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价值 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分析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CRT)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查阅2021-01—2022-01本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根据其中80例患者28天转归,分为生存组(n=42)和死亡组(n=38),两组均进行集束化综合治疗,并检查记录治疗前和治疗后6h CRT及其它临床指标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RT及临床资料对患者预后的影响,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预判CRT对患者28d死亡风险。结果:死亡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BC)、血尿素氮(BUN)、肌酐(Scr)、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4h内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治疗后6h CRT与生存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WBC、BUN、Scr、SOFA评分和治疗后6h CRT是脓毒性休克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WBC、SOFA、治疗后6h CRT是独立危险因素。ROC表明治疗后6h CRT为3.15s时,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28天死亡的灵敏度为68.4%,特异度为71.4%,曲线下面积(AUC)0.71(95%CI:0.59-0.82)。结论:集束化综合治疗后6h CRT延长是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脓毒性休克预后有良好预测价值。 李晓倩 马玉仓 曹磊 唐伟伟 白兆青关键词:脓毒性休克 预后 垂体腺瘤患者海绵窦内侧壁的MRI特征及其在海绵窦侵袭性术前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利用MRI技术显示海绵窦内侧壁,通过与传统影像学评价指标;肿瘤的大小;术中探查;术后鞍底脑膜病理学表现及肿瘤的增殖活性等相比较,评价海绵窦内侧壁在MRI上的表现,术前评估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以及术中指导手术操作的应用价... 曹磊 王守森关键词:海绵窦 内侧壁 垂体腺瘤 硬脑膜 KI-67标记指数 文献传递 基于Isthmin和RGD基序的复合物对胶质瘤U251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基于Isthmin和RGD基序的复合物对胶质瘤U251的治疗效应。方法构建Isthmin和RGD基序的复合物,并建立胶质瘤U251移植瘤模型,体内外观察其对U251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该复合物能有效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延长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率。结论该复合物能同时靶向肿瘤和血管内皮细胞,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了较理想的策略。 陈宏颉 曹磊 王守森 郑兆聪 王如密 汪君关键词:胶质瘤 基因治疗 Livin siRNA重组腺病毒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通过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livin的表达,探讨其对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livin siRNA重组腺病毒后感染U251细胞,采用RT-PCR、蛋白质印迹法检测livin基因的干扰效果,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U25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同时观察重组腺病毒对荷瘤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重组腺病毒Ad-livinsiRNA能有效抑制U251细胞的livin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在小鼠体内有效抑制U251细胞的生长和提高荷瘤小鼠的平均生存期(P<0.05)。结论用livin siRNA重组腺病毒介导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可抑制U251细胞增殖,促进凋亡,为胶质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策略。 陈宏颉 曹磊 王守森 郑兆聪关键词:重组腺病毒 LIVIN 神经胶质瘤 年龄、性别对封闭群小鼠脑内Munc18-1含量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背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和啮齿类动物都会逐渐出现学习记忆能力减退。但是,导致这些记忆能力减退的机制依然不明确。目前的观点认为海马和新皮质突触蛋白水平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学习记忆能力减退的原因之一。①Munc18-1是一个参与... 曹磊关键词:衰老 甲状腺激素 文献传递 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3例经病理学证实为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3例患者的肿瘤分别位于鞍结节、顶枕骨和蝶窦大翼内,影像学表现均呈溶骨性破坏,均行手术切除肿瘤。术后病理学结果分别为砂样体型、混合型和纤维型脑膜瘤,周围骨质均受累。1例术后23月复发;另2例随访6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原发性颅骨内溶骨性脑膜瘤术前明确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对决定手术方案有指导价值;最大程度切除肿瘤及受累骨质是治疗的关键。 曹磊 张小军 王守森 陈宏颉 高进喜 王如密小骨窗开颅和术中超声定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被引量:6 2011年 1对象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2005年1月-2010年6月采用小骨窗开颅加术中超声定位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4例。男65例,女49例; 谢建民 高进喜 薛亮 曹磊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海绵窦内侧壁的MRI特征对侵袭性垂体腺瘤的术前评估价值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利用海绵窦内侧壁的MRI特征,评价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的术前评估价值。方法运用Siemens3.0T磁共振机扫描39例垂体腺瘤,观察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Knosp—Steiner分级、颈内动脉被包绕程度、海绵窦间隙受侵犯程度等,手术探查双侧海绵窦内侧壁,活检鞍底硬脑膜,计算肿瘤Ki-67标记指数,并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利用MRI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PPV75%,NPV100%,约登指数0.952,ROC曲线下面积0.976),与Knosp—Steiner分级、颈内动脉被包绕程度、海绵窦间隙受侵犯程度等指标具有一致性(Kappa值0.788、0.611、0.732)。MRI海绵窦内侧壁完整性与鞍底硬脑膜受肿瘤侵犯及Ki一67LI之间均相关。结论利用3.0TMRI显示海绵窦内侧壁,在术前诊断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具有重要价值,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术中操作有指导意义。 曹磊 王守森 马明 钟群 陈宏颉关键词:海绵窦 内侧壁 垂体腺瘤 硬脑膜 海绵窦内侧壁对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的价值 2011年 垂体腺瘤在组织学上属于良性肿瘤,但6%~10%的垂体腺瘤可向海绵窦内侵袭性生长[1]。有研究[2]报道,单独或合并侵犯海绵窦的垂体腺瘤占所有侵袭性垂体腺瘤的88%。垂体腺瘤对海绵窦的侵袭程度直接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而海绵窦内侧壁(medial wall of cavernous sinus,MWCS)是分隔垂体与海绵窦的膜样结构,本文将从解剖学及MRI角度阐述MWCS对垂体腺瘤侵袭海绵窦(cavernous sinus invasion by pituitary adenoma, 曹磊 王守森 王如密关键词:海绵窦内侧壁 垂体腺瘤 侵袭性 解剖学 核磁共振 鼻源性硬膜下脓肿1例 2011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因发热、头痛6d,左侧肢体抽搐2d,以“脑炎”收入我院神经内科。查体:体温38℃,神志朦胧,左侧肢体肌力2级,颈抵抗4横指。既往有鼻窦炎病史1月余。入院行CT平扫+增强示右侧颞顶枕部硬膜下弧形液性低密度影,右侧侧脑室受压变窄,增强扫描示病灶周边均匀厚度的细强化带。 曹磊 魏梁锋 王守森关键词:鼻窦炎 硬膜下脓肿 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