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伟

作品数:33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体层摄影
  • 8篇体层摄影术
  • 8篇X线
  • 8篇X线计算
  • 8篇X线计算机
  • 8篇成像
  • 6篇扩散
  • 5篇磁共振
  • 3篇张量成像
  • 3篇肾脏
  • 3篇肿瘤
  • 3篇细胞
  • 3篇弥散
  • 3篇扩散张量
  • 3篇活检
  • 3篇骨折
  • 3篇穿刺
  • 3篇穿刺活检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心室

机构

  • 17篇潍坊医学院
  • 10篇潍坊市益都中...
  • 3篇潍坊医学院附...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大连大学附属...
  • 1篇南开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作者

  • 27篇房伟
  • 21篇马智军
  • 13篇董海霞
  • 12篇冯强
  • 8篇蒋瑞生
  • 4篇孙世杭
  • 4篇程传明
  • 3篇张素娟
  • 3篇张友军
  • 2篇周茂义
  • 2篇伍建林
  • 2篇张万伟
  • 2篇喻罡
  • 2篇李媛媛
  • 1篇田立善
  • 1篇于洪
  • 1篇冀玉爱
  • 1篇辛毅
  • 1篇宗佩君
  • 1篇曾祥敏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计算...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肾脏透明细胞癌扩散张量成像参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探讨肾脏透明细胞癌患者扩散张量成像(DTI)参数与组织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脏透明细胞癌且病变最大径≥1cm的30例患者。患者均行肾脏DTI检查,测量肾肿瘤和正常肾实质的ADC值、主特征向量(E1)值和各向异性分数(FA)值。对手术取得的病变组织行病理检查,将患者分为低级别(I~Ⅱ级)和高级别(Ⅲ~Ⅳ级)肾透明细胞癌组,并测得肿瘤细胞密度和微血管密度(MVD)。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高、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细胞密度和MV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肾组织、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DTI参数,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各DTI参数与细胞密度和MVD的相关性。结果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15例(I级7例、Ⅱ级8例),高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15例(Ⅲ级9例、Ⅳ级6例)。低、高级别组的肿瘤细胞密度分别为(51.73±6.73)%和(64.87±9.08)%,低、高级别肿瘤的MVD分别为(49.33±7.76)、(61.27±8.45)条,高倍视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4.50和-4.03,P均〈0.05)。正常肾实质、低级别肾透明细胞癌和高级别肾透明细胞癌的ADC值分别为(2.08±0.10)×10-3、(1.24±0.19)×10-3、(1.08±0.19)×10-3mm2/s,E1值分另0为(2.19±0.15)×10-3、(1.44±0.16)×10-3、(1.21±0.21)×10-3mm2/s,FA分别为0.32±0.05、0.29±0.08、0.22±0.06,不同组织间上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8.347、127.366、11.511,JP均〈0.05)。ADC、E1、FA值与细胞密度间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96、~0.865、-0.730,P均〈0.05);ADC、E1、FA值与MVD问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739、-0.826、-0.761,P均〈0.05)。结论DTI参数和肾透明细胞的病理分级间具有相关性。
冯强马智军房伟董海霞高言君伍建林宗佩君张万伟
关键词:肾肿瘤病理学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肺灌注成像(DEPI)和最小密度投影(MinP)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将扫描后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灌注成像分析;对肺组织灌注定量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同一患者的双侧比较行配对t检验,不同组别之间的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以融合数据的CTPA图像为标准,分别计算DEPI、MinP图像诊断肺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比较采用配对卡方检验。结果灌注定量分析显示对照组双肺及双肺上、中、下部分别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灌注定量分析显示全肺及中、下肺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PI和MinP图像与CTPA在诊断肺栓塞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用于肺栓塞的诊断,尤其有利于其早期发现和精确解剖定位。
马智军张素娟冯强房伟
关键词:肺栓塞灌注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肾上腺肿瘤的CT征象分析及鉴别诊断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其CT征象,提出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本组99例肾上腺肿瘤中,腺瘤32例,嗜铬细胞瘤41例,髓性脂肪瘤5例,皮质腺癌8例,转移瘤13例。结论:肾上腺肿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对评价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和制定手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程传明马志军刘小妹房伟
关键词:肾上腺肿瘤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肺灌注成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临床怀疑肺动脉栓塞30例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生成140、80kV和融合系数为0.3的3组数据。根据融合数据的cT肺动脉造影(CTPA)图像将患者分为肺栓塞组和正常组。采用双能量评估软件将薄层重建数据进行灌注成像分析,将双肺野分为上、中、下3部分,正常组受试者肺组织灌注定量的双侧比较行配对t检验,2组间肺组织灌注量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融合图像行MinlP,评估肺组织通气情况。结果正常组(16例)肺灌注均匀,无明显灌注缺损及减弱,灌注定量分析显示左、右全肺的灌注量分别为(27±7)、(28±8)HU,两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3,P〉0.05);左肺上、中、下部的灌注量分别为(23±6)、(24±6)、(28±8)HU,右肺上、中、下部灌注量分别为(26±8)、(27±8)、(28±9)HU,两侧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91、-1.96、-1.73,P值均〉0.05)。肺栓塞组(14例)CTPA图像显示肺动脉干、段及亚段充盈缺损,肺灌注成像表现为栓塞血管所支配肺野区域的灌注缺损或缺失,灌注定量分析显示全肺及中、下肺的灌注量分别为(22±5)、(22±8)、(21±8)HU,与正常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0、-2.32、-2.63,P值均〈0.05)。MinlP显示通气异常区与灌注异常区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可用于肺栓塞的诊断,有利于肺栓塞的早期发现和精确解剖定位。
