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立
- 作品数:25 被引量:29H指数:3
- 供职机构: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未来生态安全格局预测和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未来生态安全格局预测和优化方法,其中预测方法包括:S1.建立研究区的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库;S2.设置生态系统服务,并构建用于生态安全格局预测的贝叶斯网络模型;S3.利用马尔科夫模型预测自然发...
- 彭立周爽潘洪义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的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量化模型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地理空间的山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空间量化模型,包括以下步骤:人类活动强度计算,包括指标选取、模型构建,建立聚落活动强度模型和交通建设强度模型,然后进行人类活动综合强度模型计算;包括选取降雨侵蚀力、地形起...
- 刘颖邓伟彭立
- 文献传递
- 四川省典型区域水土保持治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 2021年
- 水土流失是制约我国山区及丘陵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四川省位于青藏高原东缘,不仅是长江、黄河上游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和主要水源涵养地,也是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区域内地质地貌复杂,河流众多,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人为活动频繁,水土流失严重。项目选取四川坡耕地、干旱河谷和川西高原典型区域,针对不同区域主要泥沙来源和水土流失类型以及相应的治理技术体系进行研究。
- 何孟龙莉巨莉彭立徐明曦鲜纪绅
- 关键词:水土流失
- 《锵锵三人行》中的审美维度被引量:2
- 2008年
- 《锵锵三人行》成功地颠覆了"有人认为,谈话节目只有靠精致的形式才能在第一时间内争夺人们的眼球"的观念。它以看似粗糙的形式赢得了成功,本文试从《锵锵三人行》这样一档谈话栏目入手探讨凤凰卫视脱口秀成功的原因,并期望从中找到对其它谈话节目的发展有所借鉴的地方。
- 周璐彭立
- 关键词:娱乐性人文化软处理
- 耦合社会网络模型和碳抵消的生态网络优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耦合社会网络模型和碳抵消的生态网络优化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图像;对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提取生态源地;计算土地利用类型栅格图像中各栅格单元的生境质量,构建生态阻力面;基...
- 黄可欣彭立王晓慧邓伟
- 西南山区国土空间要素耦合、功能表征及优化技术
- 彭立邓伟赵宇鸾刘斌涛刘颖陈田田张少尧张昊
- 国土空间利用与保护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中国国土空间问题的复杂性要归因于广泛分布的山地。西南山区地理环境分异明显,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博弈剧烈,山区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极大地制约西南山区的可持续发展。2...
- 关键词: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修复技术
- 融合景观指数和随机游走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融合景观指数和随机游走模型的生态安全格局识别方法,基于InVEST模型评估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按照自然间断点法重分类分为五级,提取第四、五级的范围作为生态系统服务的高值区,并对这些高值区进行等权叠加,结果即...
- 彭立黄可欣邓伟
- 中国西南山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被引量:15
- 2021年
- 理清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有利于抑制当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现象。本研究以西南山区的410个县(区)为对象,分析了其2000—2015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探索西南山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因子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西南山区各县(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明显,各区县之间存在差异,基尼系数为0.385;(2)西南山区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一定的聚集性规律,高-高型与低-高型主要分布在四川和云南,低-低型多以“组团”形式零星分布于各省,高-低型呈零星分布,散布于四川、贵州及重庆;(3)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与人口密度变化率、城镇化率变化、气温变化率呈正相关,而与降水变化率、植被归一化指数变化率、所管辖的城镇数量呈负相关。人口密度变化率、城镇化率变化、降水变化率、气温变化率、植被归一化指数变化率、所管辖的城镇数量是影响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为中国西南山区城市建设用地的合理利用与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参考。
- 王旭熙彭立刘守江魏芸云
- 关键词:空间自相关多元线性回归
- 一种城乡自然景观梯度上过渡区识别方法及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乡自然景观梯度上过渡区识别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三个步骤:S1、选择人文活动强度的表征因子,并利用GWPCA分析模型计算出HAII指数(人文活动强度指数);S2、基于色差渐变原理对县域HAII栅格进行...
- 张少尧邓伟彭立刘颖
- “经济-绿色-环境”协调发展水平测度及动态交互关系--基于四川省21个市州数据的实证分析
- 2024年
- 经济水平、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是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受数据与方法限制,前期研究主要关注经济、绿色发展、环境之间的两两关系,对三者之间的互馈机制和因果联系研究仍较薄弱,尚未建立一套能够全面反映经济-绿色-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状况的统一评价指标体系。论文基于2000—2021年四川省21个市州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水平、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的指标体系,运用CRITIC-熵权组合赋权法、耦合协调模型和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测度经济水平、绿色发展、环境状况的耦合协调程度,并揭示三个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关系。结果表明:(1)四川省经济水平、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较好,其耦合协调性平缓上升,逐步向更高级的协调发展阶段迈进,并且与经济水平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绿色发展和环境状况的改善。(2)经济水平、绿色发展、环境状况之间因果关系与双向互动关系显著,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且三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均呈现出一定的自我增强效应,但增强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减弱。研究结果可为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高质量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提供决策参考。
- 杨桂红彭立彭立张馨月
- 关键词:经济水平环境状况PVAR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