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磁共振
  • 13篇成像
  • 7篇成像技术
  • 6篇磁共振成像
  • 5篇MRI
  • 4篇弥散
  • 3篇胆管
  • 3篇胆管成像
  • 3篇腰椎
  • 3篇胰胆管
  • 3篇胰胆管成像
  • 3篇水成像
  • 3篇椎间盘
  • 3篇弥散加权
  • 3篇脑磁
  • 3篇脑磁共振
  • 3篇脑转移
  • 3篇加权成像
  • 3篇梗死
  • 3篇梗阻

机构

  • 23篇宁夏医学院附...
  • 2篇宁夏医学院
  • 1篇石嘴山市第一...

作者

  • 23篇朱凯
  • 13篇王卉
  • 9篇李宁福
  • 5篇郭玉林
  • 3篇田顺典
  • 3篇赵俊玲
  • 3篇李宁富
  • 3篇金群华
  • 3篇赵建国
  • 3篇陈德胜
  • 2篇袁志红
  • 2篇李燕
  • 1篇孔凡元
  • 1篇李云香
  • 1篇李勇军
  • 1篇陆志东
  • 1篇马菁
  • 1篇杨卫东
  • 1篇张焱
  • 1篇张伟

传媒

  • 8篇宁夏医学院学...
  • 4篇宁夏医学杂志
  • 3篇第六届全国磁...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第四届中国西...
  • 1篇全国第二届分...

年份

  • 2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200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成像技术在尿路梗阻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病例先行3D和2D冠状位泌尿系水成像及FIESTA序列,以显示尿路梗阻水平,再在梗阻水平进行薄层T1WI与T2WI扫描,最后行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12例患者中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2例,先天性巨输尿管2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结石3例,输尿管癌2例,膀胱癌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论磁共振水成像技术与常规序列结合能提高尿路梗阻性病变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水平,且对患者安全、无创,适合于任何人群,极大地拓宽了检查的实用范围。
朱凯陈宗福王卉李宁福
关键词:磁共振尿路成像尿路梗阻
脑室型脑囊虫病MRI诊断10例术后的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印证脑室型囊虫的MRI表现特征。方法 通过回顾 ,选择经CT、MRI扫描 ,血清脑脊液化验检查及手术证实的 10个病例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10例中 ,检出脑室内囊虫 15个 ,6个居四脑室 ,4个居三脑室 ,5个居侧脑室。结论 MRI平扫及增强加必要的水抑制术 ,是提高脑室型囊虫检出率的有效手段。
朱凯田顺典王卉赵俊玲
关键词:MRI
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MRI及病理学观察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的MRI表现及病理学改变。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只。实验组采用手术方法以L3为中心切除相关腰椎的棘突、关节突、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通过改变脊柱的生物力学制作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术后分别于1个月、 2个月、3个月行MRI检查,之后处死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MRI检查结果对照组:无特异性改变,实验组:于术后2 个月、3个月时的T2信号明显降低。病理学检查对照组:无明显变化,实验组:表现为髓核细胞减少,外周纤维环结构紊乱。结论本实验方法的建立为研究腰椎间盘退变提供了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陈德胜金群华李燕朱凯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动物模型病理学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对胆系结石的诊断价植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技术对胆系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7例胆系结石的患者采用快速自旋回波之重T2加权技术进行MRCP检查,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取得图像。35例有手术结果。结果:MRCP图像能较...
李宁富朱凯袁志红郭玉林
关键词: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胆道结石
文献传递
磁共振弥散成像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磁共振弥散加权平面回波(DW-EPI)成像技术是近年出现的MRI脑功能成像方法之其中一种,它对脑梗死的早期诊断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我院自2005年3月引进1.5TMRI设备以来对2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性了MRI检查.本文...
李宁福朱凯王卉
关键词:磁共振弥散成像急性脑梗死影像诊断
文献传递
脑干梗死115例被引量:7
2002年
李勇军马静孔凡元朱凯
关键词:脑干梗塞MRI
梗阻性黄疸CT检查技术
2002年
在梗阻性黄疸中 ,CT检查能够明确梗阻平面 ,分析梗阻原因。对 30 0例资料完整 ,经手术证实梗黄病例的CT检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结。我们认为 :检查前认真阅读申请单 ,询问病史、指导和训练病人吸气、闭气 ,30min及 5min分别口服 5 0 0ml 1%~ 2 %对比剂 ,兴趣区薄层小间隔扫描、增强扫描、局部放大、测CT值、调整窗宽和窗位、变换扫描体位是显示病变的关键。
马菁朱凯
关键词:梗阻性黄疸CT
并行采集技术在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并行采集(ASSET)技术在脑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30例患者同时行颅脑核磁共振常规扩散功能成像(DWI)与加ASSET技术的DWI检查。
朱凯王卉赵建国李宁福
关键词: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并行采集技术
文献传递
腰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观察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通过手术方法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并在磁共振(MRI)下观察。方法随机选取32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6只。采用手术方法以L3为中心切除棘突、关节突、棘上棘间韧带,切断双侧竖棘肌。对照组仅切开皮肤后即缝合。术后分别于1、2、3个月行MRI检查。结果对照组T2信号仅有轻度改变,而实验组T2信号明显降低。结论本动物模型成功地建立可为腰椎间盘退变的研究提供较为满意的实验平台。
陈德胜金群华朱凯
关键词:动物模型椎间盘退变核磁共振
主动脉夹层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及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方法  31例不同类型的主动脉夹层患者 ,在心电门控多层自旋回波序列下行横轴位、左前斜位、冠状位MRI扫描。结果  31例均获得满意效果 ,其中Ⅰ型10例 ,Ⅱ型 3例 ,Ⅲ型 18例。在常规SE图像上可观察到破口位置、真假腔、内膜片及附壁血栓。结论 选择合适的扫描参数以及应用心电门控技术是确保获得高质量MRI影像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 。
李宁富朱凯田顺典刘闽生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疾病磁共振成像AD主动脉夹层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