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臻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加工方法和材料种类对空蚀结果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旋转圆盘空蚀试验装置,以流动的自来水为介质,对铣削和抛光加工的1Cr18Ni9Ti、40Cr、45#钢3种钢材料,进行了累计5min、20min和1h的空蚀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验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原位观察。结果表明同种材料,铣削和抛光的试样蚀坑形态不同;同种加工方法,1Cr18Ni9Ti最难发生空蚀,40Cr的空蚀现象明显,45#钢发生了严重的空蚀破坏。结果显示不同加工方法影响了试样表面微形貌和显微组织,从而得到形态不同的空蚀坑;材料种类对空蚀破坏程度有显著影响,硬度和润湿性可能是重要影响因素。
- 蒋娜娜徐臻周刚陈大融
- 关键词:空蚀润湿性
- 旋转圆盘空蚀试验中的硅材料破坏过程研究被引量:6
- 2007年
- 利用自制旋转圆盘空蚀试验装置,以流动自来水为介质,对磨片、化抛片、抛光片和刻蚀片等4种硅片进行连续8 h试验以及对磨片进行连续14 h跟踪观察试验,研究硅材料的微观破坏过程,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触针式表面形貌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表面微观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连续8 h空蚀试验后,磨片原始表面的片状层基本消失,表面破坏程度最严重,化抛片次之,其表面尖锐的边缘发生了钝化,抛光片和刻蚀片的表面变化不大;化抛片的表面粗糙度Ra值由227.79 nm降至173.31 nm,抛光片的Ra值由0.483 nm增加至3.455 nm,磨片在14 h试验后其Ra值由0.3304μm降至0.1965μm;一定尺度的表面微观形貌对硅材料产生显著影响.
- 蒋娜娜徐臻陈大融李浩群
- 关键词:空蚀硅片表面形貌
- 腐蚀和空蚀过程的材料破坏形式研究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抛光45钢样品在10min 静水腐蚀和旋转圆盘空蚀实验过程中的材料破坏形式进行研究。实验介质为添加了500nm 氧化铈微粒的去离子水。结果显示实验后腐蚀和空蚀样品表面都出现材料破坏区,破坏区...
- 蒋娜娜徐臻陈大融
- 关键词:空蚀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