为主,感染以肺炎为主,占43.2%;分离出多重耐药株61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42株,革兰阳性球菌19株,排在前5位的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金葡菌。所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有很高耐药性;由多重耐药菌感染导致的病死率达65.9%。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严峻,控制感染发生的关键在于加强高危人群的监控和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
张斌解静荣朱海鹏张国峰
关键词:恶性肿瘤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
GOLM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高尔基磷蛋白2(Golgi phosphoprotein 2,GOLPH2,又称为GP73或GOLM1)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从GEPIA数据库分析肺腺癌组织中GOLM1 mRNA表达情况及与肺腺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利用慢病毒siRNA技术下调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GOLM1的表达,通过Real-time PCR验证沉默效果,CCK-8、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结果:GOLM1 mRNA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P<0.05);GOLM1 mRNA高表达的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明显低于GOLM1低表达患者(P<0.05);沉默GOLM1表达后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显著被抑制(P<0.05)。结论:GOLM1在肺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其表达可抑制肺腺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可以作为潜在的评估肺腺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贾春丽张华路鹏霏杨颖李莉胡军朱海鹏
关键词:肺腺癌细胞增殖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单纯放疗组(单放组)32例和放疗加化疗组(综合组)28例;综合组中序贯放化疗组(序贯...
朱海鹏
关键词:食管肿瘤化学治疗生存率
文献传递
消化道恶性肿瘤799例分类构成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 对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进行分类构成分析,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2-2009年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男性(587例)比女性(212例)多见,男女之比为2.77:1,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40岁以上所占比例高,尤其是60~79岁的比例[61.2%(489/799)]明显增高,80岁以上比例[3.5%(28/799)]降低.肿瘤发生部位前3位男性为胃、肝脏和食管,女性为胃、肝脏和直肠.结论 799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胃癌、肝癌居多,临床分期以中、晚期为主,应加强对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防治,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周琴朱海鹏吴克雄唐焱
关键词:肿瘤
单纯化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分析单纯化疗与放化疗联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毒性反应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随诊资料完整的初治及卡氏评分≥70的8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单纯化疗组45例和放化联合组35例,其中同期放化疗6例,夹心放化疗12例,序贯放化疗17例。放射治疗均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完成。结果:(1)单化疗和放化疗联合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远期疗效比较,放化联合组的中位生存期,1、2、3年生存率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2)两组患者主要毒副反应发生于消化道和造血系统,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可提高1、2、3年生存率,毒副反应可耐受。
张淳包永星朱海鹏李兆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索拉菲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索拉菲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21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索拉菲尼400mg,每日2次,6周为1个周期,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治疗6周后评定疗效和安全性。结果21例患者均完成6周治疗,其中部分缓解4例,病情稳定10例,病情进展7例,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2个月。治疗期间发生手足皮肤反应者19例,其中1级10例,2级8例,3级1例;腹泻1级6例;恶心、呕吐1级5例;乏力1级3例;皮疹1级3例,2级7例;脱发1级4例;高血压1级1例;口炎1级1例。结论索拉菲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可控制肿瘤生长,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朱海鹏吴克雄唐焱胡军
关键词:肝肿瘤晚期原发性索拉菲尼毒性反应
三乙醇胺保留灌肠预防放射性直肠反应疗效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三乙醇胺保留灌肠预防放射性直肠反应的疗效。方法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月1日55例在我科行盆腔放射治疗(放疗)的门诊或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乙醇胺组(30例)和康复新液组(25例),二=三乙醇胺组采用三乙醇胺乳膏20g保留灌肠;康复新液组采用康复新液50ml保留灌肠。观察2组患者出现放射性直肠反应的严重程度及出现时间,采用秩和检验比较2组疗效。结果三乙醇胺组4例未出现直肠黏膜反应,1级20例(66.7%),2级6例(20.0%);康复新液组1级10例(40.0%),2级13例(52.0%),3级2例(8.0%);2组均未出现4级直肠反应(U:3.06,P〈0.05)。放疗结束6个月后,三乙醇胺组14例(66.7%)未发生放射性直肠反应,1级6例(28.5%),2级1例(4.8%);康复新液组7例(50.0%)未出现直肠反应,1级5例(35.7%),2级2例(14.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1,P〈0.05)。结论三乙醇胺保留灌肠对于盆腔放疗患者预防放射性直肠反应疗效较好。
朱海鹏周琴唐焱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