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剖宫产大出血74例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孕产妇的健康水平。方法:通过我院1999年1月-2003年12月剖宫产术中大出血74例及同期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病例临床资料,对出血原因、出血量进...
- 胡科丽朱明娟
- 关键词:剖宫产产后出血
- 文献传递
- 剖宫产大出血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胡科丽朱明娟
- 关键词:剖宫产大出血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出血相关因素产后出血严重并发症剖宫产分娩
- 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母乳喂养干预效果
- 2024年
- 目的:探究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对产妇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2023年贵州省人民医院收入的12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组,采用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母婴喂养护理;选取实施该项目前1个年度达到入组标准的1200例产妇及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母婴喂养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3 d体温、母乳喂养成功率、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新生儿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新生儿出生后皮肤接触情况等指标。结果:研究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3 d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95.83%高于对照组的82.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皮肤接触占比89.58%,停止皮肤接触前完成首次母乳喂养占比85.33%,对照组分别为69.33%、63.50%,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与新生儿皮肤接触持续时间<15 min占比20%,对照组为53%,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时间段研究组产妇与新生儿皮肤接触持续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技术能够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提高纯母乳喂养成功率。
- 魏娜罗滢杨艳李斌朱明娟
- 关键词:产后出血量母乳喂养干预效果
- 不同年代剖宫产指征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许吟张莉朱明娟徐红
- 关键词:剖宫产手术指征
- 介入治疗晚期恶性滋养细胞肿瘤4例
-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即可通过血循环转移到全身,破坏组织器官弓t起出血和坏死,是最易致命的肿瘤之一。其最常见的转移部位是肺,其次是阴道。我院2002年-2005年收治4例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其中绒癌2...
- 代伟英朱明娟
- 关键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绒癌侵蚀性葡萄胎介入治疗
- 文献传递
- 某省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的临床结局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贵州省妊娠晚期孕妇GBS带菌情况,孕产妇及新生儿的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3865例孕妇纳入研究,在孕35~37周时取孕妇阴道分泌物,使用Taqman探针实时PCR技术进行GBS检测,筛查出GBS阳性组40例。按1∶2配比,随机选取GBS阴性孕妇80例作为GBS阴性组。随访两组孕妇早产率、剖宫产率、产褥感染发生率、胎膜早破、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和新生儿病死率。结果 GBS阳性组孕妇胎膜早破、产褥感染发生率、新生儿感染发生率及新生儿病死率均高于GBS阴性组(P <0.05),而GBS阳性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与GBS阴性组比较无差异(P> 0.05)。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生殖道GBS感染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应对孕晚期孕妇常规筛查GBS,阳性者积极干预,对于临床结局有改善的作用。
- 戴薇朱明娟许吟胡科丽
- 关键词:妊娠晚期B族溶血性链球菌
- 子宫内膜癌综合治疗40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戴伟英朱明娟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综合疗法外科手术放射疗法症状
- 一种医用止血气囊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止血气囊,涉及止血气囊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环形框和球形气囊,所述球形气囊壁厚内构造有隔腔,所述环形框一端为开口且与球形气囊的隔腔相连通,所述球形气囊上均匀构造有多个贯穿孔,所述环形框内固定贯穿...
- 杨婧朱明娟魏娜
- 子宫肌壁间妊娠3例临床分析
- 2007年
- 朱明娟戴薇
- 关键词:子宫肌壁间妊娠异位妊娠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甲氨蝶呤浆膜面
- 一种助产钳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助产钳,涉及助产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钳柄,两个所述钳柄同一方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钳杆,两个所述钳杆之间通过转动柱相互铰接,两个所述钳杆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弧形夹板,两个所述弧形夹板的内凹面相...
- 朱明娟魏娜杨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