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丽娜 作品数:23 被引量:40 H指数:4 供职机构: 邯郸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喉癌组织中转录活性因子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喉癌组织中转录活性因子4(ATF4)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探讨二者的表达与患者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取60例喉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ATF4和VEGF,采用D2-40标记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分析癌组织中ATF4和VEGF表达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喉癌组织中ATF4、VEGF与微淋巴管密度(LMD)之间的相关性。患者均随访3年,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ATF4、VEGF表达水平的喉癌患者生存率。结果喉癌组织中ATF4、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有淋巴管浸润、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Ⅲ+Ⅳ期的喉癌患者喉癌组织中ATF4、VEGF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管浸润、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Ⅰ+Ⅱ期的喉癌患者(P均<0.05)。喉癌组织中ATF4阳性表达者LMD高于ATF4阴性表达者,VEGF阳性者LMD高于VEGF阴性表达者。喉癌组织中ATF4、VEGF表达与LMD呈正相关(P均<0.01)。截止随访日期,存活41例,死亡19例,存活率68.33%。喉癌组织ATF4阴性、VEGF阴性患者的生存率高于ATF4阳性、VEGF阳性患者(P均<0.05)。结论喉癌组织中ATF4、VEGF表达升高,二者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相关。 杨雪 冯志星 彭丽娜 马海滨 单珊 韩海平关键词:喉癌 淋巴管 淋巴结转移 IDO和BIN1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患者肿瘤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indoleamine 2,3-dioxygenase,IDO)和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的表达,探讨其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喉鳞状细胞癌肿瘤组织和23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DO和BIN1的表达,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IDO在50例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60%,而在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IDO表达为17.39%,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喉癌IDO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IN1在50例喉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0%,而在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中BIN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95.65%,与癌旁正常喉黏膜组织比较,BIN1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IDO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显著增高,BIN1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喉癌肿瘤组织中,IDO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BIN1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结论喉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颈部转移淋巴结中IDO表达水平明显提高,而BIN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并且与患者临床特征紧密相关,这两者可能是影响喉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彭丽娜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 吲哚胺2,3-双加氧酶 喉癌组织RKIP基因甲基化表达调控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喉癌组织中Raf-1激酶抑制蛋白(Raf-1 kinase inhibitor protein,RKIP)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技术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3例喉癌组织及34例癌旁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喉癌及癌旁组织中RKIP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发生率分别为17%、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5)。结论 RKIP基因启动子区高甲基化状态可能是造成喉癌组织中RKIP表达缺失的分子机制之一,RKIP蛋白表达缺失与喉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关。 赫莉 李芳芳 曹山虎 陈艳红 彭丽娜 武川军关键词:喉癌 RKIP 甲基化 免疫组化 喉部分切除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喉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年 分析喉部分切除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喉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喉癌患者为试验样本,所有病例均来自2018年6月至2020年10月,以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2例应用喉部分切除术治疗,研究组32例应用喉部分切除术联合放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1.88%),并发症发生率(9.38%)低于对照组(34.38%),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对喉癌患者应用喉部分切除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且并发症较少,还有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彭丽娜 韩海平 要兆旭 赵倩 秦隆朝关键词:喉癌 喉部分切除术 放疗 并发症发生率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小干扰RNA沉默微小RNA-373对喉癌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沉默微小RNA-373(Microrna-373,miR-373)对喉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喉癌TU212细胞株经常规培养后分为空白组、空白转染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四组细胞分别培养。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能力及PI3K/AKT/mTOR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miR-373、P13K、AKT、mTOR表达量较低(P<0.05);沉默组24、48、72 h细胞增殖率较低,72 h细胞凋亡率较高(P<0.05);沉默组细胞迁移率较少、侵袭数较少(P<0.05)。结论 沉默miR-373可能通过作用于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下调P13K、AKT、mTOR表达,抑制喉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促进凋亡。 彭丽娜 武川军 要兆旭 赵倩 韩海平喉癌Gli1的表达及其与VEGF表达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喉癌Gl i 1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以及VEGF表达之间的关系,为喉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方法和靶点。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 i 1和VEGF蛋白在10例喉癌旁黏膜组织和40例喉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对Gl i 1在喉癌中的表达与VEGF以及喉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癌旁喉黏膜Gl i 1蛋白阳性表达评分为(1.50±0.70),喉癌组织中Gl i 1蛋白表达阳性表达评分为(4.60±3.52),喉癌Gl i 1蛋白表达较癌旁黏膜显著增高,两者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Gl i 1蛋白在喉鳞癌发生、发展以及侵袭与转移中有重要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是促进VEGF表达。 