马智军冯强张素娟房伟董海霞
关键词:肺栓塞灌流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眶内壁纸样板变异的CT表现及鉴别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眶内壁纸样板变异的CT表现及其与骨折的鉴别。方法收集自2006~2007年行颅脑及眶部CT检查的病例。选择无眶部外伤病史而出现纸样板改变或虽有眶部外伤并眶内壁改变但除外骨折的192例患者,设为病例组;选取有头面部外伤史并确诊为纸样板骨折的部分病例,设为对照组,分析各种征象在两者鉴别方面的价值。结果人群中眶内壁变异的概率为1.78%;两侧眼眶的眶内壁变异率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眶内壁内陷(成角内陷和弧形凹陷)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纸样板缺损方面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649)。结论研究结果提高了眶内壁纸样板变异的认识,对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的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马智军房伟董海霞蒋瑞生冯强
关键词:骨折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健康成年人肾脏DKI的可行性及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正常志愿者肾脏扩散峰度成像(DKI)的可行性和重复性。方法:30名健康志愿者纳入本研究,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行两次DKI扫描,分别测量两侧肾脏的上、中、下三个位置的平均扩散系数(MD)和平均峰度系数(MK),采用配对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差异是否统计学意义;采用Bland-Altman法对两次扫描的参数进行重复性评价。结果:测量者两次测量获得的MD和MK具有很好的一致性(ICC为0.755~0.940);两次扫描、两侧肾脏不同测量部位MD和MK值比较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次扫描,右肾下部的MD值和MK值重复性较好(分别为0.00±0.21和0.000±0.04)。结论:肾脏DKI具有可行性和重复性,尤以右肾下部的重复性较好。
房伟冯强马智军
关键词:肾脏
慢性肾小球肾炎弥散张量成像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国内慢性肾衰竭的首要病因为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随肾功能的减退伴发不同程度的肾间质纤维化。早期准确评估。肾功能和肾间质纤维化程度有助于延缓疾病的进展 。
冯强马智军伍建林房伟于洪曾祥敏
关键词: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弥散张量成像肾间质纤维化慢性肾衰竭纤维化程度
基于双源CT数据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对国人左心室功能的分析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基于双源CT容积数据的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在评价左心室功能中的实现方法及其所得各指标与多次屏气电影法MRI测得的左室功能各指标的相关性及一致性。为临床提供一种能够准确计算左心室功能的方法。方法:32例纳入对象全部进行冠脉CTA及多次屏气MR心功能电影检查,在CT容积数据基础上由Matlab进行基于傅利叶变换的最小二乘多项式曲线拟合,计算拟合的左心室功能指标。对比分析拟合的心功能指标值与MR测定值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原始CT数据的时间-容积曲线形态,将32例对象分为光滑曲线组和大波动曲线组,分别将其拟合的心功能指标值与MR的对应指标进行Bland-Altman一致性分析。结果:最小二乘拟合法计算的左心室功能指标与MR的对应测量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r=0.93~099,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在95%一致性范围以外分布点数少;拟合值与MRI测量值具有良好一致性。结论:在双源CT多时相容积数据基础上应用最小二乘曲线拟合能够拟合左心室的时间-容积函数,使心功能的测量结果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对指导心功能软件的开发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蒋瑞生董海霞马智军周茂义房伟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左心室功能
多层螺旋CT平扫诊断急性梗阻性尿外渗应用分析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MSCT平扫对急性尿路梗阻并发尿外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因急性腰腹痛就诊的患者,分别采用16排螺旋CT或双源CT机(Definition)平扫,图像后处理工作站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及曲面重建(CPR)技术,其中的5例病人行增强扫描,附加容积再现(VR)图像后处理。结果:21例患者,19例尿路结石,2例输尿管癌,CT平扫均见患侧肾脏体积增大,密度减低,肾盂输尿管轻中度扩张积水,肾周积液。13例输尿管周围见液性渗出样密度影。MPR及CPR可更清楚显示全程梗阻表现及尿外渗征象。增强扫描后发现患侧肾脏强化较对侧延迟,延迟期可见条片状对比剂外渗。结论:MSCT平扫结合MPR及CPR图像后处理能清楚显示病变及梗阻原因,结合病史可诊断急性梗阻性尿外渗,避免应用对比剂对肾脏的损害和造成浪费。
房伟李媛媛张友军
关键词:尿路梗阻尿外渗
多层螺旋CT导引下孤立性肺结节穿刺活检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导引下半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对孤立性肺小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均行CT导引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所取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术后病理及临床和影像结果为最终诊断,计算经皮肺穿刺活检的阳性率、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MSCT导引下肺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阳性率为96%(48/50),穿刺成功率为98%(49/50)。并发症:气胸11例(22%),出血13例(26%),气胸合并出血5例(10%),咯血1例(2%),均较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MSCT导引下半自动活检针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快捷、准确的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方法。
房伟张友军李媛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