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媛
- 作品数:60 被引量:330H指数:11
- 供职机构:天津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小鼠后肢针灸固定装置的制作与使用
- 2021年
- 目的制作一种用于小鼠后肢针灸的简易固定装置,为针灸实验操作提供经济实用、便利高效的工具。方法按照设计图制作小鼠后肢固定器,由4位实验员A、B、C、D分别使用布制鼠衣和小鼠后肢固定器固定小鼠,针刺后肢足三里穴,观察固定所需时间、小鼠后肢回缩次数、针具脱落次数、小鼠体重以比较二者在针刺操作中的固定效果及对小鼠应激反应的影响;此外通过热辐射痛阈检测、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不同固定方法对小鼠痛阈、认知、情绪等的影响。结果小鼠后肢固定器制作简单,与布制鼠衣相比,对小鼠体重的影响无明显差别,但使用小鼠后肢固定器固定小鼠进行针刺效率更高,固定后小鼠后肢回缩次数及针具脱落次数较少;热辐射痛阈检测、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各项指标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小鼠后肢固定器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实验效率,对小鼠痛阈、认知、情绪等无明显影响,可根据具体的实验需求使用。
- 苑功名刘兴星公一囡王洋洋杨静雯徐媛郭永明
- 关键词:针灸小鼠后肢固定器
- 关于《黄帝内经》针刺禁忌初探
- 《内经》中对针灸禁刺的论述,丰富而精彩,特别突出了天人相应的整体观点,为后世建立针刺准则,确保针刺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但由于其所处时代的限制,所提出的许多禁忌也有自身不合理的地方。一部分因为对解剖结构了解不足,一部分因为...
- 徐媛
- 关键词:安全标准黄帝内经
- 文献传递
- 针灸通过微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作用及机制探讨
- 2023年
- 巨噬细胞是人体固有的免疫细胞,在抵抗病原体入侵、参与炎症反应及维持机体内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巨噬细胞根据周围环境刺激极化为不同表型,即M1和M2两种亚型。简而言之,M1极化的特征在于产生促炎因子,具有抗菌和杀瘤活性,而巨噬细胞M2极化与免疫抑制,肿瘤发生、伤口修复有关。巨噬细胞极化紊乱会导致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微RNA(MicroRNA,miRNA)在调节巨噬细胞极化中发挥重要作用,针灸能够改变巨噬细胞的微环境,促使巨噬细胞转化为不同表型,针灸亦可以通过调控miRNA调控免疫。部分研究表明针灸通过mi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可能是针灸调控免疫疾病的一个新方向,肯定其效应解释其机制,能够为针灸调控免疫疾病提供新的证据支持。
- 王悦郭永明张雨郑志玉徐媛
- 关键词:MIRNAS炎症针灸
- 针灸对骨关节炎软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2年
- 软骨损伤是骨关节炎(OA)进行性发展的关键病理机制。减缓软骨损伤,加速软骨修复是治疗OA的有效策略。针灸广泛用于OA的治疗,具有软骨保护作用。本文从软骨细胞稳态、细胞外基质代谢以及OA微环境3个方面,就针灸抑制软骨损伤的机制进行综述,并提出线粒体内源性途径及外泌体工程作为针灸治疗OA的研究方向,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 李媛徐媛陈波陈波王慎军房钰鑫刘阳阳房钰鑫郭永明刘阳阳
- 关键词:骨关节炎针灸软骨损伤线粒体功能障碍
- 扑克牌盒(针灸)
-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扑克牌盒(针灸)。;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扑克牌的包装。;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 潘玮烨罗雪菲徐媛杜凯宋昕慧汤沁菲潘晓琳张梓萱
- 针刺抗炎机制初探被引量:29
- 2018年
- 炎症是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有效的抗炎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针刺抗炎治疗历史已久,并为大家所共识,但其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对炎症进行了初步概述,并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抗炎途径、胆碱能抗炎途径及抗炎过程中主要的分子信号转导途径这些方面对针刺抗炎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发现针刺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由针刺造成的穴位局部炎症小网络启动机体整体调节的大网络,从而达到抗炎作用。
- 张一平刘阳阳徐媛徐枝芳闫雅雯郭义
- 关键词:针刺抗炎HPA轴信号转导
- 虚拟现实技术在经穴定位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5
- 2021年
- 针灸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医学,精准的经穴定位是针灸临床实践实效性与安全性的基础,但其理论抽象,意象丰富,腧穴繁多,记忆量大,给学生造成很大的学习负担。虚拟现实(VR)技术+经穴定位教学的组合可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造性思维。"VR+医学教育"符合新时期形式下创新型、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李明月张毅孟向文徐立尚秀葵徐媛陈波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经穴定位针灸学教学