韩海平 赫莉 武川君 周晓红 彭丽娜 路秀英关键词:喉癌 鳞状细胞癌 GLI1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miR-218和Survivin基因/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喉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微小核糖核酸-218(miR-218)和存活素(Survivin)基因/蛋白在喉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喉癌化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5年8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耳鼻喉头部外科收治的喉癌85例(观察组)组织标本和正常喉黏膜组织30例(对照组)石蜡切块,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检测喉癌组织和正常喉组织标本miR-218和Survivin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Survivin蛋白表达,分析miR-218和Survivin mRNA表达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肿瘤化疗敏感性的关系,用Spearman方法分析miR-218和Survivin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喉癌组织中miR-218表达显著降低(t=12.003,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t=12.953,χ^2=8.012,P<0.01)。miR-218和Survivin mRNA表达均与肿瘤直径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miR-218:χ^2=11.318、12.584、16.910、20.102;Survivin:χ^2=12.966、8.300、9.910、13.963,P均<0.01),miR-218和Survivin mRNA表达均与喉癌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及病理类型无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喉癌组织中miR-218和Survivin mRNA表达呈明显负相关(r=-0.534,P<0.05)。与化疗不敏感患者比较,化疗敏感患者miR-218表达水平显著升高(χ^2=6.139,P<0.05),Survivin表达水平显著降低(χ^2=5.818,P<0.05)。结论喉癌组织miR-218和Survivin mRNA均表达异常,与术前化疗敏感性关系密切,可能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参考指标。 要兆旭 冯志星 彭丽娜 韩海平 赫莉 杨雪关键词:喉癌 存活素 化疗敏感性 沉默miR-373对喉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2024年 目的探究沉默RNA-373(miR-373)对喉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将喉癌细胞分为对照组、过表达组、沉默组3组,并通过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过表达组和沉默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β-连锁蛋白(β-catenin)、c-myc、细胞周期素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Bc1-2、Bax蛋白表达量。结果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miR-373表达量明显下降(t=15.062,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细胞凋亡率较高,细胞不同时间点增殖率较低(t=31.025、16.453、22.475、29.672,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细胞侵袭能力、迁移数均较低(t=35.254、37.205,P<0.05)。与过表达组相比,沉默组β-catenin、c-myc、CyclinD1、MMP-9、Bc1-2蛋白表达量较低,Bax蛋白较高(t=4.218、5.307、4.609、5.005、4.328、3.984,P<0.05)。结论沉默miR-373可能通过促进Bax表达,抑制β-catenin、c-myc、CyclinD1、MMP-9、Bc1-2表达,阻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从而促进喉癌细胞凋亡,抑制喉癌细胞侵袭、增殖、迁移。 彭丽娜 武川军 要兆旭 赵倩 韩海平关键词:喉肿瘤 细胞增殖 喉癌组织中ATF4、RPL41表达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转录激活因子4(ATF4)、核糖体蛋白L41(RPL41)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120例喉癌患者,收集术中切除的喉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3 cm),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ATF4、RPL41蛋白表达,分析ATF4、RPL4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Spearman法分析ATF4蛋白与RPL4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对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ATF4、RPL4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喉癌组织中ATF4蛋白阳性表达率高,RPL41蛋白阳性表达率低(P均<0.05)。喉癌组织中ATF4蛋白与RPL41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_(s)=-0.809,P<0.05)。ATF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喉癌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有关,RPL4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喉癌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有关(P均<0.05)。ATF4蛋白表达阳性的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低于阴性患者,RPL41蛋白表达阳性的喉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喉癌组织中ATF4呈高表达,而RPL41呈低表达;ATF4表达与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RPL41表达与肿瘤TNM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有关。 要兆旭 彭丽娜 马海斌关键词:喉癌 IDO1和IL-10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喉鳞状细胞癌(LSCC)组织中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邯郸市中心医院行喉部肿瘤切除术治疗,且术中病理确诊为LSCC的患者89例,留取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各89份。比较L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IDO1、IL-10的表达情况,以及LSCC患者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IDO1、IL-10表达的差异。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生存时间和生存率。采用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L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LSCC组织中IDO1、IL-10表达阳性率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SCC组织高于癌旁组织。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的LSCC患者IDO1、IL-10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位置的LSCC患者IDO1、IL-10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DO1、IL-10阳性患者的生存时间短于IDO1、IL-10阴性患者(P<0.05)。Cox多因素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较高[R^R=1.351(95%CI:1.055,1.730)]、分化程度较低[R^R=0.734(95%CI:0.562,0.959)]、淋巴结转移[R^R=1.448(95%CI:1.095,1.915)]、远处转移[R^R=1.246(95%CI:1.035,1.500)]、IDO1阳性表达[R^R=1.575(95%CI:1.156,2.146)]、IL-10阳性表达[R^R=1.771(95%CI:1.250,2.508)]是L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LSCC组织中IDO1、IL-10阳性表达率异常升高,且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LSCC病情加重、预后不佳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彭丽娜 武川军 冯志星 赵倩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 IL-10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