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传勇

作品数:2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历史地理
  • 6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外蒙古
  • 4篇中东铁路
  • 4篇俄侨
  • 2篇东北亚
  • 2篇东北亚国际关...
  • 2篇学者
  • 2篇政治
  • 2篇中俄
  • 2篇中国学
  • 2篇史地研究
  • 2篇文化
  • 2篇国学
  • 2篇干预
  • 2篇边疆
  • 2篇边疆史
  • 2篇边疆史地
  • 2篇边疆史地研究
  • 1篇地区贸易
  • 1篇东北史
  • 1篇学术

机构

  • 13篇黑龙江省社会...
  • 11篇黑河学院
  • 6篇吉林大学

作者

  • 25篇彭传勇
  • 3篇黄定天
  • 3篇石金焕
  • 1篇彭传怀
  • 1篇吴春娟
  • 1篇贯昌福

传媒

  • 10篇西伯利亚研究
  • 4篇黑河学院学报
  • 2篇边疆经济与文...
  • 1篇北方文物
  • 1篇史学集刊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学术交流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辽宁行政学院...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911—1945年俄(苏)与外蒙古的政治、经济关系
1911-1945年是外蒙古地区风云变幻最为突出的时期。在30多年里,作为中国边疆地区战略要地的外蒙古几次独立,这是值得学者认真思考的问题。众所周知,1911-1945年外蒙古几次从中国独立出去都与俄(苏)有着密切关系,...
彭传勇
关键词:外蒙古
文献传递
中东铁路史研究的经典著作——Е·Х·尼鲁斯的《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评介
2016年
为了庆祝中东铁路修筑25周年,1923年,由Е·Х·尼鲁斯担任主编的《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第一卷)于哈尔滨正式出版,第二卷处于手稿状态。《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主要记述了中东铁路修筑的起因和过程、中东铁路经营的发展历史、中东铁路对中国东北区域的影响、中国东北区域国际关系的变化对中东铁路的影响和中东铁路附属机构的设置与活动等。《中东铁路沿革史(1896—1923)》是俄国学者出版的第一部大篇幅全面综合、系统研究中东铁路的通史性著作,具有重要学术与史料价值。
彭传勇石金焕
论俄(苏)的中国东北史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由于受地缘因素的影响,俄(苏)史学界十分重视中国东北史的研究,撰写出版了相关著作数十部、论文数百篇,内容涉及各个领域,是俄(苏)中国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俄(苏)的中国东北史研究具有全面性、注重第一手资料及中国学者的著述、形成了系统的学术观点和体系、经历了从域外到本土化的发展历程和建立起专门的学术研究机构等鲜明特色;但存在诸如否认东北少数民族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否认中俄东段边界形成的历史和否认沙俄对中国东北的侵略等问题。
黄定天彭传勇
关键词:东北史
《奉俄协定》是苏联重新控制中东铁路的“再保险条约”被引量:1
2010年
十月革命前二十余年,俄国与日、美等国在中东铁路上的激烈角逐中,虽然失去了中东铁路"南满"支线,但仍然控制着中东铁路东北北部的干线,并利用其对东北北部进行了二十余年的殖民统治。十月革命后,苏联在一段时间里失去了对中东铁路的控制,但它从来没有忘记再度操纵中东铁路。在复杂的东北亚国际关系中,1924年9月20日,苏联与中国东北的张作霖地方当局签订《奉俄协定》,恢复了苏联对中东铁路的大部分控制权。这不仅使苏联重返东北亚的政治舞台,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20年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发展进程。
彭传勇
关键词:中东铁路
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对外蒙古政治的干预及其影响
2014年
随着日本侵略的进一步加剧,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起,斯大林对外蒙古内政的干涉再次影响外蒙古政治走向。在30年代外蒙古政治舞台上,仍然存在着主张保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政治派别,并且占据外蒙古的领导地位,与斯大林的政治立场相悖。但由于斯大林直接参与下的大清洗,到30年代末,主张保持自身独立的派别几乎都被铲除掉,外蒙古开始真正走上苏联设定的政治轨道。
吴春娟彭传勇
关键词:外蒙古斯大林政治
论俄罗斯的当代中国东北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因地缘因素,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苏联(俄罗斯)就开始研究当代中国东北,至今已走过半个世纪的历程,主要经历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两个发展阶段,都有相应代表性成果问世。俄罗斯的当代中国东北研究呈现出如下显著特点:研究比较全面;注重第一手资料及中国学者的著述;建立重要研究基地,形成稳定专业的研究队伍;构建研究理论体系;对一些问题表明自己的观点;关注俄罗斯及其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的关系研究;存在诸如研究深度不够以及缺少长时段综合全面研究的著作等明显的不足。
彭传勇
关键词:学术研究
《亚细亚时报》中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亚细亚时报》是满洲俄国东方学家学会于1909年创刊的,主要刊发中国问题的文章。从创刊起至1927年共出54期,刊发关于中国边疆史地问题的文章66篇,占全部中国问题文章的44%。《亚细亚时报》是刊发中国边疆史地问题文章的重要学术期刊,推动了当时俄国的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彭传勇
关键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世纪20年代苏联在外蒙古的贸易活动及影响——以苏联国家进出口贸易管理局西伯利亚部的活动为中心被引量:3
2008年
20世纪20年代,苏联国家进出口贸易管理局西伯利亚部是强化与外蒙古贸易联系的最重要和最大的苏联贸易组织之一。它在外蒙古市场上的活动不仅使西伯利亚地区加强了与外蒙古的贸易联系,而且也使苏联在外蒙古市场上逐步站稳脚跟。这对后来苏联垄断外蒙古市场、排挤中国内地商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彭传勇
关键词:外蒙古
汉学家А.В.鲁达科夫的中国东北考察及在俄国汉学史上的地位被引量:3
2013年
20世纪初,А.В.鲁达科夫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四次考察,奠定了他在俄国汉学史上的地位。其主要成就:(1)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义和团运动史的著作;(2)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奉天皇宫的著作;(3)出版了俄国第一部研究当时中国吉林省的著作;(4)使俄国东方学院图书馆汉学文献收藏跻身世界前列。
彭传勇
关键词:汉学
俄侨学者И.А.多布罗洛夫斯基及其《满洲的黑龙江省》
2014年
И.А.多布罗洛夫斯基不仅是一位俄侨报人,也是一位学者,其关于中国的研究成果在俄国汉学史上可圈可点。《满洲的黑龙江省》是И.А.多布罗洛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俄国第一部关于黑龙江省历史的综合性著作,具有重要学术和史料价值。
彭传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