- S1脑区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大脑初级体感皮层(S1)脑区趋化因子CXC配体1(CXCL1)及趋化因子CXC受体2(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揭示针刺镇痛的神经-免疫学机制。方法:将热痛阈值相对稳定的BALB/c小鼠足底注射0.05 mL完全弗氏佐剂(CFA)建立佐剂性关节炎(AIA)模型后,随机分为单纯荧光组和荧光标记CXCL1组,每组2只。荧光标记CXCL1组小鼠尾静脉注射AF750荧光标记CXCL1重组蛋白,并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观察荧光及荧光标记CXCL1在AIA小鼠体内的主要富集脏器及脑的荧光富集情况。另取热痛阈值相对稳定的Wistar大鼠,右足底注射0.1 mL CFA建立AIA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每组12只,取12只Wistar大鼠右足底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作为盐水组。针刺组大鼠针刺“足三里”1次/d,针刺持续7 d,治疗结束后采用热痛仪测量大鼠右侧足底热缩足潜伏期即热痛阈值;利用ELISA、免疫荧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文献报道的可能表达CXCR2及阿片肽受体的多个疼痛相关脑区CXCL1蛋白含量及S1脑区CXCL1阳性细胞数与mRNA表达水平,以期探明前期研究结果中针刺后升高的血清CXCL1的作用脑区;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S1脑区中CXCR2蛋白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S1脑区中CXCR2、μ-阿片肽受体(MOR)的mRNA表达,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法将CXCR2分别与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标记物NeuN及MOR共染,检测CXCR2在S1脑区中的表达细胞及是否与MOR共表达。结果:与单纯荧光组相比,荧光标记CXCL1组小鼠脑组织中有较强的荧光信号。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右侧足底热痛阈值均明显降低(P<0.01),S1脑区中CXCR2 mRNA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第2~7天热痛阈值、S1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CXCR2蛋白含量及mRNA表达、MOR mRNA表达均升高(P<0.05,P<0.01);针刺组大鼠S1脑区中CXCR2分别与NeuN及MOR有共�
- 李艳伟窦报敏王慎军吕中茜李威徐枝芳刘阳阳徐媛房钰鑫郭永明郭义
- 关键词:针刺镇痛佐剂性关节炎炎性痛阿片肽受体
- 一种小鼠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鼠固定装置,涉及医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管体和固定板,管体一侧用于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多个等距均布的固定机构,固定板远离固定机构一侧设有尾部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固定板两侧的滑动槽...
- 苑功名郭永明徐媛公一囡刘兴星王洋洋苏枫雅殷建朝谢飞李佩云李飞洋程港晨
- 应用WEKA数据挖掘软件对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刺激参数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总结临床中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常用手针和电针刺激参数,为针刺治疗RA刺激参数的选择提供文献依据。方法:检索CNKI、VIP、WF、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确定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合格的文献,用Endnote X7进行文献管理,EXCEL提取相关针刺刺激参数数据,通过频数分析法、WEKA软件中关联规则分析法对针刺治疗RA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临床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手针最常用。(2)手针文献基于频数分析:最常用的刺激参数分别为:0.30 mm×40 mm针灸针、常规穴位直刺、进针深度1~1.5寸、平补平泻手法、间隔10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d,共观察30 d。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和1次/d最常联合使用,其中以留针时间30 min和1次/d关联性最强。(3)电针文献基于频数分析,最常用的刺激参数分别为:G6805系列电针仪、疏密波、频率60 Hz、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共观察30 d。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电针治疗RA一般采取每日治疗一次,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持续治疗30 d。结论:手针治疗RA推荐的刺激参数为0.30 mm×40 mm针灸针、常规穴位直刺、进针深度1~1.5寸、平补平泻手法、间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30 d。电针治疗RA推荐的刺激参数为G6805系列电针仪、疏密波、频率60 Hz、以病人耐受为度、留针30 min、1次/d,连续治疗30 d。
- 徐媛李强王慎军李博赵雪张阔陈波丁沙沙郭义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