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宏
- 作品数:19 被引量:65H指数:5
- 供职机构:廊坊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正中神经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正中神经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的临床疗效,观察供体神经的变化。方法在臂丛神经上干损伤屈肘功能障碍时,应用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与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支吻合重建屈肘功能14例,并进行10~36个月的随访。根据肱二头肌肌力和肘关节活动范围评定术后疗效。结果本组优9例,可3例,差2例。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有年龄、损伤距手术时间、臂丛神经损伤的程度、神经吻合的质量,以及功能锻炼的方式方法。手术前后供体神经功能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正中神经部分束支移位重建屈肘功能是治疗臂丛神经上干损伤的一种简便、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 曹文宏刘新阁王德芬祁庆彬常万绅许会敏张伟扬杰
- 关键词:臂丛正中神经束支移位屈肘功能
- 植骨术在感染性开放性骨不连中的应用
- 1998年
- 陈光杨建忠曹文宏贾子超黄继春王铭
- 关键词:植骨术感染性
- 示指指动脉穿支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观察示指指动脉穿支皮瓣用于手指皮肤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将手指皮肤缺损患者15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5例采用示指指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对照组采用邻指皮瓣修复。观察2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对照组有效率为9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组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美观度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示指指动脉穿支皮瓣和邻指皮瓣用于手指皮肤缺损效果相当,但前者更为美观,值得推广应用。
- 祁庆彬杨杰王鹏张伟许会敏曹文宏
- 关键词:邻指皮瓣皮肤缺损
- 骨折合并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断及治疗被引量:1
- 2007年
- 曹文宏张伟王海龙
- 关键词:急性动脉栓塞骨折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四肢动脉栓塞肺动脉栓塞急性栓塞
- NNB/BMP复合物在胫骨骨折不愈合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00年
- 目的 :验证天然型无机骨 (NNB)与骨形态形成蛋白 (BMP)复合物取代自体松质骨移植治疗胫骨陈旧性骨折及骨折不愈合的可行性。方法 :将NNB与BMP按 2 0∶1的比例 ,经化学方法制成NNB/BMP复合物 ,以 80例陈旧胫骨骨折及骨折不愈合为研究对象 ,本次手术到受伤时间平均 8.5个月 ( 4~ 2 4个月 ) ,平均年龄 3 5岁 ,随机分为对照组 3 0例 ,治疗组 5 0例 ,依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甲、乙二组 ,分别在骨折区域植入自体松质骨与NNB/BMP ,观察术后全身及切口局部反应及连续X线片表现。随访平均 19个月 ( 13~ 3 6个月 )。按Johner Wruh评分评价最终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愈合时间上有显著差异 ;治疗组甲与治疗组乙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NNB/BMP复合物具有与自体松质骨相同的促进骨愈合的生物学活性 ,是一种理想的促进骨折愈合的松质骨替代材料。
- 陈光杨建中许会敏王铭曹文宏朱勇王美婷
- 关键词:骨形态形成蛋白胫骨骨折骨折不愈合
- 指背筋膜蒂皮瓣在手指皮肤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2月收治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患者33例(37指),男19例(22指),女14例(15指);受伤至入院时间1h^15d;指腹皮肤缺损17指,甲床缺损9指,中节掌侧皮肤缺损6指,中远节掌侧皮肤缺损5指;皮瓣切取而积0.8cm×1.0cmy^1.9 cm×2.7 cm,应用大小为1.0cm×1.2 cm^2.1cm×2.9cm的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创而,供区游离植皮修复。根据患指缺损形状、大小、在指背设计皮瓣,自手指近端游离皮瓣,远端设计为"泪滴"状。皮瓣与受区疏松缝合,放置引流片,供区近节指背采用全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抗炎抗痉挛等常规治疗。结果术后5例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术后30例(34指)获随访,随访时间6~25个月,中位数16.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饱满。术后6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6~9 mm,中位数7.7 mm。手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评分法评定达105°~230°,中位数204.6°。结论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薄、质地良好,皮瓣可恢复感觉,是一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好方法。
- 杨杰于晓洁王鹏王建成曹文宏许会敏
- 关键词:手指软组织缺损指背筋膜蒂皮瓣创面修复
- 改良血管套接法在断指再植中的临床研究
- 王海龙于晓洁王霄付雅明王建成曹文宏
- 课题选取收治的断指再植的患者196例,以随机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85指和观察组B组111指。两组断指成活率对比A组85指,成活69指,部分成活5指,坏死11指,成活率81.18%;B组111指,成活101指,部分成活2...
- 关键词:
- 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术中患指局部血液微循环和经皮氧分压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改良血管套接法对断指再植术中患指局部血液微循环及经皮氧分压的影响。方法选择手指离断伤患者125例196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A组)采用传统端端吻合法85指,观察组(B组)采用改良血管套接法111指,均于术后第1天、2天、4天、7天检测患指局部血液微循环和经皮氧分压,应用χ2检验和t检验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第1、2、4、7天,B组患指局部血液微循环情况及经皮氧分压均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血管套接法相对于传统端端吻合法来说,可以提升术后局部血液循环供应,从而提高再植成活率。
- 王海龙于晓杰王鹏杨杰祁庆彬王建成许会敏曹文宏
- 关键词:微循环显微血管断指再植
-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的救治
- 2006年
- 对117例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患者的准确诊断、抢救措施、血管吻合方法及术后并发症做回顾性总结。结果107例治愈,3例死亡,4例截肢,3例肢体无功能。良好的显微外科技术和正确的血管修复方法是血管修复成功的前提。
- 许会敏曹文宏张伟祁庆彬扬杰王海龙
- 关键词:主干血管救治四肢主干血管损伤
- 改良血管套接法与血管端端吻合法在断指再植术术后恢复中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手指离断后给予再植,血管吻合技术是断指患者再植成败的关键。随着目前显微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专家同行逐渐开发出各种不同的断指再植吻合方法,并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我院于2011年以来应用改良血管套接法实施断指再植手术后,断指再植手术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现将该术与传统血管端端吻合法在术后恢复方面的对比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王海龙于晓杰王鹏杨杰祁庆彬王建成许会敏曹文宏
- 关键词:断指再植术术后恢复吻合法接法血管吻合技术显微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